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干细胞复合聚乳酸共聚物对大鼠骨折愈合后生物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俊延 陈柳柳 +2 位作者 黄志明 董杰 李松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0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复合聚乳酸共聚物(PLGA)对大鼠骨折愈合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56只成功建模的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只。实验组大鼠左侧股骨骨折肢作为ADSCs组(采用单纯ADSCs治疗),右侧作为ADSCs/PLGA组...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复合聚乳酸共聚物(PLGA)对大鼠骨折愈合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 56只成功建模的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只。实验组大鼠左侧股骨骨折肢作为ADSCs组(采用单纯ADSCs治疗),右侧作为ADSCs/PLGA组(采用ADSCs/PLGA治疗)。比较治疗4、8周后各组大鼠患肢股骨近端生物力学参数变化。结果治疗4、8周后,ADSCs组与ADSCs/PLGA组大鼠患肢股骨剪切强度、最大应力、最大载荷、弹性模量比对照组高,剪切应变比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SCs/PLGA组剪切强度、最大应力、最大载荷、弹性模量比ADSCs组高,剪切应变比ADSCs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SCs/PLGA能改善大鼠骨折愈合后的生物力学指标,可提高骨质疏松骨折愈合力,且效果优于AD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聚乳酸共聚物 骨质疏松骨折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线锚钉治疗股四头肌腱断裂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俊延 陈柳柳 +2 位作者 黄志明 董杰 李松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9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治疗股四头肌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8例采用带线锚钉修复股四头肌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判断股四头肌腱断裂位置及是否伴有髌骨骨折。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对患肢术前及术后4、8、12周,健侧膝关节术后12周进...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治疗股四头肌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8例采用带线锚钉修复股四头肌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判断股四头肌腱断裂位置及是否伴有髌骨骨折。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对患肢术前及术后4、8、12周,健侧膝关节术后12周进行评分,评价患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8例患者中5例患者断裂在髌骨上极约1.5 cm处(Ⅱ区),断端呈马尾状撕裂;3例患者肌腱断裂在髌骨上极1.0 cm内(Ⅰ区),均伴有髌骨撕脱性骨折。8例患者均未出现伤口感染,伤口愈合好,于术后14 d伤口拆线。8例患者术前及术后4、8、12周患肢膝关节Lysholm评分分别为(21.13±6.77)、(43.79±13.96)、(63.13±8.89)、(93.38±5.805)分,术后第12周患者健侧膝关节评分为(95.25±5.63)分;患肢各时间段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患侧Lysholm评分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缝合技术修复股四头肌腱断裂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四头肌肌腱 断裂 带线锚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2和IL-18在人膝骨关节炎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黄志明 赵俊延 +2 位作者 齐新文 方存迅 梁卫良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4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IL-32和IL-18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以了解IL-32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包括膝骨关节炎患者62例,正常人31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IL-32和IL-18在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分析IL-32和IL-18在膝... 目的探讨IL-32和IL-18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表达及相关性,以了解IL-32在骨关节炎发病中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包括膝骨关节炎患者62例,正常人31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IL-32和IL-18在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分析IL-32和IL-18在膝骨关节炎关节滑液中的相关性。结果 IL-32和IL-18两个指标的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IL-32和IL-18两个指标在骨关节炎关节滑液中表达与正常人的关节滑液比较异常增高。IL-32和IL-18的表达水平作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为r=0.908(P<0.01),呈正相关。结论骨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可能与IL-32密切相关,IL-32和IL-18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关节滑液 白介素-32 白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坏消息告知模式及告知策略培训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柳柳 杨柳 +4 位作者 赵俊延 王守碧 缪佳芮 邱业银 邓仁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99-102,共4页
对癌症坏消息的概念、告知模式及告知策略培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前癌症坏消息告知模式主要包括SPIKES模式、ABCDE模式、SHARE模式、PEWTER模式、NURSE模式;培训策略包括增加临床情景真实感、结合多种艺术形式的学习情景模拟、基于患... 对癌症坏消息的概念、告知模式及告知策略培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前癌症坏消息告知模式主要包括SPIKES模式、ABCDE模式、SHARE模式、PEWTER模式、NURSE模式;培训策略包括增加临床情景真实感、结合多种艺术形式的学习情景模拟、基于患者偏好、基于告知模式构建培训方案等。提出国内研究者应结合实际制定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告知模式并积极探索告知策略,使癌症坏消息告知更加科学合理,以期为国内制定本土化癌症坏消息告知模式和对医务人员开展告知策略培训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加强癌症患者缓和医疗全程管理,推动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坏消息 告知模式 告知策略 培训 安宁疗护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沟通培训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柳柳 杨柳 +6 位作者 赵俊延 丁多姿 张江辉 王守碧 缪佳芮 邱业银 邓仁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7-50,共4页
目的提升护理人员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认知,促进ACP的顺利实施。方法基于Comskil沟通模式和ACP理论模型及系统文献回顾,制订ACP相关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并借助“杏林晚语”视频、ACP知识教育册子、我的晚期生活册子等对110名临床... 目的提升护理人员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认知,促进ACP的顺利实施。方法基于Comskil沟通模式和ACP理论模型及系统文献回顾,制订ACP相关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并借助“杏林晚语”视频、ACP知识教育册子、我的晚期生活册子等对11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ACP沟通培训。于培训前后评估护理人员的ACP认知、态度及自我效能。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对ACP认知正确率均有所提高,且培训后ACP沟通内容和实现治疗意愿被尊重2个条目的正确率显著提高(P<0.05,P<0.01)。护理人员对ACP态度中2个条目得分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我效能有6个条目得分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ACP沟通培训在一定程度可提升其对ACP的认知,促进ACP态度的正向改变,有利于推进临床护理中ACP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沟通 认知 态度 自我效能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