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增殖及OPG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郭海玲 赵咏芳 +2 位作者 王翔 徐宇 詹红生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7期585-588,共4页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系,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人成骨细胞内骨保护素(Osteoprorotegerin,OPG)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淫羊藿苷促进人成骨细胞骨形成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手术中取得的人股骨头松质骨骨片,...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系,观察淫羊藿苷对人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对人成骨细胞内骨保护素(Osteoprorotegerin,OPG)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淫羊藿苷促进人成骨细胞骨形成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手术中取得的人股骨头松质骨骨片,使用酶消化法进行培养,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人成骨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15%NCS-DMEM-F12(1:1)培养液培养;淫羊藿苷组分别于正常培养液内添加终浓度为10-6、10-8、10-10mol/L淫羊藿苷。噻唑蓝比色法(MTT)分别在培养1、3、5、7、9d后观察各组人成骨细胞的增殖情况,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in-cell western blot)测定各组培养8、10、12d后人成骨细胞内OPG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各组间在不同时间点的作用差异。结果:MTT结果,淫羊藿苷组具有促进人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即随着淫羊藿苷浓度的增高,其促人成骨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以10-6mol/L淫羊藿苷组(0.402±0.033)促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最显著,与对照组(0.268±0.0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时效关系的研究中,随着培养天数的延长,人成骨细胞的量逐渐增加,人成骨细胞于第5天时进入快速生长期,第7天进入平台期;淫羊藿苷组从第5天开始促进人成骨细胞的增殖,第7、9天仍然具有明显的促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以第9天促增殖作用最强。其中,第9天10-6mol/L淫羊藿苷组(0.402±0.033)与对照组(0.268±0.031)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OPG表达结果,对照组人成骨细胞培养至第8天时检测到OPG蛋白的表达,表达量为1.01±0.08,第12天达到表达高峰为1.80±0.10,两个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观察的不同天数内,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组人成骨细胞内OPG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淫羊藿苷浓度的降低,OPG蛋白的表达量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d,10-6mol/L淫羊藿苷组OPG量(1.67±0.13)和10-8mol/L淫羊藿苷组OPG量(1.64±0.05)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淫羊藿苷促人成骨细胞骨形成能力的作用途径之一,是通过提高人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成骨细胞 骨保护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药血清方法在中药调节骨与软骨代谢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2
作者 詹红生 赵咏芳 +1 位作者 冯伟 石印玉 《中国骨伤》 CAS 2000年第11期661-662,共2页
关键词 骨疾病 软骨 代谢 含药血清法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技术评估膝关节软骨退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3
作者 杨光月 郭海玲 +1 位作者 李涛 赵咏芳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11期1061-1067,共7页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序列及参数的合理选择对清晰成像及临床研究结果的客观评价至关重要。全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积分,波士顿利兹骨关节炎评分系统,MRI膝骨关节炎评分系统,膝骨关节炎软骨修复评分系统等全膝关...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扫描序列及参数的合理选择对清晰成像及临床研究结果的客观评价至关重要。全膝关节磁共振成像积分,波士顿利兹骨关节炎评分系统,MRI膝骨关节炎评分系统,膝骨关节炎软骨修复评分系统等全膝关节的半定量评分系统都能够全面评价膝骨关节炎进展时各组织的影像学改变。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关节软骨的形态学及生理成分的改变可以被定量评估。T2图、弥散加权成像、延迟动态增强成像等软骨成分的定量评估技术能定量监测软骨基质成分的变化,可以在关节软骨形态学破坏之前更早地发现软骨病变。这些定量、半定量评价技术有助于膝骨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预防,同时也为精确评价干预措施的疗效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磁共振成像 关节软骨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含药血清方法观察补肾益精方对破骨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詹红生 赵咏芳 +3 位作者 石印玉 高建军 沈培芝 徐宇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 探讨补肾益精方含药血清的制备条件及其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体重 2 70± 2 0g的SD大鼠 ,雌雄各半 ,每组 10只 ,同等条件下制备补肾益精方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 ,分别观察不同采血时间、不同喂药时间... 目的 探讨补肾益精方含药血清的制备条件及其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 取体重 2 70± 2 0g的SD大鼠 ,雌雄各半 ,每组 10只 ,同等条件下制备补肾益精方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 ,分别观察不同采血时间、不同喂药时间、不同灌胃剂量和血清添加量对骨吸收陷窝数量的影响。结果 末次灌胃后 1h采血组的骨吸收陷窝数明显少于其他各组 (P <0 0 5 ) ;灌胃 1d和 3d、7d组比较其含药血清的药效无差异 ,而与对照血清差异显著 ;随着灌胃剂量和含药血清添加量的提高 ,其骨吸收陷窝数明显减少。结论 补肾益精方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补肾益精方用于破骨细胞药效观察的大鼠含药血清制备条件为等效剂量连续两次 (间隔 2h)灌胃 ,末次灌胃后1h采血 ,其血清添加浓度为 3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破骨细胞 血清学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骨胶囊和健脾方对切卵大鼠小肠及腓肠肌中VDR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立童 赵咏芳 +3 位作者 王翔 徐宇 陈元川 詹红生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5期367-370,共4页
目的:观察密骨胶囊、健脾方对大鼠小肠、腓肠肌中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健脾不同功效的中药复方,是否对机体不同组织器官VDR mRNA的表达存在一定选择性。方法:复制切卵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 目的:观察密骨胶囊、健脾方对大鼠小肠、腓肠肌中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补肾、健脾不同功效的中药复方,是否对机体不同组织器官VDR mRNA的表达存在一定选择性。方法:复制切卵大鼠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假切组、模型组、密骨胶囊组和健脾方组,术后12周开始灌胃,灌胃12周后取材。测定骨密度、子宫重量、腓肠肌重/体重,同时对大鼠小肠、腓肠肌中VDR mRNA进行半定量。结果:密骨胶囊能提高切卵大鼠骨密度(P<0.05),提高腓肠肌重/体重(P<0.05),上调小肠和腓肠肌中VDR mRNA的表达(P<0.01);健脾方能维持大鼠骨密度(P>0.05),上调腓肠肌中VDR mRNA的表达(P<0.01);密骨胶囊、健脾方均无增加子宫重量作用。结论:密骨胶囊和健脾方能通过上调切卵大鼠小肠和腓肠肌中VDR mRNA的表达,而起到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骨胶囊 健脾方 卵巢切除术 大鼠 小肠 腓肠肌 维生素D RNA 信使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骨胶囊含药血清对骨吸收陷窝面积和深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詹红生 石印玉 +2 位作者 赵咏芳 徐宇 沈培芝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 :探讨密骨胶囊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骨吸收陷窝面积和深度的影响。方法 :自 1d龄SD大鼠四肢长骨分离破骨细胞 ,接种于象牙薄片底物上 ,设密骨胶囊组、西药倍美力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同等条件下制备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 ,以 30 %的浓... 目的 :探讨密骨胶囊含药血清对破骨细胞骨吸收陷窝面积和深度的影响。方法 :自 1d龄SD大鼠四肢长骨分离破骨细胞 ,接种于象牙薄片底物上 ,设密骨胶囊组、西药倍美力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同等条件下制备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 ,以 30 %的浓度添加于培养体系中 ;第 7天终止培养 ,经甲苯胺蓝染色 ,每组随机拍摄照片各 6张 ,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测算陷窝与背景面积的比值 ,以及陷窝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对照组、倍美力组和密骨胶囊组陷窝面积比值分别为 0 2 75± 0 0 6 2、0 0 96± 0 0 10和 0 0 6 5± 0 0 13,密骨胶囊和倍美力含药血清抑制陷窝面积增大的作用非常显著 (P <0 .0 1) ;对照组、倍美力组和密骨胶囊组陷窝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 1 6 4 3± 0 35 6、1 0 88± 0 4 4 9和 0 6 35± 0 345 ,密骨胶囊含药血清可明显抑制陷窝的加深 (P <0 .0 1) ,而倍美力含药血清的作用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密骨胶囊含药血清能够明显抑制象牙薄片上骨吸收陷窝面积的增大和深度的加深 ,这可能是其提高骨质量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骨胶囊 含药血清 骨吸收陷窝面积 骨吸收陷窝深度 破骨细胞 骨质疏松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