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net++网络的数字岩心图像分割泛化能力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久玉 蔡建超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5,共8页
图像分割是数字岩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学习为数字岩心图像分割提供了新方法。在优选的深度学习模型的基础上确定网络结构、训练数据量来平衡计算效率,进一步在不同类型的岩心数据集上讨论网络的泛化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 图像分割是数字岩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学习为数字岩心图像分割提供了新方法。在优选的深度学习模型的基础上确定网络结构、训练数据量来平衡计算效率,进一步在不同类型的岩心数据集上讨论网络的泛化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Unet、Segnet和Unet++网络中,Unet++网络可以在保证分割精度的同时具有最好的物性参数预测效果;Unet++网络在训练数据量和预测数据量为1∶1,网络结构设计2次采样的条件下,Unet++网络的分割精度可以达到98%;基于多类岩心训练的Unet++网络分割不同岩心图像的平均分割精度达95%,相较于岩心的类型,岩心图像的质量更能影响Unet++网络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岩心 图像分割 深度学习 Unet++ 泛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分形渗透率模型构建及关键分形参数计算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赵久玉 王付勇 杨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3-78,共6页
针对现有渗透率分形模型关键参数计算方法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差、迂曲度分形维数不能反映三维特征,造成致密砂岩渗透率预测困难的问题,基于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及迂曲毛管束模型,构建了一种致密砂岩渗透率预测模型,提出了分形维数、... 针对现有渗透率分形模型关键参数计算方法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差、迂曲度分形维数不能反映三维特征,造成致密砂岩渗透率预测困难的问题,基于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及迂曲毛管束模型,构建了一种致密砂岩渗透率预测模型,提出了分形维数、迂曲度分形维数、特征长度的有效计算方法,并探讨了不同迂曲度计算方法对致密砂岩渗透率预测的影响。研究表明:构建的渗透率模型可以有效预测致密砂岩渗透率,更接近于实测值,计算得到分形维数与岩心渗透率相关性更强;不同迂曲度计算方法得到的致密砂岩迂曲度值差异较大,选取合适的迂曲度计算方法可以提高致密砂岩渗透率预测精度。研究成果可以准确、快速地预测渗透率,对致密砂岩油藏储层评价与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渗透率 分形维数 平均迂曲度 三维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字岩心图像重构及其重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付勇 赵久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4412-4424,共13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基于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神经网络(SRGAN)提高数字岩心图像分辨率,研究不同图像放大倍数下SRGAN的重构性能,采用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性(SSIM)、孔隙度、分形维数和两点概率函数等对数字岩...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基于超分辨率生成对抗神经网络(SRGAN)提高数字岩心图像分辨率,研究不同图像放大倍数下SRGAN的重构性能,采用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性(SSIM)、孔隙度、分形维数和两点概率函数等对数字岩心重构效果进行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RGAN重构的高分辨率图像在视觉效果上与原始CT图像非常接近,其峰值信噪比可以提高20 dB以上。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PSNR减小了约10 dB,SSIM减小了近一半,分形维数和孔隙度变化幅度不大。放大16倍的重构图像与原始图像的两点概率函数相差较大,图像失真较大,产生多余的伪影,不能作为后续图像重构基础。随后采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DCGAN),实现了一维噪声数据到二维数字岩心图像重构,重构图像具有与原始CT图像相近的孔隙度、分形维数分布及连通性特征,但重构岩心图像的两点概率函数整体偏低,连通性较差。生成对抗神经网络可以用于提高数字岩心图像分辨率,实现数字岩心重构,在数字岩心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岩心 CT图像 生成对抗神经网络 超分辨率重构 致密砂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裂缝油-气-水多相流动力学机制与规律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付勇 赵久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990-3998,共9页
注气重力驱是碳酸盐岩油藏一种有效的开发方式,但碳酸盐岩油藏裂缝广泛发育,注气过程中油-气-水多相流动规律复杂,力学机制不清,分析裂缝中油-气-水多相流动力学机制尤为重要。首先,考虑注气压差、重力、黏滞阻力和毛管力等各种作用力,... 注气重力驱是碳酸盐岩油藏一种有效的开发方式,但碳酸盐岩油藏裂缝广泛发育,注气过程中油-气-水多相流动规律复杂,力学机制不清,分析裂缝中油-气-水多相流动力学机制尤为重要。首先,考虑注气压差、重力、黏滞阻力和毛管力等各种作用力,构建裂缝油-气-水多相流动力学模型,得到裂缝中流体所受剪切应力与平均流速的关系;其次,推导油-气-水界面运移时间的解析表达式;最后,定量研究裂缝宽度、注气压差、润湿性、毛管力等因素对多相流动的影响,分析裂缝中各作用力的相互制约关系,提出一种可忽略毛管力时的临界裂缝宽度定量判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多相流动速度与裂缝宽度呈二次方关系,裂缝越宽,流动速度越大;随着裂缝宽度增大,润湿性对流动速度的影响逐渐变小;当油-气毛管力和油-水毛管力合力与流动方向一致时,毛管力合力越大,流动速度越快;当毛管力合力小于10^(-10)N,毛管力对流动速度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所构建的裂缝宽度-受力双对数图版可以有效判定可忽略毛管力时的临界裂缝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裂缝 注气 多相流动 力学机制 渗流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