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工程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转换梁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军卫 韩伟 +1 位作者 王英 郑文忠 《低温建筑技术》 2004年第6期37-39,共3页
铁力市中苑小区 1号楼在二层顶局部采用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大梁转换 ,本文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材料选择、预应力工艺选择及预应力筋线型设计和结构分析与配筋计算的全过程 。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 框架转换梁 设计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三个放大器芯片组成的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军卫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0年第10期26-27,29,共3页
介绍一种采用美国B -B公司三个放大器INA114、OPA177和OPA547构成的光功率自动控制电路。该电路具有集成度高、元件少、造价适中、性能稳定的特点 ,并已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放大器 自动控制电路 芯片 光功率 光纤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戈壁地区近地面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封双连 张志刚 +3 位作者 强希文 胡月宏 赵军卫 宗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2,共4页
利用温度脉动仪对2010年4—12月库尔勒戈壁地区近地面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进行了测量,按月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数平均。根据对数平均值对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大气湍流强弱时段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显示:戈壁地区大气湍流在日落时段... 利用温度脉动仪对2010年4—12月库尔勒戈壁地区近地面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进行了测量,按月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对数平均。根据对数平均值对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大气湍流强弱时段进行了统计。研究结果显示:戈壁地区大气湍流在日落时段较日出时段弱;日出转换时刻,均值湍流强度在10-15m-2/3以下,日落转换时刻,均值湍流强度在10-16m-2/3左右;4,6,8,9月份的近地面大气湍流强度较强,5,7,10月份居中,11,12月份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湍流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戈壁地区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化宽带模拟光纤传输系统 被引量:6
4
作者 冯国斌 刘福华 +2 位作者 杨鹏翎 赵军卫 陈绍武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7-589,共3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半导体激光器调制特性的实用化宽带模拟光纤传输系统及其结构组成和实测性能。该系统的-3dB带宽为30kHz~1.1GHz,非线性小于±5%的动态范围不小于40dB,输出噪声峰峰值小于5mV。具有频带宽、动态范围大、输出噪声低、... 介绍了一种基于半导体激光器调制特性的实用化宽带模拟光纤传输系统及其结构组成和实测性能。该系统的-3dB带宽为30kHz~1.1GHz,非线性小于±5%的动态范围不小于40dB,输出噪声峰峰值小于5mV。具有频带宽、动态范围大、输出噪声低、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可用于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亚纳秒脉冲信号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输系统 激光二极管 光纤 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光传输实验研究的湍流箱的设计和特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岩 宗飞 +4 位作者 强希文 赵军卫 韩燕 冯建伟 胡月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0-923,共4页
大气中折射率起伏主要由温度的随机变化引起,因此可通过调节气流的温度和速度来人工地产生湍流并控制其强度,基于此原理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用于光传输实验研究的大气湍流箱。通过同时测量传输光波的到达角起伏和闪烁,得到了箱内光传输路... 大气中折射率起伏主要由温度的随机变化引起,因此可通过调节气流的温度和速度来人工地产生湍流并控制其强度,基于此原理设计并研制了一种用于光传输实验研究的大气湍流箱。通过同时测量传输光波的到达角起伏和闪烁,得到了箱内光传输路径上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n2和湍流内尺度l0。实验结果显示,Cn2和l0分别受箱内温度和风速的影响。Cn2在温度45℃、风速0.48 m/s时达到1.58×10-11 m-2/3,l0在温度25℃、风速1.04 m/s情况下为2.33 mm。对对数光强时间功率谱的分析表明,此湍流箱所产生的湍流适合用于光波大气传输湍流效应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光传输 大气湍流模拟 折射率结构常数 内尺度 湍流折射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轻气炮弹速激光测量系统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新艳 胡志云 +4 位作者 赵军卫 张向荣 刘福华 叶锡生 钟方平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23-226,共4页
介绍了激光测速法在二级轻气炮弹丸速度研究中的应用。为了满足对二级轻气炮毫米级弹丸速度高精度测量的需求,采用激光光束遮断法,研制了毫米级弹丸片状激光测量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两个部分。整个系统可安装于二级轻气炮... 介绍了激光测速法在二级轻气炮弹丸速度研究中的应用。为了满足对二级轻气炮毫米级弹丸速度高精度测量的需求,采用激光光束遮断法,研制了毫米级弹丸片状激光测量系统,系统主要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两个部分。整个系统可安装于二级轻气炮的炮管延长段,结构紧凑、抗干扰、有效测量范围大,可作为高速弹丸速度测量手段。应用该系统进行了模拟测速实验和二级轻气炮弹丸现场测速实验,并给出了典型测速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轻气炮 毫米级弹丸 速度测量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廓线激光雷达的数据处理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封双连 强希文 +5 位作者 宗飞 李志朝 常金勇 赵军卫 吴敏 江钰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2期220-224,共5页
湍流廓线激光雷达是近十年出现的测量大气湍流强度廓线的新技术,目前数据处理已成为该技术的关键环节。对湍流廓线激光雷达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地描述,重点研究了双光斑图像背景阈值计算方法与大气湍流强度廓线反演算法。比较了迭... 湍流廓线激光雷达是近十年出现的测量大气湍流强度廓线的新技术,目前数据处理已成为该技术的关键环节。对湍流廓线激光雷达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地描述,重点研究了双光斑图像背景阈值计算方法与大气湍流强度廓线反演算法。比较了迭代法、最大类间方差法和统计法三种背景阈值计算方法分别在强信号与弱信号下的计算结果,得出统计法是比较适合双光斑图像的背景阈值计算方法。在背景阈值计算的基础上对图像进行分割并计算得到双光斑的质心距,统计多帧图像的质心距起伏得到达角起伏方差。然后利用HV-21模型模拟了从到达角起伏方差反演大气湍流强度廓线的算法,所得结果与原始值大小相近、整体变化趋势一致,但是不能反映原始值的细节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湍流廓线 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 激光雷达 数据处理 背景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局部受压的三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2
8
作者 郑文忠 赵军卫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5,共5页
为了解决混凝土核心面积对局压承载力的影响、计算底面积重叠的密布预应力束锚具下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三类间接钢筋的计算与配置这三个目前局部受压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 为了解决混凝土核心面积对局压承载力的影响、计算底面积重叠的密布预应力束锚具下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锚固区三类间接钢筋的计算与配置这三个目前局部受压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核心面积对局压承载力影响显著,局压承载力随着核心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密布预应力束锚具下混凝土局压承载力应按整体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的三类间接钢筋可分别计算,协调配置.基于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应问题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局部受压承载力 核心面积 间接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_(cor)/A_l <1.35和A_b扩展到边梁侧面时混凝土局压试验
9
作者 郑文忠 赵军卫 +1 位作者 王英 周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36-1542,共7页
完成了11个Acor/Al为0~1.316的配置螺旋式间接钢筋的试件和12个模拟预应力梁在边梁侧面锚固的试件的局部受压试验.获得了Acor/Al<1.35时的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这个方法的思路是将现行规范局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中间接钢筋贡... 完成了11个Acor/Al为0~1.316的配置螺旋式间接钢筋的试件和12个模拟预应力梁在边梁侧面锚固的试件的局部受压试验.获得了Acor/Al<1.35时的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方法.这个方法的思路是将现行规范局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中间接钢筋贡献项乘以间接钢筋强度折减系数λ,而且当Acor/Al<1时将公式中配置间接钢筋的局部受压承载力提高系数βcor取为1,将间接钢筋对局压承载力贡献项中的局部受压净面积Aln以净核心面积Acor,n代替.λ与Ab/Al、Acor/Al两个比值有关,且随着两比值乘积的增大而增大.指出了当局部受压计算底面积探出预应力梁侧以外的尺寸与边梁宽度的比值≤2、边梁宽度不小于局压面积短边尺寸时,边梁侧面可按现行规范作为局部受压计算底面积的一部分,并可按照相应公式进行局压承载力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间接钢筋 计算底面积 边梁 局部受压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内尺度对光波起伏频谱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岩 强希文 +4 位作者 宗飞 赵军卫 韩燕 胡月宏 冯建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76-2280,共5页
在不同湍流内尺度情况下,对大气湍流引起的光波光强闪烁和到达角起伏的时间频谱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由于实际大气湍流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利用大气湍流模拟箱来生成具有不同内尺度的大气湍流实验环境。利用位置敏感探测器对光波的光强... 在不同湍流内尺度情况下,对大气湍流引起的光波光强闪烁和到达角起伏的时间频谱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由于实际大气湍流的复杂性和不可控性,利用大气湍流模拟箱来生成具有不同内尺度的大气湍流实验环境。利用位置敏感探测器对光波的光强闪烁和到达角起伏进行了同时测量,并反演得到了光传输路径上的湍流内尺度。实验结果显示:湍流内尺度为2.7~5.0 mm,对应同一湍流内尺度,闪烁频谱和到达角起伏频谱在高频段以相同的幂指数关系下降,幂指数的绝对值与湍流内尺度的大小呈线性关系,随着内尺度的增大,频谱指数变化区间逐渐向低频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大气湍流 闪烁频谱 到达角起伏频谱 湍流内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等晕角测量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强希文 吴敏 +5 位作者 宗飞 翟胜伟 胡月宏 封双连 赵军卫 常金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5-109,共5页
等晕角是重要大气光学参数之一,对天文光学站址选择、大气湍流效应自适应光学校正效果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等晕角测量技术,介绍了等晕角测量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三环变迹镜并开展了数值验证,分析并提出了高精度等晕角测量... 等晕角是重要大气光学参数之一,对天文光学站址选择、大气湍流效应自适应光学校正效果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等晕角测量技术,介绍了等晕角测量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三环变迹镜并开展了数值验证,分析并提出了高精度等晕角测量仪的主要技术指标,研制了一套高精度等晕角测量仪,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够满足全天时的等晕角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晕角 测量技术 三环变迹镜 大气光学 自适应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