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善国家良补项目实施程序之我见
1
作者 赵启学 夏瑛光 +1 位作者 郑秋道 张立明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3期11-12,共2页
1国家良补项目实施的意义 我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自2003年实施优势作物国家良种补贴项目以来,对全国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成效显著,单产和总产连年提高,对提高我国的粮食生产水平和农民增收增效起到了至... 1国家良补项目实施的意义 我国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自2003年实施优势作物国家良种补贴项目以来,对全国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成效显著,单产和总产连年提高,对提高我国的粮食生产水平和农民增收增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直接促进作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良种补贴作为惠农政策中的技术性补贴,所产生的政策放大效应最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实施 实施程序 粮食生产 国家粮食安全 成效显著 农民增收 生产水平 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超高产新品种新麦29灌浆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付亮 赵启学 +4 位作者 马华平 李洋 程玉民 史兆新 蒋志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5期34-35,66,共3页
[目的]分析国审超高产新品种新麦29灌浆特性。[方法]以新麦2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籽粒形成和灌浆规律,叶片组成、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在超高产条件下,新麦29籽粒灌浆期长,粒重增加快,每日每千粒增重平均达2.3 g;新麦29叶片上挺... [目的]分析国审超高产新品种新麦29灌浆特性。[方法]以新麦29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籽粒形成和灌浆规律,叶片组成、干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结果]在超高产条件下,新麦29籽粒灌浆期长,粒重增加快,每日每千粒增重平均达2.3 g;新麦29叶片上挺,透光性好,上三叶功能期长,特别是旗叶功能期更长。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叶面积系数达7.75,上三叶叶面积系数为5.06,旗叶叶面积系数1.72;小麦籽粒灌浆所需要的干物质主要来自开花后的光合水平产物。[结论]新麦29在7 200~9 115 kg/hm2产量水平下表现最稳定;其产量构成最佳模式为:有效穗数611.5万/hm2以上,穗粒数32.3粒左右,千粒重50.5 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麦29 叶面积系数 产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专用玉米品种的主要类型及发展前景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梅英 赵启学 郭战备 《农业科技通讯》 2006年第3期10-12,共3页
关键词 玉米品种 发展前景 优质专用 类型 专用玉米 玉米加工业 生活质量 遗传变异 工业原料 主攻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小麦品种新麦23的选育及产量三要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付亮 赵启学 +4 位作者 冯丽芳 闫玉信 夏彦丽 沈伟囡 魏芳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4期174-176,共3页
利用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新麦23和对照偃展4110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国审小麦新品种新麦23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结构合理的特点。广泛适应于在河南省(南部... 利用国家黄淮南片区域试验汇总资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新麦23和对照偃展4110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国审小麦新品种新麦23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结构合理的特点。广泛适应于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麦23 选育 产量三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优质小麦的意义及原则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梅英 赵启学 范永胜 《农业科技通讯》 2005年第8期7-8,共2页
关键词 优质小麦 优质专用小麦 加工品质 品质优良 区域化种植 品质标准 小麦品种 优良品质 小麦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新稻18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梅英 冯留锁 +1 位作者 谢社香 赵启学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11期104-104,共1页
新稻18号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超高产多抗常规粳稻新品种,其组合为盐粳334—6//津星1号/豫粳6号。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稻200701),并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新稻18号是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超高产多抗常规粳稻新品种,其组合为盐粳334—6//津星1号/豫粳6号。2007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稻200701),并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8),并获得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050728,公告号:CNA001787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品种权保护 技术 栽培 特性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玉米利用价值及其栽培要点
7
作者 陈梅英 赵启学 谢社香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9期140-141,共2页
高油玉米是一种籽粒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50%以上的高附加值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籽粒含油量高。普通玉米的含油量通常为4%~5%,而高油玉米的籽粒含油量却高达8%以上。使玉米从单纯的粮食或饲料作物变成了油粮或油饲兼用作物,大... 高油玉米是一种籽粒含油量比普通玉米高50%以上的高附加值玉米类型,其突出特点是籽粒含油量高。普通玉米的含油量通常为4%~5%,而高油玉米的籽粒含油量却高达8%以上。使玉米从单纯的粮食或饲料作物变成了油粮或油饲兼用作物,大大提高了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膳食结构的改变,高油玉米具有很高的推广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玉米 利用价值 栽培要点 籽粒含油量 普通玉米 饲料作物 玉米类型 高附加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黑粉病的发生及防治
8
作者 陈梅英 谢社香 赵启学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10期118-119,共2页
近几年来,玉米黑粉病在全国大多数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玉米生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发病率在5%~10%,严重地块达15%-30%。平均减产10%-20%。一般山区和丘陵地带比平原地区发生重。发病早,病瘤大,特别是果穗或植株... 近几年来,玉米黑粉病在全国大多数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对玉米生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发病率在5%~10%,严重地块达15%-30%。平均减产10%-20%。一般山区和丘陵地带比平原地区发生重。发病早,病瘤大,特别是果穗或植株中部发病对产量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黑粉病 防治 发病率 玉米生产 平原地区 丘陵地带 产量影响 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了农业增效、为了农民增收——记河南省小麦育种专家马华平研究员
9
作者 陈梅英 赵启学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3期1-1,共1页
河南省小麦育种专家马华平,1968年10月生于辉县市,1991年7月从河南科技学院农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从事小麦新品种选育、小麦遗传育种理论与方法研究、
关键词 小麦育种 河南省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家马 研究员 农业科学院 新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干流生态蓄水工程改善水环境的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启学 《东北水利水电》 2017年第7期41-42,共2页
针对辽河干流的河道特性及缺少生态水面的状况,通过采用工程措施,在河道内形成生态水面和湿地栽植亲水植物,使河流成为水清、地绿、林茂的绿色通道,实现建设生态河流的目标。
关键词 辽河干流 生态蓄水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伙房水库以上流域人类活动对水库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启学 郑艳波 周庆东 《东北水利水电》 2008年第12期32-33,共2页
本文通过对大伙房水库以上流域农田水利工程的调查,叙述了上游人类活动对水库径流量的影响,并考虑上游水库群蓄水对大伙房模型产流预报方案进行修改,提高作业预报精度。
关键词 人类活动 径流量 影响分析 大伙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筋高产小麦新品种——新麦18号
12
作者 赵启学 陈梅英 +2 位作者 郭战备 谢社香 周德慧 《农业科技通讯》 2005年第1期40-40,共1页
新麦18号是新乡市农科院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组合为:(C5/新乡3577)F3dl/新麦9号,是法国V·P·M/moisson品种的后代,有偏凸山羊草和黑麦的双重抗病基因,含有我国小麦缺少的5+10优质麦谷蛋白亚基.2003年通... 新麦18号是新乡市农科院采用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组合为:(C5/新乡3577)F3dl/新麦9号,是法国V·P·M/moisson品种的后代,有偏凸山羊草和黑麦的双重抗病基因,含有我国小麦缺少的5+10优质麦谷蛋白亚基.200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农业部授予品种权保护,并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高产小麦 强筋 山羊草 系谱法选育 优质麦 有性杂交 农业部 新乡市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田节水改造的盘山县模式
13
作者 赵启学 《东北水利水电》 2017年第8期63-65,共3页
文中通过盘山县水田节水改造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和实施,水田节水改造项目采用农渠的低压管道节水技术。该技术成为水田节水改造项目的"盘山县模式",并且达到预期的节水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水田节水 改造项目 盘山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粗缩病危害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梅英 赵启学 张和甫 《河南科技》 1997年第8期9-9,共1页
玉米粗缩病危害及防治措施新乡市农科所陈梅英赵启学罗山县农业试验站张和甫玉米粗缩病(MRDV)是由昆虫(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的病毒性病害,玉米5叶期前最易感病,7-8叶期症状呈现。病叶背面叶脉上出现微小突起,心叶卷... 玉米粗缩病危害及防治措施新乡市农科所陈梅英赵启学罗山县农业试验站张和甫玉米粗缩病(MRDV)是由昆虫(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的病毒性病害,玉米5叶期前最易感病,7-8叶期症状呈现。病叶背面叶脉上出现微小突起,心叶卷缩,不能正常伸展,叶片短宽厚,叶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粗缩病 危害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予玉五号”丰产性及稳产性的分析与评价
15
作者 陈梅英 赵启学 刘学汉 《河南科技》 1991年第7期15-16,共2页
予玉五号,原名新黄单85-1,是我所八十年代中期选育成的特紧凑型玉米新品种。经区域试验,多点示范及高产开发,其产量和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异。该品种已于1989、1990年分别通过河南省,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为优良品种。本文对... 予玉五号,原名新黄单85-1,是我所八十年代中期选育成的特紧凑型玉米新品种。经区域试验,多点示范及高产开发,其产量和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异。该品种已于1989、1990年分别通过河南省,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为优良品种。本文对予玉五号的丰产性、稳产性以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为大向积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和方法供试材料为1987-1988年全国北方夏玉米区试(早熟组)资料,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予玉五号 丰产 稳产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节水灌溉对冬小麦吸收氮、磷的效果研究
16
作者 李秋之 耿平 +2 位作者 薛应征 郝春才 赵启学 《河南科技》 1989年第12期16-18,共3页
冬小麦节水灌溉技术,国内外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本项研究针对新乡市两大生态类型区(东部潮土类型区和西部褐土类型区)小麦生产急需解决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经济施肥的实际问题,根据冬小麦分蘖盛期和孕穗期两个吸水、吸... 冬小麦节水灌溉技术,国内外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较大进展。本项研究针对新乡市两大生态类型区(东部潮土类型区和西部褐土类型区)小麦生产急需解决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和经济施肥的实际问题,根据冬小麦分蘖盛期和孕穗期两个吸水、吸氮、吸磷高峰的生理特点,采用<sup>15</sup>N、<sup>32</sup>P双标记示踪方法,将节水灌溉和施用氮、磷肥效益结合起来,对冬小麦两大生态类型区的节水灌溉优化(即时期、次数)及其成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节水灌溉
全文增补中
深化改革、加速农业科技与经济相结合
17
作者 孙彦常 李秋芝 +3 位作者 胡会亭 赵启学 薛应征 夏瑛光 《河南科技》 1989年第4期6-8,共3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乡市农科所以服务当地农业生产为宗旨,深化改革,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利用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和技术优势,以农村示范基地为依托,积极探索农业科技工作如何实现和经济结合的途径。几年来,我们用三分之一的科技力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乡市农科所以服务当地农业生产为宗旨,深化改革,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利用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和技术优势,以农村示范基地为依托,积极探索农业科技工作如何实现和经济结合的途径。几年来,我们用三分之一的科技力量,相对稳定地在不同类型地区的农村,先后建立了各作物试验基点150余个,综合示范基地18个,大面积开发示范区5个。通过基点和基地,直接向生产提供了2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每年繁殖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谷子等良种500多万公斤。累计推广面积6000多万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 农业科技 体制改革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