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如何从学术不端到学术自律
- 1
-
-
作者
陈佳琳
赵国惠
-
机构
渤海大学学报编辑部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编辑部
-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00-106,共7页
-
基金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专项基金“基于扎根理论对地方高校科技期刊出版中的学术不端行为探析”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UJS2023-C02)。
-
文摘
学术不端给正常的学术秩序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使学术竞争有失公允,学术科研环境受到污染,学术创新力受到阻碍。要想抵制学术不端,除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如启用学术征信机制、增加学术失信成本、建立学术共同体等措施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学术个体对学术道德的德性认知,强化学术道德观念和意志,形成学术道德情感和态度,逐步将外在的学术道德要求转变为内在的学术道德自律。
-
关键词
学术不端
学术自律
学术环境
-
分类号
G644.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内经》与《周易》天地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赵国惠
童银秀
张新渝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国医论坛》
2011年第3期17-19,共3页
-
文摘
《内经》是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虽以讨论人体疾病为主,但其中有关天地的文字以及思想亦大量存在,形成天地人合一的具有整体观的中国古代医学思想。《周易》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性著作,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源泉,是古人必修的四书五经之一,
-
关键词
天地
象
《内经》
《周易》
-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提高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联动控制可靠性的对策
被引量:15
- 3
-
-
作者
门茂琛
薛原
赵国惠
王赞瑞
-
机构
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
-
出处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5年第3期316-318,共3页
-
文摘
闸述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普遍存在的消防联动控制元器件与火灾自动报警元器件混接、共用同一回(支)路信号总线的问题,提出其二者应分别布线且高层建筑联动控制宜改水平布线为竖直布线为主,以提高联动控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对策。
-
关键词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联动控制
可靠性
消防工程
布线传输
-
Keywords
fire auto alarm system
linked control device
wiring
-
分类号
X924.2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TU998.1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
-
题名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正压送风系统的探讨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赵国惠
-
机构
河南华北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
出处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4年第3期356-357,共2页
-
文摘
结合具体工程,探讨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采取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措施,并探讨地上和地下部分在同一位置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时加压送风系统风道的设置及正压送风机的选择,指出地下和地上部分防烟楼梯间位于同一位置且合用同一送风道时采用常闭型送风口的优缺点。
-
关键词
防烟楼梯间
消防电梯前室
合用前室
正压送风系统
-
分类号
TU892
[建筑科学]
-
-
题名浅析空调系统的隔声与减振
被引量:2
- 5
-
-
作者
赵国惠
-
机构
河南省城乡建筑设计院
-
出处
《山西建筑》
2004年第18期113-114,共2页
-
文摘
介绍了噪声的概念及其危害 ,分析了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源 ,从空调系统机械设备的选型和设备布置等方面 。
-
关键词
空调系统
噪声
减振
-
Keywords
air-conditionor system, noise, reducing vibration
-
分类号
TU831.4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题名地下汽车库无风管诱导型通风系统
被引量:1
- 6
-
-
作者
赵国惠
-
机构
河南省城乡建筑设计院
-
出处
《山西建筑》
2004年第19期129-130,共2页
-
文摘
介绍了无风管诱导型通风系统的组成、原理及优点 ,对地下车库通风系统和防排烟设计进行了阐述 ,指出采用无风管诱导型通风系统 ,综合效益和通风效果好。
-
关键词
地下汽车库
无风管诱导型通风系统
防排烟设计
-
Keywords
underground garage, derivational ventilation system without wind pipe, design of ventilation and smoke-proof
-
分类号
TU834.3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
题名《黄帝内经》“五味”药物理论新探
被引量:5
- 7
-
-
作者
赵玛丽
赵国惠
-
机构
成都中医药大学
广州市纯阳观道医馆
-
出处
《国医论坛》
2018年第2期11-13,共3页
-
文摘
对《黄帝内经》中关于"五味"药物理论进行探讨,从理论上追溯五味的本原,提出五味具有阴阳五行的不同属性;再以体用升降、土枢四象等易学思想方法,对药物的五味内涵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指出各味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后,对五味药物理论的应用原则和方法进行延伸、发挥。
-
关键词
《黄帝内经》
五味
药物理论
-
分类号
R22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