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库集水区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模式的研究
1
作者 赵会林 何俊仕 鲁新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6-248,251,共4页
集水区是水库主要的集水单元,研究水库集水区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可以有效的保护好集水区及库区的良好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为集水区、水库及其下游城市提供充足洁净的水源。苏子河流域是大伙房水库及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主要水源涵养区和... 集水区是水库主要的集水单元,研究水库集水区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可以有效的保护好集水区及库区的良好生态环境,涵养水源,为集水区、水库及其下游城市提供充足洁净的水源。苏子河流域是大伙房水库及辽宁中部城市群的主要水源涵养区和水源供应地。主要根据苏子河流域的具体情况,在保护水质、涵养水源的目标要求下,研究适合集水区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模式,给出开发利用措施合理性的分析模型,并提出流域开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集水区 水土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 苏子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决策支持体系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绍峰 王先锋 +3 位作者 牛永生 张颖 赵会林 张豫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4-36,共3页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决策支持体系是“数字黄河”工程在水资源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主要由信息采集、信息传输、数据存储、业务应用以及专家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等部分组成。在对其构成及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体系建设中运用结构化...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决策支持体系是“数字黄河”工程在水资源保护领域的具体体现,主要由信息采集、信息传输、数据存储、业务应用以及专家决策支持和信息服务等部分组成。在对其构成及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体系建设中运用结构化的应用系统解决技术框架;采用多层结构、组件技术及M IS与G IS相结合的开发模式、B/S与C/S相融和的实现模式;建立模型库,以支持决策支持体系建设。该体系的建设运用对黄河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优化配置和有效保护提供全方位的现代化手段和快捷的智能决策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决策支持 技术应用 “数字黄河”工程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数字水资源保护”建设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先锋 李东亚 +3 位作者 张绍峰 牛永生 张颖 赵会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7-18,共2页
黄河"数字水资源保护"就是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成以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为中心的水资源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完善现有水资源质量站、省界水质监测站和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站,使其满足功能区管理和水污染总量控制管理要求... 黄河"数字水资源保护"就是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建成以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为中心的水资源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完善现有水资源质量站、省界水质监测站和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站,使其满足功能区管理和水污染总量控制管理要求。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监控中心、水资源保护综合数据库、水资源保护管理系统,实现流域监测资料自动建档入库,污染趋势分析及预警预报,能够及时科学地进行全流域水资源保护综合评述和质量评价,发布水资源保护质量信息等。逐步建成一个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能全面支持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体系,最终实现监测技术现代化、数据采集自动化、信息资源共享化、管理决策智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数字水资源保护” 建设原则 建设目标 建设任务 信息系统 监测网站 数据库 应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信息通报及协作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军献 张颖 +1 位作者 赵会林 杨文博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9-31,共3页
黄河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信息沟通协作机制是流域联合治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流域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联合治污机制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黄委与流域内有关省(区)水利、环保部门建立了协作机制。该机... 黄河流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信息沟通协作机制是流域联合治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流域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联合治污机制实践与探索的基础上,黄委与流域内有关省(区)水利、环保部门建立了协作机制。该机制内容全面,特点突出,实用性强,填补了水利、环保联合治污机制方面合作的空白,将为黄河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处置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水污染 信息通报 协作机制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资源保护监控中心建设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绍峰 李东亚 +2 位作者 李韶旭 王先锋 赵会林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25,共3页
黄河水资源保护监控中心是“数字黄河”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涉及到计算机网络、GPS、GIS、数据仓库、自动控制、远程监控、决策支持等多方面的最新信息技术。整个大系统综合应用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建设,建成运行后... 黄河水资源保护监控中心是“数字黄河”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建设内容,涉及到计算机网络、GPS、GIS、数据仓库、自动控制、远程监控、决策支持等多方面的最新信息技术。整个大系统综合应用多方面、多层次的信息技术进行设计建设,建成运行后,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将达到监测技术现代化、数据采集自动化、信息资源共享化、管理决策智能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水资源保护 监控中心 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r^(125)突变型重组人白介素2的纯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邹钟诚 侯剑英 +3 位作者 耿建玲 钱锋 赵会林 张劲松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28-29,33,共3页
对E.Coli表达的Ser125突变型白细胞介素2的纯化方式进行了研究。依次经包含体提取、SephacrylS200凝胶柱层析、复性、RP-HPLC、SephacrylS100凝胶柱层析,实验最终获得电泳纯度为一条带的、比活约为2.0×107IU/mg的rIL-2。结果... 对E.Coli表达的Ser125突变型白细胞介素2的纯化方式进行了研究。依次经包含体提取、SephacrylS200凝胶柱层析、复性、RP-HPLC、SephacrylS100凝胶柱层析,实验最终获得电泳纯度为一条带的、比活约为2.0×107IU/mg的rIL-2。结果表明采用建立的提地方法可稳定地获得较高纯度及比活性的突变型rI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介素2 Ser^125突变型重组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电离辐射引起HUVECs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丽蓉 王玲云 +4 位作者 李晓静 赵会林 霍耀辉 柴辉 刘凯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01-1509,共9页
目的探讨当归红芪超滤物(Radix Angelica sinensis and Radix Hedysari ultrafiltration,RAS-RH)对电离辐射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6 Gy X射线构建辐射H... 目的探讨当归红芪超滤物(Radix Angelica sinensis and Radix Hedysari ultrafiltration,RAS-RH)对电离辐射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6 Gy X射线构建辐射HUVECs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100、200、400μg·L^(-1))RAS-RH作用于HUVECs,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的结构变化,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ROS水平,JC-1试剂盒检测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ELISA法检测细胞内IL-6和TNF-α含量,生化试剂盒检测MDA、CAT、SOD及GSH-PX活性,qRT-PCR检测细胞内Nrf2、HO-1、NF-κB、eNOS、IL-6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Nrf2、HO-1、eNOS、NF-κB、p-NF-κB和IL-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HUVECs活性更高,细胞凋亡率下降,细胞内ROS水平降低,细胞内线粒体结构更加完整,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更高,细胞内Nrf2、HO-1和eNOS的表达增加,p-NF-κB、IL-6的表达降低。结论RAS-RH具有抗辐射、抗氧化及抗炎作用,可能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活性,降低电离辐射导致的HUVECs氧化应激及炎症损伤,从而促进细胞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当归红芪超滤物 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炎症损伤 Nrf2/H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
8
作者 赵会林 鲁新蕊 樊祥船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2年第3期120-122,共3页
西藏地区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主要受降水、大风、温度、地形地貌、地质、植被等自然因素及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掠取资源、破坏环境等人为因素影响。为防治西藏地区复杂多样的水土流失,结合西藏地区的... 西藏地区土壤侵蚀以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为主,水土流失主要受降水、大风、温度、地形地貌、地质、植被等自然因素及乱垦滥伐、过度放牧、掠取资源、破坏环境等人为因素影响。为防治西藏地区复杂多样的水土流失,结合西藏地区的自然属性和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将西藏地区分为藏东南水力侵蚀为主区、藏西风力侵蚀为主区、藏北冻融侵蚀为主区及藏中复合侵蚀区,并针对各区的自然属性及影响因素,提出在不同时期以防治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复合侵蚀为主的防治措施和发展方向,并提出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宣传、研究水土流失机制和防治对策、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等举措,以达到防治西藏地区水土流失、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现状 分区 防治对策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