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光谱反射率的藻类水体基线荧光峰高度与叶绿素α浓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冬至 张丰收 +2 位作者 杜飞 郭皓 赵玲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8-72,共5页
采用现场实测和室内培养两种方式测定了甲藻、赤潮异弯藻、叉角藻赤潮和新月菱形藻、海洋蓝绿藻、叉鞭金藻、塔胞藻、扁藻和小球藻等非赤潮藻类光谱曲线。采用度量太阳激发的叶绿素荧光峰高度的基线荧光高度法,建立了不同藻类基线荧光... 采用现场实测和室内培养两种方式测定了甲藻、赤潮异弯藻、叉角藻赤潮和新月菱形藻、海洋蓝绿藻、叉鞭金藻、塔胞藻、扁藻和小球藻等非赤潮藻类光谱曲线。采用度量太阳激发的叶绿素荧光峰高度的基线荧光高度法,建立了不同藻类基线荧光高度与叶绿素浓度的关系。基线荧光高度法所用的3个荧光高度波段分别为665nm、680nm和865nm。在采用线性方程对不同藻类水体基线荧光高度与叶绿素浓度进行回归分析时,不同藻类产生了明显不同的结果。其中赤潮异弯藻、海洋蓝绿藻和甲藻为负相关,其余为正相关。在正相关的藻类中,小球藻最低,为0.4692。结果偏差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藻类荧光峰位置变化影响;二是浮游植物红光和近红外波段高反射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反射率 基线荧光峰高度 叶绿素α 表面反射率 赤潮水体 赤潮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反射率的赤潮卫星荧光线高度算法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赵冬至 杜飞 +2 位作者 赵玲 郭皓 张丰收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93-97,共5页
采用现场实测和室内培养两种方式测定了甲藻、赤潮异弯藻和叉角藻等赤潮藻以及新月菱形藻、海洋蓝绿藻、叉鞭金藻、塔胞藻、扁藻和小球藻等非赤潮藻类光谱曲线。采用的各卫星(MERIS,GLI,MODIS)的荧光波段数据按照其中心波长,从实际... 采用现场实测和室内培养两种方式测定了甲藻、赤潮异弯藻和叉角藻等赤潮藻以及新月菱形藻、海洋蓝绿藻、叉鞭金藻、塔胞藻、扁藻和小球藻等非赤潮藻类光谱曲线。采用的各卫星(MERIS,GLI,MODIS)的荧光波段数据按照其中心波长,从实际测定的高光谱反射率曲线提取而来,并按照荧光高度的计算公式得到其荧光高度。同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荧光高度与叶绿素浓度的关系。10种藻类水体的荧光线高度与叶绿素α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了良好的线性关系,但部分藻种出现了负相关的结果。因为在高叶绿素浓度即赤潮条件下,浮游植物在荧光波段(685nm附近)和近红外波段(700~750nm)复杂的光谱行为,使得采用星载遥感器的叶绿素荧光波段探测某些藻类的赤潮时会出现偏差。同时,由于不同藻类的荧光高度与叶绿素浓度的关系也不一致,本文建议针对单独的赤潮种类应建立特定的荧光算法。相关问题还需要在实测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 藻类 浓度 光波段 高光谱反射率 高度 藻种 荧光 赤潮藻 新月菱形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FY-3A海表温度业务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冬至 王祥 杨建洪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0-205,共6页
建立适于FY-3A卫星的海表温度业务化反演算法并验证其精度.采用覆盖我国渤海及北黄海的长时间序列现场观测数据及相应FY-3A VIRR数据,建立了适于FY-3A VIRR海表温度反演的分裂窗算法.独立样本数据验证表明,算法平均误差为0.78℃,RMSE为0... 建立适于FY-3A卫星的海表温度业务化反演算法并验证其精度.采用覆盖我国渤海及北黄海的长时间序列现场观测数据及相应FY-3A VIRR数据,建立了适于FY-3A VIRR海表温度反演的分裂窗算法.独立样本数据验证表明,算法平均误差为0.78℃,RMSE为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云三号A星 分裂窗算法 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 海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岸基实测数据的FY-3A近红外通道海洋大气水汽反演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祥 赵冬至 +2 位作者 苏岫 杨建洪 马玉娟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0-555,共6页
利用全自动太阳光度计(CE-318)野外定点长时间序列现场观测数据,验证传统大气水汽反演算法,结果表明,反演结果精度较低,不适于该研究区域大气水汽含量反演.因而给出了近红外波段大气水汽含量探测的原理,对自主卫星FY-3A中分辨率成像光谱... 利用全自动太阳光度计(CE-318)野外定点长时间序列现场观测数据,验证传统大气水汽反演算法,结果表明,反演结果精度较低,不适于该研究区域大气水汽含量反演.因而给出了近红外波段大气水汽含量探测的原理,对自主卫星FY-3A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ERSI(Medium Resolution Spectral Imager)反演大气水汽含量算法作了推导、分析.基于长时间序列现场观测数据集,建立了局地化的FY-3A海洋大气水汽反演算法,并用于研究区实际大气水汽含量反演.通过双通道比值法和三通道比值法反演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比较,得出以下结论:模型受下垫面反射率影响较大;三通道比值法较双通道比值法反演结果精度更高,双通道比值法误差为16.1%,三通道比值法误差为14.3%;实测数据验证和改进后算法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大气水汽含量 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ERSI) 通道比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区次表层叶绿素极大值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邢小罡 赵冬至 +1 位作者 王林 樊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8-1047,共10页
首次通过2008年12月-2010年3月在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区(复活节岛外海)投放的一台Bio-Argo浮标的观测数据,分析与研究了该海区叶绿素a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作为典型的贫营养水体,南太平洋环流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仅为O.02mg m... 首次通过2008年12月-2010年3月在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区(复活节岛外海)投放的一台Bio-Argo浮标的观测数据,分析与研究了该海区叶绿素a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作为典型的贫营养水体,南太平洋环流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仅为O.02mg m^(-3),次表层叶绿素极大值(SCM)仅为0.15mg m^(-3)左右。SCM出现在180m深处,而次表层生物量极大值(SBM)的深度约50m。此外,SCM的深度存在季节特征,冬浅(150m)夏深(200m),位于真光层之下约30m。虽然SCM的深度在6月达到最浅,但SCM层的厚度和强度在7月才降至最低,这可能是由于混合层在6月时仍然持续加深导致的。通过估算日光合有效辐照度(PAR)的垂向分布发现,SCM大约位于0.2%光强深度处,跟随等光照线(PAR=0.08 mol quanta m^(-2)d^(-1))而发生季节波动,经分析,这主要是由于Chla:C值随光强变化而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Argo浮标 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区 次表层叶绿素极大值(SCM) 次表层生 物量极大值(SBM) 光合有效辐照度(P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卟啉类化合物的仿生催化性能研究概况 被引量:1
6
作者 沈海蓉 于伟东 +1 位作者 尤玲玲 赵冬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9-62,共4页
从金属卟啉化合物仿生催化的原型——细胞色素P-450的生物体内催化机理的探讨着手,介绍了其体外催化性能的研究概况,揭示了目前存在的理论、材料制备、表征及用途上的不足,此外也评述了该类催化剂在纺织学科上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金属卟啉化合物 细胞色素 仿生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高光谱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于祥 赵冬至 +1 位作者 张丰收 肖忠峰 《滨州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53-56,共4页
利用高光谱分析方法对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林的实测光谱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取研究区内红树林的光谱特征,它们与泥滩、大米草之间的光谱差异以及红树林之间的光谱差异.实验证明,红树林具有大致相同的光谱曲线特征,光谱差异比较小,... 利用高光谱分析方法对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红树林的实测光谱数据进行处理,从而获取研究区内红树林的光谱特征,它们与泥滩、大米草之间的光谱差异以及红树林之间的光谱差异.实验证明,红树林具有大致相同的光谱曲线特征,光谱差异比较小,在大致相同的波段出现反射率的峰谷值,只是以720 nm为界,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对数变换后的曲线也存在相似的特征;微分曲线图像将差异显著化,主要是表现在蓝光吸收区、红光吸收区和“红边”区域.利用相关系数分类法(80%)和光谱角分类法(80%)来识别红树林种类的精度高于空间距离分类法(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遥感技术 高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量的MODIS遥感算法
8
作者 邢小罡 赵冬至 +2 位作者 刘玉光 王林 杨建洪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83,共7页
从荧光量子产量的原理出发,利用 MODIS 卫星数据建立了一种估算量子产量的算法——算法。通过2006年3月23日渤海和北黄海的 MODIS 数据计算了荧光量子产量,并与叶绿素荧光效率(CFE)产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算法是一种更精确的荧... 从荧光量子产量的原理出发,利用 MODIS 卫星数据建立了一种估算量子产量的算法——算法。通过2006年3月23日渤海和北黄海的 MODIS 数据计算了荧光量子产量,并与叶绿素荧光效率(CFE)产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算法是一种更精确的荧光量子产量的估算算法,它有效地避免了 CFE 存在的几个误差来源:包括未考虑浮游植物的"包裹效应"、使用412nm 的离水辐亮度反演的浮游植物吸收系数以及积分深度过浅。CFE 在大部分海域出现负值,还出现了某些高估点;在有效数据范围内,两者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算法估算的量子产量最高值在0.05左右,这与其它海区测量的值域范围基本一致。除辽东湾东北部和部分近岸水域外,大部分离岸水域在0.001~0.02的范围内。通过对算法的误差来源分析,认为发展一种新的反演678nm 比吸收系数和平均吸收系数的波段比值算法是可行的,也是改进算法精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A 荧光 量子产量 荧光效率 MO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捻法低捻纱织造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任 沈为 +2 位作者 归晓鸣 卜启牙 赵冬至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34,共2页
采用假捻法低捻纯棉纱按正常编织速度上机编织全棉低捻汗布,从机器的开机率和纱线机上质量测试两方面对假捻法低捻纯棉纱的织造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试样纱线质量合格,可投入针织物的编织应用中。同时针对常规低捻纱存在的问题,结... 采用假捻法低捻纯棉纱按正常编织速度上机编织全棉低捻汗布,从机器的开机率和纱线机上质量测试两方面对假捻法低捻纯棉纱的织造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试样纱线质量合格,可投入针织物的编织应用中。同时针对常规低捻纱存在的问题,结合工厂生产对假捻法低捻纱的生产提出了若干合理建议,以利于假捻法低捻纱更好地编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捻纱 开机率 编织工艺 织造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