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影响白萝卜拔取力关键因素的研究与试验
1
作者 赵周桥 刘大为 +3 位作者 肖霄 谢方平 郑鹏 李旭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102,共8页
为研究影响白萝卜拔取力的关键因素,设计一种白萝卜拔取装置。该装置采用直流电机驱动,利用钢丝绳连接夹持器拉拽白萝卜缨叶,并由计算机记录拔取过程中的拔取力峰值和时长。以‘捷夏美50’白萝卜为试验材料,分析白萝卜拔取受力情况,确... 为研究影响白萝卜拔取力的关键因素,设计一种白萝卜拔取装置。该装置采用直流电机驱动,利用钢丝绳连接夹持器拉拽白萝卜缨叶,并由计算机记录拔取过程中的拔取力峰值和时长。以‘捷夏美50’白萝卜为试验材料,分析白萝卜拔取受力情况,确定以白萝卜拔取装置的拔取线速度、拔取角度、夹缨高度和土壤含水率为试验因素,白萝卜拔取力峰值为试验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响应面法试验,探究各试验因素对白萝卜拔取力峰值的影响,进而确定白萝卜拔取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为夹缨高度1 cm、拔取线速度0.03 m/s、拔取角度为35°、土壤含水率21.63%,此时,白萝卜拔取力最小,拔取力峰值为52.5 N,该结果与白萝卜最小拔取力峰值预测结果具有良好的拟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萝卜拔取力 拔取线速度 夹缨高度 拔取角度 土壤含水率 响应面法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掺杂对LiNi_(1/3)Co_(1/3)Mn_(1/3)O_(2)结构和电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周桥 胡朴 +3 位作者 潘冰冰 窦林涛 邹义琪 张占辉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402-406,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不同Na^(+)掺杂浓度的Li_(1-x)Na_(x)Ni_(1/3)Co_(1/3)Mn_(1/3)O_(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探究了Na元素掺杂对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材料的... 采用高温固相法成功制备了不同Na^(+)掺杂浓度的Li_(1-x)Na_(x)Ni_(1/3)Co_(1/3)Mn_(1/3)O_(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探究了Na元素掺杂对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结构以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当x≤0.3时,样品不会出现其它杂相;当x>0.3时,样品中会出现NaNi_(1/3)Co1/3Mn_(1/3)O_(2)的杂相。同时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加,样品的阳离子混排度逐渐增加。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少量Na+的掺入可以提高LiNi_(1/3)Co_(1/3)Mn_(1/3)O_(2)在0.2C,0.5C下的放电比容量并增强其循环稳定性,但会损坏材料的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i_(1/3)Co_(1/3)Mn_(1/3)O_(2) 掺杂 正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Ti摩尔比对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组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潘冰冰 胡朴 +3 位作者 赵周桥 窦林涛 邹义琪 张占辉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83-287,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不同锂钛摩尔比条件下的样品,探究锂钛摩尔比对钛酸锂的组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锂钛摩尔比在0.78~0.82之间可得到纯相的Li_(4)Ti_(5)...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不同锂钛摩尔比条件下的样品,探究锂钛摩尔比对钛酸锂的组成、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材料的组成、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锂钛摩尔比在0.78~0.82之间可得到纯相的Li_(4)Ti_(5)O_(12);低锂钛摩尔比(0.74、0.76)存在TiO2杂相,其晶胞参数要高于Li_(4)Ti_(5)O_(12);然而高锂钛摩尔比(0.84~0.88)会产生Li2TiO3杂相。不同锂钛摩尔比(0.78~0.84)制备的样品形貌接近无明显差异,晶粒尺寸在1~6μm之间。电学性能结果表明:锂钛摩尔比在0.78~0.84之间时,适量提高锂含量有助于提升材料的比容量,过量提高会使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变差。锂钛摩尔比为0.82得到的Li_(4)Ti_(5)O_(12)比容量[198(mA·h)/g,0.5C]、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钛酸锂 锂钛摩尔比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