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奎卿 贺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组、保护组,采用前房灌注液体形成14.63kPa高眼压60min的方法建立模型,连续7d每天1次黄芪注射液6g/kg,ip,于手术前30min加注1次,... 目的:观察黄芪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组、保护组,采用前房灌注液体形成14.63kPa高眼压60min的方法建立模型,连续7d每天1次黄芪注射液6g/kg,ip,于手术前30min加注1次,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缺血60min后,分别再灌注0,2,6,12,24,48,72h,用比色法进行视网膜SOD、MDA、NO的测定,用光镜测量包埋切片的平均视网膜内层厚度。结果:黄芪能显著对抗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MDA、NO水平的升高和SOD水平的降低,同时能改善平均视网膜内层厚度的变化。结论:黄芪可减轻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黄芪清除自由基,拮抗NO的毒性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视网膜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翼状胬肉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奎卿 冯延琴 马雄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382-383,共2页
目的:评价1g/L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分析我院2009-01/2012-04行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76例104眼患者的数据。分为试验组(术后使用1g/L双氯芬酸钠眼液)和对照组,对... 目的:评价1g/L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分析我院2009-01/2012-04行翼状胬肉切除+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的76例104眼患者的数据。分为试验组(术后使用1g/L双氯芬酸钠眼液)和对照组,对两组术后角膜刺激症状、角膜创面愈合时间、角膜瘢痕情况、结膜伤口愈合时间和翼状胬肉复发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3,5d,试验组和对照组角膜刺激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观察指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g/L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引起的眼部刺激症状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 翼状胬肉 角膜刺激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磺酸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奎卿 张文芳 吴鹏程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2期912-914,共3页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组和保护组,采用前房灌注液体形成14.63kPa高眼压1h的方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保护组连续3d每天2次腹腔注射100g.L-1的牛磺酸... 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组和保护组,采用前房灌注液体形成14.63kPa高眼压1h的方法,建立缺血再灌注模型。保护组连续3d每天2次腹腔注射100g.L-1的牛磺酸,剂量为100mg.kg-1,于术前30min加注1次。缺血组、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缺血组和保护组2组缺血60min后,分别再灌注0h、2h、6h、12h、24h、48h、72h,比色法测定视网膜超氧化物歧化配备酶、丙二醛、一氧化氮,光镜测量包埋切片的平均视网膜内层厚度。结果牛磺酸能显著对抗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升高,同时能改善平均视网膜内层厚度的变化,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作用不确定。结论牛磺酸可减轻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视网膜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
4
作者 贺经 霍昭 +4 位作者 葛胜利 冯延琴 高玫蕊 边红莉 赵奎卿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2160-2161,共2页
目的:评价改良和常规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4-01/2010-06所行64眼手术的数据。比较两种术式术后矫正视力,眼压和滤过泡,结果采用SPSS 11.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两组眼压、滤过... 目的:评价改良和常规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04-01/2010-06所行64眼手术的数据。比较两种术式术后矫正视力,眼压和滤过泡,结果采用SPSS 11.0软件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两组眼压、滤过泡差别无显著性,矫正视力差别有显著性。结论:因术后患者视力恢复快,眼压控制好,改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式重睑术后眼表泪膜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一惠 贺经 赵奎卿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切开式重睑术前后眼表泪膜的变化。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10/2018-07在我科行切开式重睑术者17例34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7、14d,1、3mo行眼表疾病指数问卷调查(OSDI)、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 目的:探讨切开式重睑术前后眼表泪膜的变化。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2017-10/2018-07在我科行切开式重睑术者17例34眼,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7、14d,1、3mo行眼表疾病指数问卷调查(OSDI)、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羊齿状结晶试验(TFT)、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以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眼表泪膜功能。结果:患者术后1、7、14d眼部不适感较术前加重,OSDI评分高于术前(P<0.001),术后1、3mo眼部不适感较术后1、7、14d明显缓解,OSDI评分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角膜荧光素染色点明显增多(P=0.008),术后7、14d,1、3mo角膜荧光色染色与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1、7、14d时SⅠt值明显增高(P<0.001),术后1、3mo时SⅠt值与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1d结膜杯状细胞个数较术前下降(P<0.001),余各时间点结膜杯状细胞数无明显差异,而术后BUT、TFT值与术前无差异(P>0.05)。结论:切开式重睑术后早期患者出现明显的不适感和刺激症状,角膜、结膜上皮受到损害,拆除缝线后,随着眼表微环境的重新建立,术后1mo各项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式重睑术 眼表 泪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用药对高眼压型POAG患者视盘参数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姬明利 赵奎卿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2292-2295,共4页
目的:研究噻吗洛尔与拉坦前列素联合应用对高眼压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者视盘参数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指导。方法:将2013-11/2015-11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40例336眼高眼... 目的:研究噻吗洛尔与拉坦前列素联合应用对高眼压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者视盘参数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提供指导。方法:将2013-11/2015-11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240例336眼高眼压型POAG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20例170眼,观察组120例166眼。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拉坦前列素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噻吗洛尔联合拉坦前列素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3mo内患者治疗效果,测量患者视盘参数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随访关注1a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改善率分别为97.6%和80.6%,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眼部盘沿面积、盘沿容积、视盘容积和水平杯盘直径比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垂直杯盘直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眼睛干涩、角膜浸润、结膜充血、视觉模糊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a内随访患者也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噻吗洛尔与拉坦前列素联合应用治疗高眼压型POAG患者,患者病情有明显好转,视力得到提高,其视盘参数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也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AG 视盘参数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噻吗洛尔 拉坦前列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