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树栽培区划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章水 赵天锡 +1 位作者 徐宏远 杨志敏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635-642,共8页
运用277个县23个杨树品种的2 980块标准地的调查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全国杨树栽培范围划分成13个栽培区,并作了生产力评价。
关键词 杨树栽培区 品种相似系数 生产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峰36号杨幼林追肥效益研究初报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天锡 陈章水 +2 位作者 杨志敏 金永才 邢印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20-124,共5页
1986年开始,在辽宁省建平县国营黑水林场进行了杨树丰产林迫肥试验,目的是明确在当地条件下最佳的肥种配比和适宜的施肥量。
关键词 赤峰36号杨 追肥 效益 杨树 幼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部寒冷半干旱地区杨树引种和选择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天锡 陈章水 杨志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53-356,共4页
我们从1984年开始在辽宁建平县北部老哈河沿岸进行杨树引种与抗寒选择试验。经过半个轮伐期测试,现已筛选出五个可供在本区推广的欧美杨和美洲黑杨耐寒良种无性系。一、试验地区自然概况本项试验设置在辽宁省建平县北部的国营黑水机械... 我们从1984年开始在辽宁建平县北部老哈河沿岸进行杨树引种与抗寒选择试验。经过半个轮伐期测试,现已筛选出五个可供在本区推广的欧美杨和美洲黑杨耐寒良种无性系。一、试验地区自然概况本项试验设置在辽宁省建平县北部的国营黑水机械化林场。地理位置:东经119°15′—119°38′,北纬41°52′—42°22′。试验地区属于温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主要气象指标为:年平均气温5.5℃,极端最低气温-31.4℃,≥10℃年积温2810℃,年平均日照2963h,年无霜期128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冷半干旱区 杨树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寒冷半干旱区杨树引种选择及生长量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徐宏远 陈章水 赵天锡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3-20,共8页
为了在我国北方寒冷半干旱地区大面积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从欧洲和美国的高纬度地区引进45个杨树无性系,从国内其它省份引进9个无性系,以北京杨做对照,进行引种选择并比较各无性系的生长量。筛选出国外国内杨树无性系20个,并利用5种聚... 为了在我国北方寒冷半干旱地区大面积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从欧洲和美国的高纬度地区引进45个杨树无性系,从国内其它省份引进9个无性系,以北京杨做对照,进行引种选择并比较各无性系的生长量。筛选出国外国内杨树无性系20个,并利用5种聚类方法对各无性系的逐年生长状况进行聚类。划分出:第Ⅰ类有1个无性系,第Ⅱ类包括6个无性系,第Ⅲ类包括12个无性系,第Ⅳ类包括1个无性系。各类无性系胸径5~10a生长量分别为18.4~31.7cm,16.5~21.7cm,14.3~25.0cm,12.8~22.0cm。北京杨作为对照划分在第Ⅲ类。用4种生长方程对各类无性系的胸径及树高生长进行拟合,选Chanter方程描述各类胸径及树高的生长。选育出的无性系都和北京杨一样在当地能良好的生长,有7个无性系生长迅速,是较理想的北方速生杨树无性系,已部分推广,反映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引种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地区昭林六号杨人工林密度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志敏 赵天锡 陈章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71-275,共5页
杨树人工林密度是个争论很大的问题。初植密度不同,对林分未来产量和效益影响很大。根据营林目的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和轮伐期是杨树集约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和基本前提,它可以保证林木群体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在单位面积上得... 杨树人工林密度是个争论很大的问题。初植密度不同,对林分未来产量和效益影响很大。根据营林目的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和轮伐期是杨树集约栽培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和基本前提,它可以保证林木群体结构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在单位面积上得到最大的生长量和经济效果。在辽宁西部半干旱区的建平县,用该区广为栽培的优良杂种无性系昭林六号杨(Populus Zhaoling 6′)进行集约栽培下的密度试验,旨在研究密度对杨树人工林生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 密度 林木 生长 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杨间伐试验及其效益分析
6
作者 杨志敏 陈章水 赵天锡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499-504,共6页
1981~1989年对北京杨人工林进行了间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分在林木生长、林分结构及经济效益上均有很大差异,间伐强度对林木径级、成材年限和干形等亦有重要影响。9年生对照林分的胸径、单株材积与林分蓄积平均为17.0 cm... 1981~1989年对北京杨人工林进行了间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的林分在林木生长、林分结构及经济效益上均有很大差异,间伐强度对林木径级、成材年限和干形等亦有重要影响。9年生对照林分的胸径、单株材积与林分蓄积平均为17.0 cm、0.183 2 m^3和229.00m^3/ha,间伐42.0%、47.3%和63.0%的分别为19.8 cm、0.2402 m^3、172.94 m^3/ha;21.0 cm、0.2683 m^3、176.54 m^3/ha和22.4 cm、0.301 7 m^3、139.39 m’/ha。对照林分的木材产量最高,总产值最大,9年生时达52 670.00元/ha。间伐强度为63.0%的产值最低,为38 210.75元/ha。间伐47.3%和42.0%的效益较好。总之,间伐利用在木材产量和经济效益上均不大合算;2 m×4 m密度只适于培育中径材,7年皆伐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杨 间伐试验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峰小黑杨群状栽植试验
7
作者 赵天锡 王富国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30-233,共4页
赤峰小黑杨群状栽植试验赵天锡,王富国关键词赤峰小黑杨,树高,胸径,间作群状栽植是一种不均匀配置的造林方法,过去曾在恶劣条件下造林应用过[1,2],但在杨树集约栽培中尚未见使用。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在单位面积上既提高中... 赤峰小黑杨群状栽植试验赵天锡,王富国关键词赤峰小黑杨,树高,胸径,间作群状栽植是一种不均匀配置的造林方法,过去曾在恶劣条件下造林应用过[1,2],但在杨树集约栽培中尚未见使用。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在单位面积上既提高中、小径材产量,又延长间作年限,从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峰小黑杨 树高 胸径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集约栽培的新方式——木草生产系统
8
作者 赵天锡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50-351,共2页
60年代末,在西方能源危机的影响下,欧美一些学者提出了“短轮伐期”和“超短轮伐期”经营的概念。其主要内容是:选用早期速生和萌蘖力强的杨树无性系,实行密植(株行距0.6m×0.6m到1.2m×1.2m),把轮伐期缩至5年,平茬后继续培养... 60年代末,在西方能源危机的影响下,欧美一些学者提出了“短轮伐期”和“超短轮伐期”经营的概念。其主要内容是:选用早期速生和萌蘖力强的杨树无性系,实行密植(株行距0.6m×0.6m到1.2m×1.2m),把轮伐期缩至5年,平茬后继续培养萌蘖林,使每公顷每年生物量(干重)达到40~44t。但由于在产品(主要是小径材)的综合利用方面还存在问题,所以仍一直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在生产中正式推广使用。 8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提出“木草生产系统”的新概念。这是一个为克服林业生产经营周期长和产品利用率低的成功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栽培 木草生产系统 集约栽培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