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萨半干旱河谷砂生槐灌丛生态恢复过程的群落特征与土壤微生物动态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赵垦田 杨小林 +1 位作者 马和平 张新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0,共6页
为揭示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带性植被砂生槐灌丛生态恢复过程的特征动态,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研究方法,将处于不同封育年限(3,6,9年及CK)的砂生槐植被作为植被恢复的典型群落,对其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种群生态位宽... 为揭示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带性植被砂生槐灌丛生态恢复过程的特征动态,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研究方法,将处于不同封育年限(3,6,9年及CK)的砂生槐植被作为植被恢复的典型群落,对其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种群生态位宽度及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动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采取封育措施后,外界干扰减少,从而增加物种多样性和植物特征值,使生产力得到提升;2)砂生槐生态位宽度最大,是河谷地带群落中的建群种及优势种;藏沙蒿分布较为均匀,是一种泛化种;3)群落中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封育时间呈正比,随着封育时间的延长而越发丰富,说明在砂生槐群落封育恢复过程中,土壤环境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半干旱河谷 砂生槐 生态恢复 植被特征 土壤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楸果皮色素研究初报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垦田 刘伟铭 赵鑫 《中国林副特产》 2007年第5期27-29,共3页
对花楸果皮色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花楸果皮含有水溶性的红色素和脂溶性的黄色素;红色素为花青素类色素,而黄色素为类胡萝卜素类色素;黄色素在四氢呋喃中溶解性最好,其次为石油醚,甲醇效果最差;用薄层层析法证实,花楸果皮的乙醇提取物... 对花楸果皮色素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花楸果皮含有水溶性的红色素和脂溶性的黄色素;红色素为花青素类色素,而黄色素为类胡萝卜素类色素;黄色素在四氢呋喃中溶解性最好,其次为石油醚,甲醇效果最差;用薄层层析法证实,花楸果皮的乙醇提取物至少含有1种黄色成分和2种无色成分,而石油醚提取物仅含有1种黄色成分;对花楸黄色素的乙醇提取物来说,加大展开剂中石油醚的比例,可以使色素得到更好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楸 果皮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枣猕猴桃的栽培管理与采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垦田 闻宝莲 于桂华 《中国林副特产》 2000年第1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狗枣猕猴桃 特征特性 繁殖 栽培技术 采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楸种仁可溶性多糖热水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垦田 颜秀娟 《中国林副特产》 2008年第2期17-18,56,共3页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对核桃楸种仁可溶性多糖的热水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楸种仁可溶性多糖热水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2.5h、料液比1∶30,此时的多糖得率为6.134%;多糖提取以2次为宜。
关键词 核桃楸 可溶性多糖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公英花茶的制作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垦田 杜银松 《中国林副特产》 2006年第1期20-20,共1页
介绍了蒲公英花茶的制作方法.在开花后的第2~3天采集花朵,经分级、清洗、晾晒去浮水,蒸花1~1.5min后晾干,包装,即成成品.
关键词 蒲公英 花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带的植被数量生态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杨小林 赵垦田 +2 位作者 马和平 禄树晖 罗健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22,共8页
应用TWINSPAN和DCA多元分析方法,以调查样地中所有植物种的生态重要值为指标,对拉萨半干旱河谷区域植被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对样方和物种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样方调查基本包括了该研究区域内现有的植被类型,共获得35块样地。结... 应用TWINSPAN和DCA多元分析方法,以调查样地中所有植物种的生态重要值为指标,对拉萨半干旱河谷区域植被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对样方和物种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样方调查基本包括了该研究区域内现有的植被类型,共获得35块样地。结果表明:1)在拉萨半干旱河谷区域垂直高度1350m的范围内,共划分成4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4个群系、16个群丛,研究区域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分明,过渡带狭窄;2)DCA排序结果与TWINSPAN分类结果一致,各群落类型都有各自范围和分界线;3)拉萨半干旱河谷区域植被随海拔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分带,样地DCA第1排序轴反映了植物群落所在环境的海拔梯度,DCA第2排序轴反映了植物群落所处生境的水分状况,从下至上,土壤中的水分含量逐渐增加;4)DCA对角线上各群落的排列顺序综合反映了植被群落的环境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重要值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拉萨半干旱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河流域的野生种子植物区系 被引量:18
7
作者 罗建 汪书丽 +1 位作者 赵垦田 杨小林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30,共9页
报道了我国西藏拉萨河流域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结果。拉萨河流域内共发现有野生种子植物72科、285属、793种(含变种),分别占西藏野生种子植物的43.90%,24.89%,14.97%,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6种,被子植物69科、282属、787种。被... 报道了我国西藏拉萨河流域野生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结果。拉萨河流域内共发现有野生种子植物72科、285属、793种(含变种),分别占西藏野生种子植物的43.90%,24.89%,14.97%,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6种,被子植物69科、282属、787种。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56科、218属、642种,分别占本区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77.78%,76.49%,80.96%,最为丰富;其次是单子叶植物13科、64属、145种,分别占18.06%,22.46%,18.28%。拉萨河流域野生种子植物区系具有4个显著特征:1)种类组成较为丰富,属内种系相对贫乏,种属比2.78,分化程度较弱,单种属和寡种属极为丰富。2)种子植物的区系成分复杂,划分为5个科分布区类型和3个科分布亚型;15个属分布区类型及10个属分布亚型,其中温带科18个,占总科数的56.25%,温带属194个,占总属数的82.20%,温带种705个,占总种数的90.38%,说明本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热带成分仅在科级分布型中表现出较大的比例,属、种级热带成分很少,表明本区系在发生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与热带相联系的历史渊源。3)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特有性,没有中国特有科,中国特有分布属7个,中国特有分布种324个,证实本区系植物的年青性及其较强的演化、特化性质。4)拉萨河流域植物区系与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系的联系紧密,同时与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植物区系亦有深远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河流域 野生种子植物 区系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方怀龙 张敏 赵垦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91-196,共6页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林芝地区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 ,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 ,对西藏林芝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结合实...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林芝地区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 ,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和经济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 ,对西藏林芝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芝地区 生态旅游 发展现状 旅游资源 政府职能 投资体制 环境保护教育 景区开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拉萨半干旱河谷主要乔木树种幼树耗水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辛福梅 杨小林 +1 位作者 赵垦田 罗桑卓玛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9-208,共10页
在拉萨半干旱河谷以三年生藏川杨、银白杨、左旋柳和榆树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制试验,采用盆栽苗木称量法和Li-6400光合测定法,研究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50%-55%和30%-35%)条件下4个树... 在拉萨半干旱河谷以三年生藏川杨、银白杨、左旋柳和榆树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制试验,采用盆栽苗木称量法和Li-6400光合测定法,研究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土壤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70%-75%、50%-55%和30%-35%)条件下4个树种的蒸腾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正常供水时,藏川杨、银白杨、左旋柳和榆树白天耗水量分别为1 096.5、1 363.8、915.1、702.9g/m2,藏川杨和左旋柳白天耗水量显著低于银白杨;轻度干旱时左旋柳和榆树的全天总耗水量和白天总耗水量均有明显增加,其中左旋柳的增幅分别达到38.1%和40.8%,榆树的增幅分别为30.1%和28.7%,其余2个树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度干旱时4种苗木耗水量均有下降;重度干旱时耗水量最小。2)正常供水时,银白杨和左旋柳的耗水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2:00—14:00和16:00—18:00,藏川杨和榆树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2:00—14:00;轻度干旱时,银白杨为双峰曲线,第1峰值出现在12:00—14:00,其余3个树种为单峰曲线;中度和重度干旱时各树种耗水速率均表现为单峰曲线。3)随干旱加剧,藏川杨和银白杨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逐步下降;左旋柳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在轻度干旱时最大,在其余3个水分条件下随干旱加剧,其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逐渐下降;榆树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相对较低,最大值均出现在轻度干旱下,重度干旱时其值显著小于其余处理。4)藏川杨在中度和重度干旱时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正常供水和轻度干旱;银白杨在各干旱胁迫下水分利用效率均相对较低;随干旱加剧,左旋柳的水分利用效率逐渐增加;榆树在重度干旱时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其余3个处理。综上所述,4个树种均能耐受一定程度的水分亏缺,属耐旱较强的树种,综合各因素,其耐旱性排序为榆树〉藏川杨〉左旋柳〉银白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半干旱河谷 干旱胁迫 乔木树种 耗水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低糖越橘果酱的研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萍 赵垦田 +1 位作者 杨春瑜 郑花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0-81,共2页
复合低糖越橘果酱是以越橘和胡萝卜为主要原料 ,通过合理配方组合及特定加工工艺得到的一种糖度为 4 0 %左右的营养丰富 ,色、香、味俱佳的新型果酱。
关键词 越橘 胡萝卜 低糖果酱 配方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半干旱河谷人工杨树纯林生态增益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和平 赵垦田 +1 位作者 杨小林 禄树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18204-18207,共4页
[目的]根据配置模式对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带人工杨树纯林进行改造。[方法]研究了其改造前后林分生长状况的变化、土壤养分含量和含水量的变化、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的变化、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不同配置模式中植物根系分... [目的]根据配置模式对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带人工杨树纯林进行改造。[方法]研究了其改造前后林分生长状况的变化、土壤养分含量和含水量的变化、土壤容重与孔隙度的变化、不同配置模式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不同配置模式中植物根系分布特征、不同配置模式的筛选。[结果]纯林经过改造成混交林后,林分生物量分布格局要比纯林更为合理和均匀,具有更高的生产力;纯林改造后,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含水率都有显著提高;改造后的纯林内增加了土壤表面的枯枝落叶层,从而使得其内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孔隙度变大;不论在任何时间段,群状配置林下土壤的平均容重小于行状配置,而孔隙度则与之相反,三角形配置的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则具二者之间;在不同时间段,同一配置模式下林地间的土壤容重与孔隙度也有一定差异;配置模式中的土壤容重为群状配置<三角形配置<行状配置,孔隙度为群状配置>三角形配置>行状配置,有机质含量为群状配置>三角形配置>行状配置。经过改造后的纯林群落结构更趋稳定、合理。[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植被重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拉萨 半干旱河谷 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增加对榆树·江孜沙棘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贞红 张昆林 +1 位作者 赵垦田 郭其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661-18662,18677,共3页
[目的]研究CO2增加对榆树、江孜沙棘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榆树、江孜沙棘在不同CO2浓度下的光合特性。[结果]在弱光下榆树净光合速率较低,而强光下较高;随着CO2浓... [目的]研究CO2增加对榆树、江孜沙棘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研究拉萨半干旱河谷地区主要造林树种榆树、江孜沙棘在不同CO2浓度下的光合特性。[结果]在弱光下榆树净光合速率较低,而强光下较高;随着CO2浓度增加,榆树的水分利用效率大幅增加。江孜沙棘对CO2浓度升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使江孜沙棘同化CO2的能力和对光能利用效率提高,但当CO2浓度超过600μmol/mol时,其光合作用稍有下降。CO2浓度升高后提高了江孜沙棘对水分的利用效率。[结论]榆树和江孜沙棘具有喜光和抗旱性较强的特性,适宜在半干旱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增加 榆树 江孜沙棘 净光合速率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不同海拔梯度急尖长苞冷杉种子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普布次仁 赵垦田 杨小林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2-135,共4页
共设<5℃、5~10℃、10~15℃、15~20℃、20~25℃5个区段温度,研究不同温度对色季拉山不同海拔(3800~4400 m)急尖长苞冷杉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种子的平均千粒重为7.78 g,与其它冷杉属的种子比... 共设<5℃、5~10℃、10~15℃、15~20℃、20~25℃5个区段温度,研究不同温度对色季拉山不同海拔(3800~4400 m)急尖长苞冷杉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种子的平均千粒重为7.78 g,与其它冷杉属的种子比较,其种子千粒重较小,但有较低海拔(4000 m以下)种子千粒重较大而较高海拔(4000 m以上)种子千粒重较小的趋势;急尖长苞冷杉种子的适宜发芽温度为15~20℃,低于5℃无法发芽;不同海拔急尖长苞冷杉的种子发芽能力不同,以海拔3900 m的急尖长苞冷杉种子发芽率最高,为50%,从海拔3900 m开始,其种子发芽能力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尖长苞冷杉 海拔 温度 发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模型探究西藏巨柏播种苗生长规律 被引量:8
14
作者 大布穷 普穷 +1 位作者 张昆林 赵垦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296-4298,4302,共4页
运用Logistic模型和二维有序样品聚类法分析了西藏巨柏播种苗生长过程,并建立了苗高和地径、生长时间与苗高之间的拟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回归模型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显著水平。为科学培育巨柏优质苗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西藏巨柏 播种苗培育 LOGISTIC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生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大布穷 叶彦辉 赵垦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9317-9320,9344,共5页
为了合理保护和培育急尖长苞冷杉珍稀资源,以急尖长苞冷杉解析木资料为基础,借助Logistic模型,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对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应用Logistic模型建立的急尖长苞冷杉的树高与... 为了合理保护和培育急尖长苞冷杉珍稀资源,以急尖长苞冷杉解析木资料为基础,借助Logistic模型,运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对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应用Logistic模型建立的急尖长苞冷杉的树高与胸径的生长模型拟合效果显著,相关系数皆在0.997 0以上;运用有序样品聚类法将胸径和树高2个表现生长过程科学地划分为前慢期、速生期和后慢期3个阶段,实现了胸径和树高二维有序样品的聚类,不仅反映出急尖长苞冷杉生长的综合节奏性,而且为龄组划分提供了依据;生长曲线表明,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60年左右,在90年时又达最大值,之后,随着树龄的增长略呈波动变化,说明在其生命周期内有2个速生期,分别是在树龄35~65和80~110年,可用于指导间伐抚育期。此外,还以Logistic模型为基础,以时间因子为媒介,推导出一个能准确地描述急尖长苞冷杉D-H关系的新模型——Logistic衍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色季拉山 急尖长苞冷杉 生长规律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茬高度对砂生槐萌蘖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尼珍 赵垦田 +2 位作者 杨小林 索郎拉措 辛福梅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3期114-116,共3页
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是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牧民的传统薪柴。为了合理经营砂生槐薪炭林,2012年11月,选择西藏拉萨北山封育10年的砂生槐灌丛设置试验地,研究3种平茬高度(0 cm、10 cm、20 cm)对砂生槐萌蘖、萌枝生... 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是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牧民的传统薪柴。为了合理经营砂生槐薪炭林,2012年11月,选择西藏拉萨北山封育10年的砂生槐灌丛设置试验地,研究3种平茬高度(0 cm、10 cm、20 cm)对砂生槐萌蘖、萌枝生长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萌蘖数量从大到小的排序为20 cm平茬>10 cm平茬>0 cm平茬;单个萌枝的生长(长度、基径)0 cm平茬>10 cm平茬>20 cm平茬。生物量从大到小的排序为10 cm平茬>0 cm平茬和20 cm平茬。经营砂生槐薪炭林,为了获得较多的薪柴,建议采用距地面10 cm平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生槐 平茬高度 萌蘖数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中华红叶杨地膜覆盖扦插育苗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彦辉 韩艳英 +3 位作者 邹林红 张昆林 赵垦田 宫照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424-20425,共2页
[目的]研究中华红叶杨在西藏快速繁育的方法。[方法]研究不同覆膜厚度对中华红叶杨成活率、苗高、侧根的影响。[结果]应用地膜覆盖进行红叶杨扦插育苗提早展叶5 d,扦插成活率达87%,比不覆膜的苗高增长92%,地下部分平均侧根增长60%,侧根... [目的]研究中华红叶杨在西藏快速繁育的方法。[方法]研究不同覆膜厚度对中华红叶杨成活率、苗高、侧根的影响。[结果]应用地膜覆盖进行红叶杨扦插育苗提早展叶5 d,扦插成活率达87%,比不覆膜的苗高增长92%,地下部分平均侧根增长60%,侧根数增加80%。[结论]红叶杨在西藏林芝地区宜采用覆膜扦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杨 覆膜 扦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涵养林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23
18
作者 寇韬 李春燕 +1 位作者 宫照红 赵垦田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5期59-62,共4页
森林是全球维持生态平衡的主体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水源涵养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水源涵养林不但有森林普遍具有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最主要的是它具有涵养保护水源、调洪削峰、防止土壤侵... 森林是全球维持生态平衡的主体和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水源涵养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主要目的的防护林。水源涵养林不但有森林普遍具有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最主要的是它具有涵养保护水源、调洪削峰、防止土壤侵蚀和净化水质的功能。水源涵养林通过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的截持和林地土壤的调节来发挥其水土保持、滞洪蓄洪、调节水源、改善水质、调节气候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水源涵养林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生槐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胜 赵垦田 王景升 《林业科技开发》 2010年第3期69-71,共3页
研究了砂生槐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拟合苗木生长规律效果良好,年生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出苗期(6月8日以前)、生长初期(6月9日—6月18日)、速生期(6月19日—8月18日)和生长后期(8月19日—10月17日),生... 研究了砂生槐一年生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结果表明Logistic方程拟合苗木生长规律效果良好,年生长期可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出苗期(6月8日以前)、生长初期(6月9日—6月18日)、速生期(6月19日—8月18日)和生长后期(8月19日—10月17日),生长结束时的苗木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生物量之比约为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生槐 苗木 生长规律 LOGISTIC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种配方对羊肚菌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淑玲 赵垦田 +2 位作者 马令法 杨敬军 常毓巍 《食用菌》 2017年第4期27-30,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栽培种配方对羊肚菌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甘南州迭部县的野生羊肚菌分离得到的栽培种菌种为试验材料,主要以单因素变量法设计试验处理,通过测定被标记羊肚菌的菌盖长、菌盖周长、菌柄长、菌柄周长和产量及羊肚菌...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栽培种配方对羊肚菌生长及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甘南州迭部县的野生羊肚菌分离得到的栽培种菌种为试验材料,主要以单因素变量法设计试验处理,通过测定被标记羊肚菌的菌盖长、菌盖周长、菌柄长、菌柄周长和产量及羊肚菌的灰分含量、多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粗纤维含量,来研究4种培养料配方对羊肚菌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配方1,即在添加了羊肚菌基脚土的配方料中,羊肚菌生长最好,产量最高,品质也最好;其余培养料配方培养的种,羊肚菌品质依次下降。结论:栽培种培养料配方1羊肚菌生长及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培养料 栽培种 生长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