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锁乳突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附21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吉虹 胡传真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2年第4期220-222,共3页
本文报告应用胸锁乳突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21例,取得良好效果。其中用于良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者2例,其余均用于修复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舌8例、口底6例、下颌区4例、颊3例。术后100%成活18例,75%以上成活2例... 本文报告应用胸锁乳突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21例,取得良好效果。其中用于良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者2例,其余均用于修复恶性肿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舌8例、口底6例、下颌区4例、颊3例。术后100%成活18例,75%以上成活2例,完全坏死1例。21例肌皮瓣之蒂均设计于乳突端。作者认为保留蒂部真皮,更有利于术后皮瓣的成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损 修复术 口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牙源性角化囊肿——附21例临床分析
2
作者 陈耀俊 傅豫川 +1 位作者 赵吉虹 胡传真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1年第4期230-231,共2页
本文收集了1968年至1989年本院收治的儿童牙源性角化襄肿21例。从临床角度讨论儿童牙源性角化襄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特点及预后。本组资料中,最小发病年龄为7岁,发生部位以下颌骨升枝部及磨牙后区多见。对21例患者中的18例进行随访... 本文收集了1968年至1989年本院收治的儿童牙源性角化襄肿21例。从临床角度讨论儿童牙源性角化襄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特点及预后。本组资料中,最小发病年龄为7岁,发生部位以下颌骨升枝部及磨牙后区多见。对21例患者中的18例进行随访,复发者1例,复发率为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角化囊肿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