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炉渣和低碳铬铁合金渣协同制备微晶玻璃
1
作者 王一帆 王艺慈 +3 位作者 王瑞鑫 赵凤光 柴轶凡 罗果萍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6期15-20,26,共7页
这是一篇矿物材料领域的论文。为对大宗工业固废进行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以包钢高炉渣、低碳铬铁合金渣和石英砂为原料熔融法制备CaO-MgO-Al_(2)O_(3)-SiO_(2)-Cr_(2)O_(3)体系微晶玻璃。并通过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扫... 这是一篇矿物材料领域的论文。为对大宗工业固废进行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以包钢高炉渣、低碳铬铁合金渣和石英砂为原料熔融法制备CaO-MgO-Al_(2)O_(3)-SiO_(2)-Cr_(2)O_(3)体系微晶玻璃。并通过差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探究较优原料配比。结果表明:当高炉渣、低碳铬铁合金渣、石英砂质量比例为60∶40∶31时,制得微晶玻璃的晶相为透辉石和绿辉石,此时微晶玻璃性能较优,抗折强度达到126.25 MPa,晶化度达到89.19%,显微结构较理想。较优原料配比条件下制备的微晶玻璃满足国家A类装饰装修材料IRa≤1.0和Iγ≤1.3的要求,且微晶玻璃中重金属铬的浸出浓度符合国家标准,表明采用高炉渣和低碳铬铁合金渣制备微晶玻璃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材料 高炉渣 低碳铬铁合金渣 微晶玻璃 较优配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22 Y2Ni10 Cu2储氢合金的放氢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昊 贾凯波 +2 位作者 赵凤光 张羊换 任慧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0-106,共7页
采用中频感应炉冶炼了添加少量Y和Cu的Mg 2Ni型储氢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金不同状态下的物相结构与显微组织进行测试,借助基于Sieverts法的吸放氢设备和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合金的放氢... 采用中频感应炉冶炼了添加少量Y和Cu的Mg 2Ni型储氢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合金不同状态下的物相结构与显微组织进行测试,借助基于Sieverts法的吸放氢设备和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合金的放氢性能,研究合金在等温与连续加热条件下的放氢过程和放氢活化能,并讨论相应的放氢机制。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呈片层状组织,其主相为Mg 2Ni,YMgNi 4,并含有少量Mg;在前6次放氢中,每次达到90%最大放氢量所用时间分别为446,418,360,354,342 s和336 s;对等温放氢曲线拟合的结果表明:合金脱氢过程是以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的机制完成;等温放氢时的活化能E a=67.6 kJ/mol,而连续升温时的放氢活化能E a=69.5 kJ/mol;同时发现,505 K和512 K为Mg 2NiH 4相的晶型转变点,且Mg 2NiH 4比MgH 2先行放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22 Y2 Ni10 Cu2储氢合金 放氢性能 活化能 随机成核 随后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炉炼钢物料平衡热量平衡通用计算软件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阮飞 赵凤光 +2 位作者 富晓阳 刘卓承 揭畅 《工业加热》 CAS 2015年第4期16-20,共5页
转炉炼钢过程是包含一系列复杂高温物理化学反应的过程,而通过转炉炼钢物料及热量平衡计算可以研究转炉冶炼工艺过程中的物料及能量收支情况,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改进炼钢工艺制度,降低能耗,提高炼钢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然而由于转炉炼... 转炉炼钢过程是包含一系列复杂高温物理化学反应的过程,而通过转炉炼钢物料及热量平衡计算可以研究转炉冶炼工艺过程中的物料及能量收支情况,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改进炼钢工艺制度,降低能耗,提高炼钢生产技术经济指标。然而由于转炉炼钢物料平衡及热量平衡计算涉及内容较多,传统的人工计算效率低,容易出错、重复性工作量大,针对这一问题,研究开发了转炉炼钢物料平衡及热量平衡通用计算软件BLCG,该软件可广泛应用于冶金工程专业教学、网络虚拟炼钢竞赛、冶金企业生产及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炼钢 物料平衡 热量平衡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篮球训练中结合辅助器材进行流量训练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凤光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第2期151-153,共3页
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篮球训练中结合辅助器材进行流量训练的效果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探讨了流量训练和辅助器材在篮球训练中的应用,论证了结合辅助器材进行流量训练的理论基础和可行性;其次,通过实践探究... 本文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篮球训练中结合辅助器材进行流量训练的效果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探讨了流量训练和辅助器材在篮球训练中的应用,论证了结合辅助器材进行流量训练的理论基础和可行性;其次,通过实践探究,对流量训练器材的选择、流量训练的方式及训练周期等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评估了结合辅助器材进行流量训练的效果;最后,针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为提高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效果提供了一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训练 辅助器材 流量训练 效果评估 训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