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1
1
作者 郑继会 马杰 +2 位作者 苑娜 胡思斌 赵均福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10期757-75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3月至2004年11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9例,男17例,女2例;年龄17~49岁,平均31.4岁;左足11例... 目的:探讨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3月至2004年11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9例,男17例,女2例;年龄17~49岁,平均31.4岁;左足11例,右足8例。切取皮瓣面积最大30cm×18cm,最小18cm×9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缘坏死,换药愈合。随访6个月~2年,平均18个月,皮瓣外形满意,功能良好。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单,成活率高,是修复累及前足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神经 软组织损伤 外科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izarov骨搬移技术轴向偏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景双 胡思斌 +6 位作者 孙宏辉 郑继会 赵均福 刘道阔 林亮 邓海峰 张永波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 :探讨Iliazrov骨搬移技术治疗骨不连出现轴向偏移的角度、发生率、原因及对策。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10例骨不连患者行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8-49岁,平均(30.3±10.6)岁。骨缺损部位... 目的 :探讨Iliazrov骨搬移技术治疗骨不连出现轴向偏移的角度、发生率、原因及对策。方法 :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10例骨不连患者行Ilizarov骨搬移技术治疗,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18-49岁,平均(30.3±10.6)岁。骨缺损部位:胫骨上段2例,胫骨中段2例,胫骨下段5例,股骨上段1例。根据Paley骨缺损分型:B1型6例,B3型4例。观察术后患者发生轴向偏移角度、发生率,并采用Paley评价标准对其骨性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1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9-32个月,平均(22.0±5.6)个月。3例患者对合端自然愈合,其余7例经植骨相应处理后愈合。佩戴外固定架时间16-28个月,末次随访时发生冠状位成角3例,成角度数5°-11°,平均(8.7±3.2)°;矢状位成角4例,成角6°-9°,平均(8.5±2.1)°。发生轴向偏移共4例。末次随访时Paley评价标准,骨性结果:优7例,良3例;功能结果:优6例,良4例。结论:轴向偏移在Ilizarov骨搬移术后较常见,造成骨愈合延迟及患肢力线不良,术中术后应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或减少其发生以提高骨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IZAROV技术 骨搬移 轴向偏移 外固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