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7
1
作者 唐爱平 陈金保 +1 位作者 胡军 赵仕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5-9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D1组、D2组、D3组各25例。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L_(3~4)间隙注入0.5%布比卡因9 mg行腰麻,留置硬膜外导...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老年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D1组、D2组、D3组各25例。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L_(3~4)间隙注入0.5%布比卡因9 mg行腰麻,留置硬膜外导管,控制麻醉最高平面在T8~T_10。麻醉平面固定后,对照组泵入生理盐水,D1、D2、D3组先以右美托咪定负荷量1μg/kg泵入10 min,然后分别以0.2、0.4、0.6μg/(kg·h)维持剂量持续泵入。采用Ramsay评分评估镇静程度,记录各组麻醉开始前(T_1)、麻醉平面固定后(T2)以及静脉用药后5 min(T_3)、15 min(T_4)、30 min(T_5)、1 h(T_6)时的Ramsay评分、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术后24 h随访,评价患者用药后至手术结束前对手术操作的顺行性遗忘程度。结果 T_4~T_6时,D1、D2、D3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T_1、T2时(P均<0.05),T_1~T_3时D1、D2、D3组Ramsay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各组术中SpO_2较术前均无明显下降(P均>0.05),与T_1时比较,T_3~T_6时D1、D2、D3组MAP、HR降低,D3组低于D1、D2组(P均<0.05);术后24 h随访,D1、D2、D3组顺行性遗忘程度高于C组(P均<0.05)。结论老年髋部手术患者腰-硬联合麻醉过程中静注1μg/kg右美托咪定后0.4μg/(kg·h)持续输注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较小,镇静效果较好,顺行性遗忘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手术 老年人 右美托咪定 腰-硬联合麻醉 镇静效果 顺行性遗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食管癌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及寒战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朱牡丹 赵仕浩 +3 位作者 郜宗斌 查慧杰 王萍 陈金保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患者食管癌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及寒战的作用。方法:80例ASAⅠ~Ⅲ级择期行全麻食管癌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患者麻醉诱导插管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泵注时间为...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预防老年患者食管癌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及寒战的作用。方法:80例ASAⅠ~Ⅲ级择期行全麻食管癌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患者麻醉诱导插管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泵注时间为15 min),然后以0.1μg/(kg·h)的速度持续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前40 min,C组患者以相同的方式予以生理盐水。按照设定的时间记录患者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患者苏醒期的躁动行为、寒战情况和拔管时Ramesay镇静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D组苏醒期躁动与寒战发生率减少(P<0.01),D组拔管时间略长于C组(P<0.01),但D组患者PACU停留时间短于C组患者(P<0.05),Ramesay镇静评分也稍高于C组(P<0.01)。与C组比较,D组术中麻醉镇痛药物瑞芬太尼的使用量减少(P<0.05)。D组患者HR和MAP在插管即刻(T3)均低于C组患者(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全麻食管癌手术苏醒期躁动及寒战,并缩短患者PACU停留时间,改善患者麻醉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醒期躁动 寒战 老年患者 食管癌手术 右美托咪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内油流携水系统特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广丽 张国忠 +1 位作者 赵仕浩 王帅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3-177,204,共5页
根据油水两相动量方程以及油相连续性方程,对水平管道油流携水系统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油流状态为层流时,在剪切作用下水平管道中水相厚度的分布模型,对油流携水系统形成水塞所对应的临界水相厚度以及水相厚度在流动方向上的分布进行... 根据油水两相动量方程以及油相连续性方程,对水平管道油流携水系统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油流状态为层流时,在剪切作用下水平管道中水相厚度的分布模型,对油流携水系统形成水塞所对应的临界水相厚度以及水相厚度在流动方向上的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管径、积水厚度、油相流速以及物性等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临界水相厚度取决于管径、油相流速以及两相密度,其中前两者的影响较大;水相厚度的分布则取决于管径、初始积水厚度、油相流速及物性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流携水 相界面分布 水相厚度梯度 临界水相厚度 油水分层流 水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黑河首站计量系统管汇偏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陆美彤 毛平平 +2 位作者 赵仕浩 刘亮 姜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3-138,共6页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目前国内输气量最大的跨国输气管道,黑河首站是该管道在我国境内的首座站场,设有跨国天然气贸易计量比对设施。该设施含有多路计量支路,各计量支路的流量分配不均,有可能影响计量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为了避免黑...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目前国内输气量最大的跨国输气管道,黑河首站是该管道在我国境内的首座站场,设有跨国天然气贸易计量比对设施。该设施含有多路计量支路,各计量支路的流量分配不均,有可能影响计量结果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为了避免黑河首站计量系统管汇的偏流问题,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该计量系统进行了流场分析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有限元模拟进行计量系统管汇安装方案设计,较之于工程上通过各支路沿程摩阻平衡来避免偏流的设计方法,提升了设计的精细度和可信度;②黑河首站在设计工况下,“同侧进出”安装形式能更有效地避免计量系统管汇偏流现象,刷新了多支路管汇常采用“异侧进出”安装形式避免偏流的认知经验;③不同备用支路选择会对偏流效果产生影响,黑河首站“同侧进出”的安装形式中,第1、2支路备用时,偏流量最小;④基于分析结果确定了黑河首站计量系统的安装形式及推荐运行方案。结论认为,该研究成果有助于确保黑河首站比对计量系统的准确性、保障供需双方的经济利益,还可以为其他跨国天然气贸易计量比对系统管汇偏流问题的解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黑河首站 跨国天然气贸易 计量比对 流量分配 管汇偏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压降速率设定值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代小华 喻斌 +3 位作者 李艳 赵仕浩 徐庆磊 李丹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8年第4期8-12,共5页
长期以来,天然气管道干线截断阀压降速率设定值的确定通常借鉴国外的经验值,即0.15 MPa/min,持续时间120 s。对于该值设置的合理性一直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在不同工况下运行的天然气管道,全线采用统一的经验值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会... 长期以来,天然气管道干线截断阀压降速率设定值的确定通常借鉴国外的经验值,即0.15 MPa/min,持续时间120 s。对于该值设置的合理性一直有不少学者进行研究,在不同工况下运行的天然气管道,全线采用统一的经验值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会导致线路截断阀误关闭以及在事故状态下不关闭或不能及时关闭。基于Shafer气液联动执行机构的Line Guard压降速率计算方法,采用Pipeline Studio3.6、SPS9.7和Matlab7.0软件计算,得出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压降速率大小与监测点距泄漏点距离、泄漏孔径、管道运行压力成正比关系,压降速率设定经验值基本能满足监测中亚D线的泄漏工况要求,若中亚D线统一采用同一个压降速率值,建议其范围为0.13~0.15 MPa/min,持续时间12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D线 压降速率 泄漏 设定值 经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