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阵CCD光电响应非线性特性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友全 江磊 +3 位作者 何峰 翟瑞伟 刘潇 徐巧艳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23,共5页
线阵CCD广泛用于弱光的检测,但设置不当容易使器件工作进入非线性区。本文就其光电响应的两个因数—光强和积分时间,分别设计了实验并验证了CCD工作的非线性效应。利用LED的光通量—电流响应特性,研究了用LED发光来测定CCD输出与光强之... 线阵CCD广泛用于弱光的检测,但设置不当容易使器件工作进入非线性区。本文就其光电响应的两个因数—光强和积分时间,分别设计了实验并验证了CCD工作的非线性效应。利用LED的光通量—电流响应特性,研究了用LED发光来测定CCD输出与光强之间的关系;用标准灯照明,通过改变积分时间研究CCD输出与积分时间之间的关系。观察两个实验结果,采用晶体管模型来分析CCD的光电响应特性,分别对线性区和非线性区做了对比。结果表明,线阵CCD的非线性效应明显,实际应用中应充分利用其优异的线性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响应特性 LED 积分时间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组织微弱散射光的检测装置
2
作者 赵友全 范世福 《光电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6-48,共3页
首先讨论了生物组织中光传播的高散射特点以及散射光测量方法 ,建立了组织散射光检测装置。分析了光电池的光电特性及其用于生物组织散射光检测的可行性 ,并通过实测给出使用光电池对人体皮肤、腺瘤等组织的散射光信号的检测结果。
关键词 生物组织 散射光 测光系统 检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闸闸室墙体“病理”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友全 《港口科技》 2014年第3期31-34,共4页
船闸的"体检"是通过水工检测手段来实现的。以苏北运河几个船闸为例,对闸室墙体进行检测,以此为依据来判断船闸的受损状况,从而提出船闸闸室墙体的状态报告,并提交决策部门来安排船闸抢修、小修、中修以及大修的间隔和时间。... 船闸的"体检"是通过水工检测手段来实现的。以苏北运河几个船闸为例,对闸室墙体进行检测,以此为依据来判断船闸的受损状况,从而提出船闸闸室墙体的状态报告,并提交决策部门来安排船闸抢修、小修、中修以及大修的间隔和时间。可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 船闸 墙体 检测 病理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运工程关联领域概预算计价方法比对分析
4
作者 赵友全 《港口科技》 2011年第4期35-39,共5页
国家计委和建设部原发布的建设项目的计价标准有所不同,而港口与航道工程计价方法也不相同。选择合适的计价方法对降低成本有着重要意义。分别介绍了几种不同的计价方法,对它们之间的异同作了比较。结合某一实例作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港口 建筑 水运工程 概预算 计价 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码盘偏心对编码器测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肖松山 兰子穆 赵友全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6-68,117,共4页
本文从莫尔条纹的测量原理出发,讨论了码盘偏心时莫尔条纹分布图样的特征。通过码盘与读数头位置的图样模型,再经由对莫尔条纹原理公式的讨论,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码盘偏心对信号稳定的影响。条纹的宽度随码盘的偏心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偏... 本文从莫尔条纹的测量原理出发,讨论了码盘偏心时莫尔条纹分布图样的特征。通过码盘与读数头位置的图样模型,再经由对莫尔条纹原理公式的讨论,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码盘偏心对信号稳定的影响。条纹的宽度随码盘的偏心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偏心程度越小,所读条纹越宽,占空比越大;偏心程度越大,所读条纹越窄,占空比越小。通过对三种不同型号的光学编码器进行测试,对比光学编码器输出信号的占空比范围,印证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编码器 莫尔条纹 占空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黄绿色自发荧光的显微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姜淑媛 张丽霞 +3 位作者 郭延奎 赵友全 贾明 翟衡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5-141,共7页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是一种茶树成叶生理性病害,病叶上的绿色病斑可见自发的黄绿色荧光。为了以黄、绿色自发荧光为探针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同时为黄色、绿色荧光物质的分离鉴定提供光谱学依据,应用荧光显微技术、显微荧光光谱成像技术、...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是一种茶树成叶生理性病害,病叶上的绿色病斑可见自发的黄绿色荧光。为了以黄、绿色自发荧光为探针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同时为黄色、绿色荧光物质的分离鉴定提供光谱学依据,应用荧光显微技术、显微荧光光谱成像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流式细胞术研究了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中黄、绿色自发荧光的显微观察条件、发射光谱和发光部位。结果表明:在不同激发光照射下,茶树荧光性绿斑病叶能发射多种自发荧光,其中黄色、绿色荧光显微观察的最佳条件为:蓝光激发,彩色和绿色单色光模式记录图像;在绿光、黄光范围有三个荧光峰,其波长分别为515nm、535nm和585nm;最初发出绿色、黄色荧光的病变部位是维管束鞘细胞,随后出现在部分海绵细胞、栅栏细胞和表皮细胞中;黄色、绿色荧光在细胞中的发光位置定位于液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学 茶树荧光性绿斑病 荧光 显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蒸馏-流动分析仪联用测定木薯粉中氰化物 被引量:4
7
作者 王绿波 刘金凤 +4 位作者 王昊 房彦军 孙景然 赵慷 赵友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1-176,共6页
为更加高效地测定食品中的氰化物,该试验建立全自动智能化水蒸气蒸馏仪(automatic intelligent steam distillation,AISD)和氰化物连续流动分析仪联用法测定木薯粉中氰化物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0~200μg/L的氰化物浓度范围内,该方法... 为更加高效地测定食品中的氰化物,该试验建立全自动智能化水蒸气蒸馏仪(automatic intelligent steam distillation,AISD)和氰化物连续流动分析仪联用法测定木薯粉中氰化物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0~200μg/L的氰化物浓度范围内,该方法线性度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5。当选择样品为5 g、蒸馏后定容体积为50 m L时,木薯粉样品中氰化物的方法检出限(信噪比S/N=3)为0.013 mg/kg,定量限(信噪比S/N=10)为0.043 mg/kg。该方法精密度(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2.5%~6.7%,加标回收率为93.72%~103.33%。与GB 5009.3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氰化物的测定》中的第一法进行对比,配对t检验的结果为t=2.233 27,p=0.075 85(p>0.05),说明在0.05水平下,该方法与GB 5009.36—2016没有显著性差异。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分析速度快、耗时短。因此,可以用于批量检测木薯粉中氰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馏 连续流动分析 氰化物 木薯粉 精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水蒸气蒸馏-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法测定肉制品和水产制品中13种N-亚硝胺 被引量:21
8
作者 马兴 肖亚兵 +2 位作者 陈颖 周磊 赵友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98-203,共6页
建立快速水蒸气蒸馏结合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技术测定肉制品和水产制品中13种N-亚硝胺化合物的方法。快速水蒸气蒸馏仪能以较高效率提取样品中亚硝胺类化合物,采用N-亚硝基二异丙胺作为内标可有效提高方法稳定性和回收率。结果表明:在0~... 建立快速水蒸气蒸馏结合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技术测定肉制品和水产制品中13种N-亚硝胺化合物的方法。快速水蒸气蒸馏仪能以较高效率提取样品中亚硝胺类化合物,采用N-亚硝基二异丙胺作为内标可有效提高方法稳定性和回收率。结果表明:在0~1.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13种N-亚硝胺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可达0.995以上,当取样量为200 g,浓缩体积为1.0 mL时,13种亚硝胺方法检出限为0.05μg/kg^0.18μg/kg,定量限为0.17μg/kg^0.59μg/kg,添加回收率为80.1%~112.9%,相对标准偏差为1.88%~7.16%。将该方法应用于16个实际样品检测,发现水产制品类样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检出较多,部分样品含量超过国家限量标准,其他N-亚硝胺化合物偶有检出,含量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亚硝胺 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法 快速水蒸气蒸馏 肉制品 水产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水蒸气蒸馏-流动注射分析仪联用测定食品中氰化物 被引量:9
9
作者 马兴 张密密 +1 位作者 肖亚兵 赵友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62-165,共4页
建立快速水蒸气蒸馏仪提取食品样品中的氰化物,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馏出液中氰化物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0~0.5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方法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当取样量为20 g,定容体积为25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014 ... 建立快速水蒸气蒸馏仪提取食品样品中的氰化物,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馏出液中氰化物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在0~0.5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方法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6,当取样量为20 g,定容体积为250 mL时,方法检出限为0.014 mg/kg。利用该方法和国标方法同时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所得结果相对偏差均小于10%。该方法重复性好,回收率稳定,能够满足实际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法 氰化物 食品 水蒸气蒸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序介孔碳负载纳米金属颗粒及其SERS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薛沙 赵蕾 +5 位作者 赵友全 徐慧敏 邓橙 王尹 蔡田雨 朱孟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8001-18006,共6页
为了提高待测物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的检测性能,采用超声技术在有序介孔碳(OMC)上负载Ag和Au纳米颗粒(NPs)制备出OMC/Ag@Au NPs复合材料并以其作为SERS检测基底。通过TEM、SEM和XRD等技术对材料进行结构表征,以罗丹明6G(R6G)... 为了提高待测物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的检测性能,采用超声技术在有序介孔碳(OMC)上负载Ag和Au纳米颗粒(NPs)制备出OMC/Ag@Au NPs复合材料并以其作为SERS检测基底。通过TEM、SEM和XRD等技术对材料进行结构表征,以罗丹明6G(R6G)为探针分子,对材料的SERS检测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OMC/Ag@Au NPs复合材料的孔径为5.9 nm,比表面积高,为426.1 m^(2)·g^(-1),对有机物分子表现出较强的吸附富集作用,R6G的检测限达到10-8 mol/L,拉曼位移在613 cm^(-1)处峰值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7%,且该复合材料在室温条件下储存45 d后仍能保持高SERS活性。由此可见,采用超声技术制备OMC/Ag@Au NPs复合材料的方法简便,复合材料的SERS检测灵敏度高、均一性和稳定性好。这是由于:一方面,Ag和Au NPs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SPR)产生电磁增强作用;另一方面,OMC对R6G分子的吸附作用产生化学增强作用。该复合材料在有机物检测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介孔碳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银纳米颗粒 金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