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雨对激光通信传输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庆浩 赵娜英 +1 位作者 杨雪健 夏勇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5-690,共6页
从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2个方面总结国内外有关大气中激光传输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降雨气象条件下对激光传输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模拟仿真法在研究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时,一般采用常用的经验模型,该模型不具有普适性。雨场模拟实验... 从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2个方面总结国内外有关大气中激光传输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降雨气象条件下对激光传输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模拟仿真法在研究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时,一般采用常用的经验模型,该模型不具有普适性。雨场模拟实验中,设备产生的降雨在空间分布并完全不均匀,造成了两波段激光衰减系数实验值与理论值的误差。利用公式计算分析时,由于忽略了水汽吸收、雨滴散射等因素,从而使数据具有局限性。通过对理论模型仿真、模拟实验环境和数值计算与公式推导这3种实验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有关降雨时激光通信实验研究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传输 降雨 激光通信 雨滴谱分布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掺镧改性纳米MnO_2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娜英 卞洁鹏 +1 位作者 杨雪健 杨庆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64-166,171,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掺镧纳米MnO_2活性电极材料,分别研究了酸处理、温度及硝酸镧含量对掺镧纳米MnO_2的形貌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化与掺镧是有效提升纳米MnO_2电化学活性的手段,酸化可以减小颗粒尺度,提高松散程度,掺镧可以优...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掺镧纳米MnO_2活性电极材料,分别研究了酸处理、温度及硝酸镧含量对掺镧纳米MnO_2的形貌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化与掺镧是有效提升纳米MnO_2电化学活性的手段,酸化可以减小颗粒尺度,提高松散程度,掺镧可以优化纳米MnO_2晶型结构,提升比电容;在焙烧温度为300℃,硝酸镧和乙酸锰的摩尔比为0.09∶1时,制备的纳米MnO_2电极材料的比电容最大,且充放电过程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2 溶胶-凝胶法 掺镧改性 比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信息优先原则下矿井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MUBGM(1,1)-Markov预测 被引量:5
3
作者 田水承 杨雪健 +1 位作者 赵娜英 王敏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6-822,共7页
为实现煤矿瓦斯涌出量的高精度预测,进而对矿井通风设计和瓦斯事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传统GM(1,1)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种等维新息式无偏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MUBGM(1,1)-Markov模型)。该模型将无偏灰色GM(1,1)模型与马尔可夫模型相结... 为实现煤矿瓦斯涌出量的高精度预测,进而对矿井通风设计和瓦斯事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传统GM(1,1)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种等维新息式无偏灰色马尔可夫预测模型(MUBGM(1,1)-Markov模型)。该模型将无偏灰色GM(1,1)模型与马尔可夫模型相结合,依据2001—2010年西北地区某煤矿二矿区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数据,在新信息优先原则下经等维新息处理和原始数据序列的不断更新,预测出2011—2016年该矿的相对瓦斯涌出量。研究结果表明,MUBGM(1,1)-Markov预测模型不仅消除了传统灰色GM(1,1)模型的固有偏差,而且预测值可随数据的变化实时更新,预测效果理想,2013—2015年的平均相对误差仅为0.012 4,在中长期预测中具备明显优势,其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强的适用性,为矿井瓦斯涌出量的高精度预测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1 1)模型 无偏 马尔可夫 瓦斯涌出量 等维新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形态PPy膜界面聚合增长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屠钟艺 杨庆浩 +1 位作者 后振中 赵娜英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1-183,共3页
在相转移催化剂(PTC)冠醚(CE)18C6的辅助下,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以三氯化铁(FeCl_3·6H_2O)作氧化剂,吡咯为单体,制备聚吡咯(PPy)薄膜。利用红外光谱测试、紫外-可见光测试和扫描电镜测试对聚合反应过程进行了跟踪,对聚合产物性能... 在相转移催化剂(PTC)冠醚(CE)18C6的辅助下,采用界面聚合的方法,以三氯化铁(FeCl_3·6H_2O)作氧化剂,吡咯为单体,制备聚吡咯(PPy)薄膜。利用红外光谱测试、紫外-可见光测试和扫描电镜测试对聚合反应过程进行了跟踪,对聚合产物性能进行了表征。提出了基于成核-增长的吡咯界面聚合增长机理,并解释水相侧PPy典型的珊瑚形貌的形成过程;提出了缺陷尺寸控制的增长机理,并解释了油相侧具有不同形貌PPy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吡咯 界面聚合 增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