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府、企业、绿色投资者三方演化博弈分析——基于企业“漂绿”治理视角
1
作者 赵丹丹 何晨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2-80,共9页
面对企业“漂绿”行为,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构建政府、企业和绿色投资者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稳定性并进行仿真模拟验证,挖掘企业“漂绿”行为影响因素,以期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绿... 面对企业“漂绿”行为,探索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构建政府、企业和绿色投资者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稳定性并进行仿真模拟验证,挖掘企业“漂绿”行为影响因素,以期形成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绿色投资者协同参与的多元治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企业、绿色投资者三方策略选择均具备利益导向性和成本驱动性;提高购置环保设备补贴率、绿色投资成功率、政府监管强度能够提升绿色投资者投资意愿,促进企业“真绿”;政府监管部门发挥有效激励和约束作用能够促进企业“真绿”,抑制企业“漂绿”,但政府监管属于短期介入行为。因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绿色投资者监督职能,以抑制企业“漂绿”机会主义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绿” 绿色投资者 政府监管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PPPS模型视域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探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丹丹 黄强 《海外英语》 2024年第8期184-186,共3页
为了进一步探究BOPPPS模型视域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水平的影响,选取某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120人为试验对象,将其平均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是试验组与参考组,其中试验组教学采用基于BOPPPS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 为了进一步探究BOPPPS模型视域下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水平的影响,选取某应用型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120人为试验对象,将其平均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是试验组与参考组,其中试验组教学采用基于BOPPPS模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而参考组仍然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22.0对试验前与试验后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试验前两组学生的笔试与口试成绩差距较小,试验后试验组学生的口试成绩、笔试成绩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P<0.01),同时试验组学生口试与笔试成绩提升明显。由此可以看出,BOPPPS模型视域下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与笔试水平,试验组学生的大学英语笔试与口试水平获得了极大改善,参考组与试验组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差距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PPPS模型 大学英语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思政元素融入的探索
3
作者 赵丹丹 《海外英语》 2024年第4期154-156,共3页
随着素质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普及,课程思政已经成为其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思政元素的融入,丰富和延展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智育”与“德育”的协同发展。文章主要... 随着素质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普及,课程思政已经成为其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思政元素的融入,丰富和延展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智育”与“德育”的协同发展。文章主要基于课程思政视角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情况进行探索,并彰显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从而改变大学英语教师的育人观念和教学观念,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实现自我价值。文章中所提到的几点教学策略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大学英语课程 思政元素 融入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4
作者 赵丹丹 韩俊华 +2 位作者 陈启佳 任媛媛 郝建雄 《中国食品工业》 2025年第7期174-176,共3页
精准对接行业发展现状、契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是地方型应用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建设方向,而专业实验课程目标达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本文聚焦于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实验课程中存在的学生责任意识欠缺、思辨能力... 精准对接行业发展现状、契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是地方型应用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建设方向,而专业实验课程目标达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本文聚焦于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实验课程中存在的学生责任意识欠缺、思辨能力薄弱、融会贯通困难、实践创新不足四大问题,基于OBE理念从课程思政建设、课程内容优化、师资力量提升、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评价多元五个方面开展改革创新实践,为食品专业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小角膜塑形镜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对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
5
作者 赵丹丹 赵钰冰 +2 位作者 何阳 陆盛荣 袁圆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213-219,共7页
目的:观察缩小角膜塑形镜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后角膜高阶像差与相对屈光力值的改变。方法:选取8-12岁适合且愿意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6.0 mm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塑形镜组和5.0 mm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塑形镜组,研究两组患者戴镜后1 d... 目的:观察缩小角膜塑形镜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后角膜高阶像差与相对屈光力值的改变。方法:选取8-12岁适合且愿意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6.0 mm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塑形镜组和5.0 mm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塑形镜组,研究两组患者戴镜后1 d,1 wk,1、3 mo的角膜高阶像差、相对屈光力值与治疗区直径大小,对角膜高阶像差增加量与相对屈光力值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不同直径的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与彗差增量会随着戴镜时长出现变化(均P<0.001),两组间的总高阶像差与彗差变化值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5 mm范围的球差增量存在显著差异,增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有显著差异(F_(时间)=40.179,P时间<0.001;F_(分组)=11.948,P_(分组)=0.001;F_(交互)=3.262,P_(交互)=0.03)。4 mm范围的两组球差增量存在显著差异(F_(时间)=34.462,P时间<0.001;F_(分组)=13.094,P_(分组)<0.001;F_(交互)=1.372,P_(交互)=0.25)。相对屈光力会随着戴镜时长出现变化(F_(时间)=40.030,P时间<0.001),两组间的相对屈光力值无差异(F_(分组)=0.048,P_(分组)=0.83;F_(交互)=1.208,P_(交互)=0.31)。治疗区直径随着戴镜时长出现变化,两组间的治疗区直径大小有差异(F_(时间)=11.212,P时间<0.001;F_(分组)=74.073,P_(分组)<0.001;F_(交互)=0.312,P_(交互)=0.82)。4、5、6 mm范围内的总高阶像差增量、球差增量、彗差增量与相对屈光力值均呈正相关(均P<0.001)。戴镜3、6、12 mo后,两组眼轴比较有差异(F_(时间)=185.398,P时间<0.001;F_(分组)=5.618,P_(分组)=0.02;F_(交互)=2.315,P_(交互)=0.11)。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增加高阶像差,角膜塑形镜的后表面光学区直径缩小,治疗区直径变小,4、5 mm范围内角膜球差增大。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与角膜相对屈光力正相关。配戴后表面光学区直径更小的角膜塑形镜,眼轴增长更缓慢,近视控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后表面光学区直径 近视 高阶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格局及影响因子探测
6
作者 赵丹丹 武潇健 +4 位作者 张培 张红娟 赵青恩 刘猛 李泓燕 《河北省科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4-42,共9页
本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分区视角,系统探讨了区域间及区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效应差异,分析其碳源与碳汇分布格局与变化趋势。在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测算结果基础上,依托ArcGIS和GeoDa实现碳排放量、碳源与碳汇空间可视化,... 本研究基于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分区视角,系统探讨了区域间及区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排放效应差异,分析其碳源与碳汇分布格局与变化趋势。在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测算结果基础上,依托ArcGIS和GeoDa实现碳排放量、碳源与碳汇空间可视化,并借助GeoDetector实现地理探测器结果表达。结果表明:①2009-2021年耕地碳排放量表现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建设用地碳排放量表现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林地、草地、水域碳固定吸收总量与林地碳吸收量均表现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②总碳源热点分布区域涵盖东部地区的京津冀、辽宁、山东、江苏与中部地区的内蒙古、山西,以及西部地区的陕西、甘肃,总碳汇热点分布区主要为四川和云南,其置信度均在90%以上。③建设用地规模扩张、人口规模增加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提升成为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期内其影响程度表现为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农业生产尤其是耕作农业发展也是碳排放的来源,但其影响程度呈现一定下降的发展形势。因此,东中部地区应以产业生态化为目标,疏解碳排放效应;西部地区应以生态产业化为导向,实现空间生态资源价值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空间可视化 地理探测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醇溶蛋白/丁香酚/IRMOF-3复合抗菌膜的制备与表征
7
作者 符建宁 韩昕苑 +4 位作者 贾白云 蔡杜鸿 赵丹丹 康永锋 李立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3-210,共8页
为开发活性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该研究将丁香酚(eugenol,EG)封装在金属有机框架IRMOF-3中(EG/IRMOF-3),并将其与玉米醇溶蛋白(Zein)基膜共混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一种多功能(抗菌、抗氧化和缓释)包装膜。对复合膜的微观形态、化学结构... 为开发活性生物可降解包装材料,该研究将丁香酚(eugenol,EG)封装在金属有机框架IRMOF-3中(EG/IRMOF-3),并将其与玉米醇溶蛋白(Zein)基膜共混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了一种多功能(抗菌、抗氧化和缓释)包装膜。对复合膜的微观形态、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抗氧化性、抗菌性和缓释特性进行了研究。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EG/IRMOF-3的加入未引起膜结构的改变,相容性好且存在着氢键作用。EG/IRMOF-3的加入可以显著改善膜的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当EG/IRMOF-3添加量为8%时,复合膜水蒸气透过率最低为2.17×10^(-11) g/(m·s·Pa),拉伸强度可达到11.82 MPa,明显优于纯玉米醇溶蛋白膜,并且表现出良好的紫外线阻隔性能、抗氧化和抑菌性能,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提高到91.29%和93.7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可达(11.24±0.37)mm和(11.82±0.32)mm。此外,EG在复合膜中具有缓释的性能。因此,玉米醇溶蛋白/EG/IRMOF-3膜作为食品活性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酚 金属有机框架 玉米醇溶蛋白 抗菌 抗氧化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超微粉体理化功能特性分析
8
作者 吴一璇 孙丽丽 +4 位作者 侯莹 郝建雄 过利敏 王来忠 赵丹丹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8-275,共8页
该文以红花为原料,探究超微粉碎技术对红花粉理化、结构以及营养特性的影响。经超微粉碎后,得到3种不同粒径的红花粉,对色泽、容积密度、水合特性、流动性、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能力等指标进行分析,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 该文以红花为原料,探究超微粉碎技术对红花粉理化、结构以及营养特性的影响。经超微粉碎后,得到3种不同粒径的红花粉,对色泽、容积密度、水合特性、流动性、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能力等指标进行分析,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探究对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减小,其充填物性和水合特性呈上升趋势(P<0.05),在最小粒径(D50=73.68μm)下,其容积密度、水溶性、持水力和溶胀性较最大粒径(D50=197.90μm)分别提升了40.43%、10.02%、49.23%和17.64%。粒径的降低能够提升红花粉的流动性,休止角和滑动角分别从42.11°、45.02°降低到34.63°、28.04°。X射线衍射的结果表明,超微粉碎并未改变红花粉的晶体结构。在营养价值方面,粒径的降低能够提高有效活性成分的溶出并提高其生物活性,总酚和总黄酮的溶出量分别从5.66、14.27 mg/g提升至7.71、15.22 mg/g,阳离子交换能力提升了14.28%。研究表明超微粉碎技术能够通过降低红花粉的粒径,提高理化和功能特性,该实验可为红花粉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超微粉碎 不同粒径 理化特性 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蛋白的提取、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侯莹 彭郁 +1 位作者 郝建雄 赵丹丹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91-402,共12页
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全球食物需求急剧升高以及消费者饮食观念的改变,植物基替代蛋白的需求正在持续上升。芝麻,作为一种富含高品质油脂与蛋白质的天然资源,目前主要用于制取芝麻油,其榨油副产物芝麻饼粕含有丰富的、无抗营养因子... 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全球食物需求急剧升高以及消费者饮食观念的改变,植物基替代蛋白的需求正在持续上升。芝麻,作为一种富含高品质油脂与蛋白质的天然资源,目前主要用于制取芝麻油,其榨油副产物芝麻饼粕含有丰富的、无抗营养因子干扰的芝麻蛋白,但通常直接用于生产饲料、肥料等,未能实现高附加值利用。故本文系统综述了芝麻蛋白在提取、改性以及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鉴于榨油及提取工艺可能导致的蛋白质变性问题,着重探讨了芝麻蛋白提取方法的选择要点,分析了物理、化学、生物手段在提升芝麻蛋白提取效率与功能性方面的应用潜力。进一步提出芝麻蛋白在植物基替代蛋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方向为:加强基于特定应用需求的定向改性研究,开展植物蛋白与其他大分子的互作机制研究,同时实现小型研究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化。本文旨在为芝麻饼粕的高值化深加工开辟新径,同时促进芝麻蛋白作为创新植物基替代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与市场推广,为中国特色植物基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新思路与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蛋白 蛋白提取 蛋白改性 芝麻饼粕 植物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靛果果渣花色苷胶束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山 张彦龙 +3 位作者 曾伟民 刘洋 赵丹丹 贾向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9,共9页
为增强花色苷的稳定性,拓宽其在食品保健以及医药领域的应用,以羧甲基壳聚糖(CMCS)、L-组氨酸(L-His)和硬脂酸(SA)为载体材料,蓝靛果果渣花色苷为芯材,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酸响应性蓝靛果果渣花色苷胶束的制备工艺,通过在光照、温度、pH等... 为增强花色苷的稳定性,拓宽其在食品保健以及医药领域的应用,以羧甲基壳聚糖(CMCS)、L-组氨酸(L-His)和硬脂酸(SA)为载体材料,蓝靛果果渣花色苷为芯材,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酸响应性蓝靛果果渣花色苷胶束的制备工艺,通过在光照、温度、pH等不同条件下蓝靛果果渣花色苷的稳定性以及其对肝癌细胞杀伤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经响应面优化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水浴时间10 min,超声时间15 min,超声温度60℃,包封率为85.3%±0.31%。储存稳定性分析表明在各种温度、pH、光照、氧化剂、还原剂的条件下,载花色苷胶束中花色苷的保存率分别是花色苷的1.33、1.26、1.16、1.11、2.41倍;在体外肝癌细胞杀伤实验中,在24 h后,载花色苷胶束对肝癌细胞抑制率是花色苷的1.34倍。本研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两亲性羧甲基壳聚糖衍生物,可以显著提高花色苷稳定性,适宜作为花色苷以及其他食品活性成分的潜在纳米胶束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靛果 花色苷 胶束 稳定性 响应面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响应性黄芩苷脂质体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其免疫增敏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政翰 张彦龙 +3 位作者 曾伟民 刘洋 赵丹丹 贾向前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236-1243,1253,共9页
目的制备一种酸响应性负载黄芩苷的免疫脂质体(baicalin-liposome-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poly(2-ethyl-2-oxazoline,BA-LP-PEOz),旨在利用肿瘤特异性的药物递送和化疗增敏作用,提高黄芩苷的抗肿瘤治疗效率,... 目的制备一种酸响应性负载黄芩苷的免疫脂质体(baicalin-liposome-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poly(2-ethyl-2-oxazoline,BA-LP-PEOz),旨在利用肿瘤特异性的药物递送和化疗增敏作用,提高黄芩苷的抗肿瘤治疗效率,从而实现高效且不良反应少的治疗目标。方法负载黄芩苷的免疫脂质体由薄膜分散法制备而成,并测定该脂质体的理化性质,同时采用肺癌A549细胞进行体外细胞生长抑制评价,采用RAW264.7巨噬细胞进行体外细胞生长增殖评价。结果BA-LP-PEOz的包封率为(84.3±0.3)%,粒径为(135±5)nm,电位为(-14.9±1.4)mV。当选择合适的给药浓度(黄芩苷质量浓度为100μg·mL^(-1))时,BA-LP-PEOz不仅对A549肺癌细胞具有较强的直接杀伤作用,也可以促进RAW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噬细胞极化为M1型。结论BA-LP-PEOz使黄芩苷发挥了化疗及免疫治疗肿瘤的双重功效,提高黄芩苷的抗肿瘤治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肿瘤微球 脂质体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态冰保鲜技术及其对生鲜食品贮藏品质的影响
12
作者 郭泰珂 赵丹丹 +4 位作者 翁雅怡 王可莹 何渊海 姚继刚 陈文烜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706-711,共6页
预冷处理是生鲜食品冷链配送的重要环节,高效的预冷处理可减缓食品腐败变质。流态冰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冷介质,具有冷却速度快、储能密度高、运输方便、可有效维持食品品质且不造成机械损伤等优势。该研究概述了流态冰的特性及制取方法,... 预冷处理是生鲜食品冷链配送的重要环节,高效的预冷处理可减缓食品腐败变质。流态冰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冷介质,具有冷却速度快、储能密度高、运输方便、可有效维持食品品质且不造成机械损伤等优势。该研究概述了流态冰的特性及制取方法,并从微生物、蛋白质、K值和货架期4个方面阐述了流态冰对水产品、禽肉等生鲜食品贮藏品质的影响,综述了流态冰耦合臭氧、酸性电解水、天然氧化剂等技术在食品保鲜领域中的应用,并对流态冰预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冰 预冷 生鲜食品 贮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冠果花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1
13
作者 赵丹丹 李丹毅 +2 位作者 魏金霞 华会明 李占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14-518,共5页
目的研究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制备薄层色谱、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 目的研究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制备薄层色谱、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ethyl 4-hydroxybenzoate,1)、白桦脂醇(betulin,2)、山柰酚(kaempferol,3)、槲皮素(quercetin,4)、槲皮苷(quercitrin,5)、东莨菪素(scopoletin,6)、鼠李柠檬素(rhamnocitrin,7)、芦丁(rutin,8)、异杨梅树皮苷(myri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9)、1-O-甲基-肌-肌醇(1-O-methyl-myo-inositol,10)、柚皮素(naringenin,11)、柯依利素(chrysoeriol,12)、山柰酚-3-O-(2-O-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2-O-α-L-rhamn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13)。结论化合物1、7、9、12-13为首次从文冠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顶羊肚菌人工栽培 被引量:24
14
作者 赵丹丹 李凌飞 +2 位作者 赵永昌 钱金良 田果廷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2-39,F0003,共9页
采用3种母种培养基和5种原种培养基对分离到的一株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进行人工栽培,并探讨了温度、光照和覆土对羊肚菌菌丝生长和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M1与原种培养基Y1最有利于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Y1培养基有利... 采用3种母种培养基和5种原种培养基对分离到的一株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进行人工栽培,并探讨了温度、光照和覆土对羊肚菌菌丝生长和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M1与原种培养基Y1最有利于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Y1培养基有利于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且在菌丝满袋后不覆土、强光刺激48h、室温(13~23℃)处理下实现出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培养基 人工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幅精播和灌溉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丹丹 沈加印 +2 位作者 郎坤 刘泉汝 李全起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0-142,共3页
采用了宽幅精播和常规种植2种种植模式,每种种植模式设3种灌溉处理,研究了宽幅精播和灌溉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显示,灌拔节水和抽穗水后,宽幅精播的分蘖消亡速率低于常规种植。在冬小麦生育后期,宽... 采用了宽幅精播和常规种植2种种植模式,每种种植模式设3种灌溉处理,研究了宽幅精播和灌溉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等的影响。结果显示,灌拔节水和抽穗水后,宽幅精播的分蘖消亡速率低于常规种植。在冬小麦生育后期,宽幅精播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积累量。宽幅精播的产量显著高于常规种植,增产的原因在于穗数的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宽幅精播结合灌拔节水和抽穗水为一种值得推广的节水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幅精播 灌溉 冬小麦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赵丹丹 王俊 付鑫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7-102,共6页
基于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旱作冬小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试验包括4个处理:不施肥(CK)、氮磷配施(NP)、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M)以及长期休闲地(BL)。结果表明:长期持续施肥30年后,在0~30 cm土层,NPM处理土壤有机碳、... 基于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旱作冬小麦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试验包括4个处理:不施肥(CK)、氮磷配施(NP)、化肥与有机肥配施(NPM)以及长期休闲地(BL)。结果表明:长期持续施肥30年后,在0~30 cm土层,NPM处理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潜在矿化碳以及碳库管理指数分别较CK提高了42.2%、55.9%、40.9%和40.0%(P<0.05),NP处理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与CK差异不显著,潜在矿化碳和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提高了29.1%和20.0%(P<0.05),施肥对两种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在15~30 cm土层表现更加显著;与种植作物相比,长期休闲显著降低了土壤潜在矿化碳含量,BL处理较CK降低了20.5%(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潜在矿化碳、微生物量碳以及碳库管理指数两两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且有机碳组分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处理间变化具有一致性(除NP处理外),两种活性有机碳相对含量在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总的来说,长期持续施入有机肥能够有效地增加旱作农田土壤有机碳同时增加其活性组分,有助于培肥地力和土壤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潜在矿化碳 碳库管理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城市化耦合协调性研究——以我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例 被引量:24
17
作者 赵丹丹 胡业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1-297,304,共8页
准确把握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关系对促进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DEA模型和因子分析法对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耦合协调关系... 准确把握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关系对促进城市土地合理利用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DEA模型和因子分析法对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耦合协调关系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耦合水平处于低水平耦合和拮抗阶段,协调水平以轻度失调为主;(2)东、中、西部城市耦合协调作用表现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3)省会城市在省域耦合协调水平提升方面具有中心辐射作用,并表现出随距离衰减的特征。东部省会影响居首,西部省会影响居尾。其内部各省会辐射作用存在空间差异性;(4)城市耦合协调水平具有一定的规模递增效应,同时城市规模等级越高,耦合协调程度波动性越小;(5)协调水平相对发展系数与城市规模呈负相关。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规模土地利用效率与城市化脱节原因不同,政府应采取因地制宜的对策来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率 城市化 耦合度 协调度 相对发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合并慢性胰腺炎MRI诊断 被引量:10
18
作者 赵丹丹 李娜 刘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3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PC)合并慢性胰腺炎(CP)的MRI影像特征及其与单纯胰腺癌、单纯慢性胰腺炎鉴别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PC合并CP患者18例的MRI资料,另选取同期我院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单纯PC患者及单纯CP患者各18例的MRI资料。对... 目的探讨胰腺癌(PC)合并慢性胰腺炎(CP)的MRI影像特征及其与单纯胰腺癌、单纯慢性胰腺炎鉴别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PC合并CP患者18例的MRI资料,另选取同期我院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单纯PC患者及单纯CP患者各18例的MRI资料。对比分析三组MRI的影像表现并总结其特征。结果胰腺癌合并慢性胰腺炎出现胰腺局部变形伴肿块、肿块远端胰腺萎缩、胰腺实质在T_1WI信号强度减低、胰腺实质增强高峰后延等征象明显多于单纯胰腺癌及单纯慢性胰腺炎组(P<0.05)。主胰管串珠形扩张改变在PC合并CP组中出现率明显高于单纯PC组和单纯CP组(P<0.05),平滑扩张、不规则扩张在单纯PC组中出现率明显于PC合并CP组、单纯CP组(P<0.05)。结论胰腺癌合并慢性胰腺炎的MRI表现有其特征性表现,对于鉴别单纯性胰腺癌和单纯性慢性胰腺炎有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慢性胰腺炎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义乌水资源承载力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丹丹 岳丽莹 +2 位作者 许靖 王亚丽 冯利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年第1期51-54,共4页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选取10个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义乌市1997-201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雨洪利用的解决途径,从而为义乌市水资源规划及其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 根据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选取10个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义乌市1997-2010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雨洪利用的解决途径,从而为义乌市水资源规划及其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主成分分析法 综合评价 义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生藤本豆与大豆中黄酮类化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赵丹丹 郑鸿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4-157,共4页
比较多年生藤本豆和大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以多年生藤本豆和大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体系、羟自由基(·OH)体系及2,2-二苯基-1-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体系对多年生藤本豆和大豆中黄酮类化合... 比较多年生藤本豆和大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以多年生藤本豆和大豆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体系、羟自由基(·OH)体系及2,2-二苯基-1-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体系对多年生藤本豆和大豆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并以VC作为对照。在质量浓度(0.05~0.60mg/mL)范围内,多年生藤本豆和大豆对O2-·自由基、·OH自由基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5.79%和80.22%、79.93%和83.87%、84.57%和85.98%。结果表明,多年生藤本豆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略弱于大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生藤本豆 大豆 黄酮类化合物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