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庄子》以环喻道、以镜喻心及卮言三喻
被引量:2
- 1
-
-
作者
赵俭杰
刘生良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5-50,共6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庄子的心灵世界”(2019TS1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章太炎庄学思想研究”(19FZXB065)。
-
文摘
《庄子》以圆环、镜子、酒器比喻道、心、卮言。借圆环之贯通性破是非之辩,用周期性破生死之执;以镜子之客观性和容纳性喻示人心若如镜子一样保持平静、虚空便不易为外物所伤,由此提出虚己以游世的处世方式;卮是一种与圆环、镜子特征类似的圆融性和中空性酒器,其与日出、天倪等皆喻示作为道言的卮言。通过揭橥《庄子》道、心、卮言的喻体特征,有助于理解其思想内涵。
-
关键词
《庄子》
喻体
道
心
卮言
-
分类号
I206.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诗经·摽有梅》“摽”字的正读和全诗的正解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生良
赵俭杰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3-88,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诗经》四大公案和疑难问题新探”(18BZW036)。
-
文摘
古今学者对《诗经·摽有梅》“摽”字的注解都不得其正,直接影响到对全篇诗意及诗艺的解读和阐发。“摽”的正确注解应当是:摽,通標,或为標之形近而讹。標读作biāo,本义是指树梢。摽有梅,是说树梢上有梅子。树梢之梅这一意象隐喻象征最美丽的姑娘以及其因高梢难采引发的美人迟暮之虞。《摽有梅》的主题正是表现绝佳美女对爱的渴求、对迟剩的恐惧和对及时出嫁的期盼,在诗歌艺术上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层层推进的“隐喻+直抒”。
-
关键词
《诗经·摽有梅》
摽
正读
正解
-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