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谷子主产区谷子生态区划 被引量:32
1
作者 王殿瀛 郭桂兰 +3 位作者 王节之 王玉文 赵太存 史琴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23-128,共6页
以160个代表点的14个与谷子适应性有关的生态因子综合效应因子荷载值、全国谷子生态联合试验所确定的谷子品种光温生态类型以及谷子品种全国统一熟期分类三者结合划区。将中国谷子主产区(占全国谷子播种面积的97%)划分为春播特早熟区... 以160个代表点的14个与谷子适应性有关的生态因子综合效应因子荷载值、全国谷子生态联合试验所确定的谷子品种光温生态类型以及谷子品种全国统一熟期分类三者结合划区。将中国谷子主产区(占全国谷子播种面积的97%)划分为春播特早熟区、早熟区,中熟区、晚熟区和夏谷区等5个生态区11个亚区。分区分析了生态特点和品种特性,指出存在的问题。本区划具有以下特点:(1)以气候地理因子与谷子生态特性,特别是按谷子统一熟期分类结合划区,使相同生态条件地区连片,突破了大行政区的框架;(2)代表地点和因子多,且又通过运算综合成因子荷载值划区,代表性大;(3)解决了过去划区中承德、朝阳、赤峰、铁岭、锦州等重要产谷区归属模糊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中国 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的选育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向阳 栗建枝 +3 位作者 吴枝根 郭红亮 赵太存 王国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6期535-536,556,共3页
以性状上相互互补又同为Reid种质的郑58和长A37的杂交种为基础材料,按严格自交的系圃法进行选系,在自交4代即将稳定时,用EMS化学诱变剂对其进行处理,引发变异,选育出了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
关键词 玉米 系圃法 EMS诱变 自交系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玉米不同生态区玉米特征特性差异化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郑向阳 栗建枝 +4 位作者 王国平 成锴 赵太存 韩雪芳 冯书琴 《山西农业科学》 2015年第2期134-139,共6页
为了更好地发展山西省的玉米生产,根据省内复杂的地形和多变的气候,将其分为不同的种植区域。对参加区试的各区域中增产的品种或增产前5名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质量和出籽率等性状与... 为了更好地发展山西省的玉米生产,根据省内复杂的地形和多变的气候,将其分为不同的种植区域。对参加区试的各区域中增产的品种或增产前5名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质量和出籽率等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区域中玉米的特征特性与产量的相关关系是不一样的,只有针对不同区域玉米对株高、穗位高、穗长、行粒数和百粒质量等特征特性要求的不同,进行差异化品种选育,才能有效地提高该区域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玉米单位面积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态区 特征特性 产量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的特性及遗传规律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郑向阳 栗建枝 +3 位作者 吴枝根 王国平 赵太存 韩雪芳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8期778-780,830,共4页
对应用常规系谱法结合EMS化学诱变法选育出的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进行系统观察,并且应用40个常规高秆自交系与它进行杂交和回交,对F2和BF1的植株高度进行调查,研究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08H67-2是一个属于隐性单基因控制、受外界环境... 对应用常规系谱法结合EMS化学诱变法选育出的矮秆玉米自交系08H67-2进行系统观察,并且应用40个常规高秆自交系与它进行杂交和回交,对F2和BF1的植株高度进行调查,研究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08H67-2是一个属于隐性单基因控制、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稳定的矮生类型新自交系,该自交系株高较低,叶片短窄、直立,茎叶夹角小,尤其是中、上部叶片与茎秆的夹角较小,当栽培密度提高时单株产量降低较慢,而群体的有效穗数增加很多,产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矮秆玉米 自交系08H67-2 特征特性 遗传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品种感温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桂兰 王殿赢 +3 位作者 王玉文 王节之 赵太存 史琴香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13,共5页
在河南、山西、甘肃三个纬度相近而温度差异较大的试点,对90个谷子品种的出苗到抽穗日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之间出苗到抽穗所需温度差异很大,且不同来源的品种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明确了我国谷子主产区各生态区主要... 在河南、山西、甘肃三个纬度相近而温度差异较大的试点,对90个谷子品种的出苗到抽穗日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之间出苗到抽穗所需温度差异很大,且不同来源的品种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也不同。明确了我国谷子主产区各生态区主要推广种的感温性,并筛选出4个对温度不敏感的品种和42个较不敏感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品种 感温性 抽穗日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子生育期及其构成与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玉文 王节之 赵太存 《山西农业科学》 1995年第2期31-33,共3页
对目前我国谷子主产区86个不同熟期类型的代表品种出苗至抽穗,抽穗至成熟和全生育期,及三者与单株生产力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类型品种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比例约为3:2,但同一类型的不同品种间仍存在着较大... 对目前我国谷子主产区86个不同熟期类型的代表品种出苗至抽穗,抽穗至成熟和全生育期,及三者与单株生产力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熟期类型品种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比例约为3:2,但同一类型的不同品种间仍存在着较大差异。早熟品种出苗至抽穗天数和全生育期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中熟、晚熟品种与产量相关不显著。说明产量随生育期延长而增加是有一定生育范围的。不同熟期类型的品种,不同生育阶段发育天数与产量的关系不同,在不延长全生育天数的前提下,早熟类型选择抽穗期迟的品种,可提高产量。中、晚熟类型则不宜以继续增加全生育天数而提高产量,应选择抽穗期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的品种。所以认为,在谷子高产育种中,抽穗期应作为选择的主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熟期类型 产量 超高产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玉米不同生态区特点和特征特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郑向阳 栗建枝 +4 位作者 王国平 成锴 赵太存 韩雪芳 冯书琴 《中国种业》 2014年第8期26-28,共3页
山西省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为了较好地发展玉米生产,根据多项定量和定性指标及玉米对热量资源的要求分为不同的种植区域。在进行玉米新品种选育时要因地制宜,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即计划育种。而2个亲本进行组配后... 山西省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为了较好地发展玉米生产,根据多项定量和定性指标及玉米对热量资源的要求分为不同的种植区域。在进行玉米新品种选育时要因地制宜,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即计划育种。而2个亲本进行组配后,要对其杂交种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但要考察其产量情况,而且要从其所需≥10℃积温、株高和穗位高、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等各方面考察,然后决定其适合种植的区域或者都不适合要被淘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玉米 生态区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2011年山西玉米区试结果谈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利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郑向阳 栗建枝 +3 位作者 郑向斌 吴枝根 赵太存 韩雪芳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1期32-35,共4页
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是玉米育种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和利用效率低的问题逐渐显现。从2011年山西玉米区试结果来看,玉米品种的适应性是有区域性的。各参试品种之间差异显著,反应出材料之间的差异性,也是种质多样性的体现... 种质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是玉米育种的基础,近年来我国玉米种质基础狭窄和利用效率低的问题逐渐显现。从2011年山西玉米区试结果来看,玉米品种的适应性是有区域性的。各参试品种之间差异显著,反应出材料之间的差异性,也是种质多样性的体现。我国有绚丽多彩和独具特色的玉米种质资源。这些地方种质中蕴含了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如系统地整理、筛选和改良是拓宽玉米种质基础,克服遗传基础狭窄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地方种质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杂交种穗部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栗建枝 成锴 赵太存 《种子科技》 2018年第2期96-98,共3页
对58个玉米杂交种的7个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间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出籽率>行粒数>百粒重>穗行数>穗长>穗粗>秃尖;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由... 对58个玉米杂交种的7个穗部性状与单株产量间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相关分析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出籽率>行粒数>百粒重>穗行数>穗长>穗粗>秃尖;进一步进行通径分析,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由大到小依次为出籽率>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穗长>秃尖>穗行数。因此,出籽率对于提高产量是重要的,其次是行粒数和百粒重,协调好三者的关系,还要兼顾其他性状的协调,才能实现单株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果穗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治地区优质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国平 郑向阳 +3 位作者 栗建枝 吴枝根 赵太存 韩雪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3期72-72,共1页
根据长治市的气候特点,选择19个玉米品种按其栽培密度要求在不同类型的土地上进行了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丘陵旱薄地、丘陵肥旱地和平川肥旱地产量是递增的,丘陵肥旱地比丘陵旱薄地增产6.3%,平川肥旱地比丘陵肥旱地增产5.7%,平川肥旱地比... 根据长治市的气候特点,选择19个玉米品种按其栽培密度要求在不同类型的土地上进行了种植试验,结果表明,丘陵旱薄地、丘陵肥旱地和平川肥旱地产量是递增的,丘陵肥旱地比丘陵旱薄地增产6.3%,平川肥旱地比丘陵肥旱地增产5.7%,平川肥旱地比丘陵旱薄地增产12.3%。各品种的表现也大不相同,大丰30、长单46、潞玉35号的产量分别比平均产量高7.6%、6.7%、8.5%,表现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新品种 产量 山西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