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火花沉积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的高速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8
1
作者 郭策安 赵宗科 +3 位作者 赵爽 卢凤生 赵博远 张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62-1465,共4页
通过与传统电镀硬Cr涂层比较,研究了电火花沉积AlCoCrFeNi涂层的高速摩擦磨损性能。采用纳米压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涂层的纳米力学性能和摩擦系数,采用SEM、TEM、EDS和XRD分析涂层的微观结构、成分及相组成。结果表明,AlCoCrFeNi... 通过与传统电镀硬Cr涂层比较,研究了电火花沉积AlCoCrFeNi涂层的高速摩擦磨损性能。采用纳米压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涂层的纳米力学性能和摩擦系数,采用SEM、TEM、EDS和XRD分析涂层的微观结构、成分及相组成。结果表明,AlCoCrFeNi涂层晶粒细小,组织致密无裂纹,由BCC和FCC两相构成; AlCoCrFeNi涂层的硬度较硬Cr涂层的硬度提高了约10%,弹性模量降低了约8%,并具有更高的H/E与H3/E2值;与淬火GCr15钢球对磨时,当加载载荷为10 N、往复行程为10 mm、往复速率为800 r/min,AlCoCrFeNi涂层在稳定摩擦阶段的摩擦系数仅为0.25~0.33,而硬Cr涂层为0.65~0.73,AlCoCrFeNi涂层的磨损率较硬Cr涂层的磨损率减小了约41%;硬Cr涂层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失效方式为因脆性裂纹扩展而产生的剥落,而AlCoCrFeNi涂层的磨损机制主要为微切削的磨粒磨损和氧化磨损,摩擦磨损过程中形成的氧化物层提高了涂层的耐磨性能。综上,AlCoCrFeNi涂层较硬Cr涂层具有更好的高速摩擦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沉积 高熵合金 AlCoCrFeNi涂层 硬Cr涂层 硬度 弹性模量 高速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Ni3MoVA钢表面电火花沉积W-Ni-Fe-Co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君宝 郭秋萍 +3 位作者 赵博远 金浩 郭策安 张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5-38,51,共5页
为进一步拓展火炮身管内膛强化手段,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W-Ni-Fe-Co合金,利用电火花表面沉积技术在CrNi3MoVA钢表面沉积了W-Ni-Fe-Co涂层,同时利用电镀技术在CrNi3MoVA钢表面制备了硬Cr涂层与之进行比较,用纳米压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 为进一步拓展火炮身管内膛强化手段,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W-Ni-Fe-Co合金,利用电火花表面沉积技术在CrNi3MoVA钢表面沉积了W-Ni-Fe-Co涂层,同时利用电镀技术在CrNi3MoVA钢表面制备了硬Cr涂层与之进行比较,用纳米压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XRD、SEM和EDS研究了沉积态和磨损后涂层的相结构、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电火花沉积W-Ni-Fe-Co涂层由α-W、γ-Fe和NiWO4组成,α-W在涂层中呈白亮带分布;W-Ni-Fe-Co涂层的硬度较电镀硬Cr涂层降低了18%,弹性模量较电镀硬Cr涂层提高了4%;W-Ni-Fe-Co涂层的磨损机制为轻微的粘着磨损,而电镀硬Cr涂层为严重的粘着磨损;CrNi3MoVA钢表面沉积W-Ni-Fe-Co涂层较电镀硬Cr涂层具有明显的减摩耐磨效果,随着摩擦速度的增加,W-Ni-Fe-Co涂层的摩擦系数降低,其原因是磨损表面氧化加剧,氧化物的自润滑作用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i3MoVA钢 W-Ni-Fe-Co涂层 电镀硬Cr涂层 电火花沉积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Ni3MoVA钢表面磁控溅射Ta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9
3
作者 郭策安 周峰 +3 位作者 胡明 赵博远 金浩 张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213-3216,共4页
为进一步提高火炮身管寿命,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CrNi3MoVA钢表面沉积了Ta涂层。沉积态Ta涂层由体心立方相α-Ta和亚稳态四方相β-Ta组成,在850℃下真空退火3h后其全部转化为单一的α-Ta相。利用纳米压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α-Ta涂... 为进一步提高火炮身管寿命,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CrNi3MoVA钢表面沉积了Ta涂层。沉积态Ta涂层由体心立方相α-Ta和亚稳态四方相β-Ta组成,在850℃下真空退火3h后其全部转化为单一的α-Ta相。利用纳米压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了α-Ta涂层的硬度、弹性模量及摩擦系数,结合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及掠入射X射线衍射(GIXRD)分析了涂层的微观结构,并与传统电镀硬Cr涂层进行比较,研究了α-Ta涂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α-Ta涂层的摩擦系数(0.70~0.80)略小于硬Cr涂层的摩擦系数(0.75~0.85),α-Ta涂层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粘着磨损,而硬Cr涂层的磨损机制主要为疲劳磨损和粘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Ni3MoVA钢 Ta涂层 硬Cr涂层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诱导超亲水油水分离膜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聪 杨紫云 +3 位作者 赵博远 刘巧鸿 叶青 安全福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109,共9页
使用膜分离处理含油废水过程中,膜表面油污残留是制约应用的关键问题.对基膜表面进行亲水改性是提高分离效率与减少油污吸附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利用二苯甲酮光交联反应的特性,在基膜表面共价交联了含有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 使用膜分离处理含油废水过程中,膜表面油污残留是制约应用的关键问题.对基膜表面进行亲水改性是提高分离效率与减少油污吸附的有效方法.本研究利用二苯甲酮光交联反应的特性,在基膜表面共价交联了含有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MPC)的两性离子聚合物,在大幅度提高了膜表面的亲水性的同时确保了亲水层的稳定性.油水分离膜呈现超亲水的性质,纯水通量可提高至4.7×10^(4)L/(m^(2)·h),通量恢复率从90.0%提升至99.8%.由于在基膜与两性离子聚合物间构建了稳定的共价键,膜表面的亲水性在强酸与强碱的清洗后依然能够保持,该研究为稳定的油水分离膜表面亲水改性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分离 超亲水 两性离子聚合物 二苯甲酮 共价交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鼠妇虫中提取壳聚糖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博远 梅增霞 +1 位作者 申熙耀 李建庆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3期210-211,228,共3页
本试验按脱矿物质、脱有机质、脱色和脱乙酰基等4个步骤从鼠妇虫提取壳聚糖,在脱矿物质、脱有机质过程中分别设计了50、60、70、80、90℃等5个水浴温度处理对提取壳聚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分析比较确定了脱矿物质和脱有机质的适... 本试验按脱矿物质、脱有机质、脱色和脱乙酰基等4个步骤从鼠妇虫提取壳聚糖,在脱矿物质、脱有机质过程中分别设计了50、60、70、80、90℃等5个水浴温度处理对提取壳聚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分析比较确定了脱矿物质和脱有机质的适宜温度,再经脱色和脱乙酰基成功提取出了壳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妇 壳聚糖 提取方法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