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AP换能单元发电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丰刚 陈洁 +2 位作者 郑国华 曾浩然 符悦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5-300,共6页
电活性聚合物(EAP)作为一种新型电活性软体功能材料,具有多种优点,用于能量收集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述了介电材料用于能量收集的机电转化原理,以EAP换能单元为例,说明了EAP换能单元怎样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活性聚合物(EAP)作为一种新型电活性软体功能材料,具有多种优点,用于能量收集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阐述了介电材料用于能量收集的机电转化原理,以EAP换能单元为例,说明了EAP换能单元怎样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并阐述了介电弹性体发电机理,为后面EAP换能单元的发电提供理论依据。以其他学者研究得到影响EAP换能单元发电量的因素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得到EAP换能单元发电特性和最佳工作条件,并对试验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EAP材料发电的影响大小顺序为:EAP膜面积>拉伸位移>预加电压>预拉伸率>EAP膜厚度。换能单元最佳工作条件为预加电压1 000 V,预拉伸率400%,拉伸位移4 cm,膜面积62.41 cm^2,EAP膜厚度1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活性聚合物 材料发电 EAP换能单元 正交试验 能量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介电弹性体阵列的能量转换装置 被引量:5
2
作者 任贯华 陈洁 +2 位作者 崔春华 赵丰刚 李宝权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8-251,共4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介电弹性体阵列的风力能量转化装置,装置包括风车、曲轴、介电弹性体薄膜、外壳、轴承、夹具、电刷、高压发生器、电缆等。其中,风车的转轴与曲柄连杆的主轴颈连接,连杆轴颈上安装轴承,轴承外侧180°对向设置固定介... 设计了一种基于介电弹性体阵列的风力能量转化装置,装置包括风车、曲轴、介电弹性体薄膜、外壳、轴承、夹具、电刷、高压发生器、电缆等。其中,风车的转轴与曲柄连杆的主轴颈连接,连杆轴颈上安装轴承,轴承外侧180°对向设置固定介电弹性体的夹具;介电弹性体另一侧同样使用夹具固定在外壳内表面,设置多段连杆轴颈,始终处于相同拉伸状态的介电弹性体发电单元并联组成一组发电阵列,提高单次发电量。本装置基于单个介电弹性体组成介电弹性体阵列,在1个周期内依次进行电能的转化。实验结果表明,在材料应变量达230%,充电电压为925 V时,单个周期内的发电量可达到17.06 mJ,为介电弹性体阵列大规模发电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弹性体 阵列 微型发电机 材料发电 能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FePO_4单颗粒电化学本征性能的快速精确评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福庆 魏奕民 +6 位作者 苏育专 毛秉伟 吴凯 赵丰刚 陈春雷 李行璐 种晋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6-571,共6页
通常需要将电活性材料与导电剂、粘接剂等辅助物质混合后,制成复合电极来评测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但辅助物质和复合电极结构可能影响评测结果的准确性.由于单颗粒微电极可选取单一颗粒进行测试,无需加入添加剂材料,因此,采用单颗粒微电极... 通常需要将电活性材料与导电剂、粘接剂等辅助物质混合后,制成复合电极来评测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但辅助物质和复合电极结构可能影响评测结果的准确性.由于单颗粒微电极可选取单一颗粒进行测试,无需加入添加剂材料,因此,采用单颗粒微电极评测材料性能可以得到材料的本征性能.同时,单颗粒微电极还可以实现对材料的快速、精确评测.本文利用单颗粒微电极方法测试了球形LiFePO_4颗粒的循环伏安特性、循环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单颗粒微电极可以20 m V·s^(-1)的速率快速扫描、精确测试,测得锂离子在该颗粒中的扩散系数约为2.4~3.2×10^(-11)cm^2·s^(-1),电化学反应的控制步骤为锂离子的固相扩散控制.另外,LiFePO_4颗粒在该单颗粒微电极构成的电池中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这些显示了单颗粒微电极在电极材料特性研究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EPO4 单颗粒微电极 循环伏安曲线 锂离子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阳极预锂化技术的锂离子电池高倍率老化容量衰减机理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鹤 韩策 +6 位作者 程小露 郝维健 徐涵颖 耿萌萌 杨凯 赵丰刚 邱新平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4-461,共8页
通过阳极预锂化技术,可以补充锂离子电池在化成以及后续循环过程中活性锂的损失,由此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循环寿命。然而阳极预锂化后锂离子电池衰减机理如何变化,一直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经阳极预锂化的石墨-磷酸... 通过阳极预锂化技术,可以补充锂离子电池在化成以及后续循环过程中活性锂的损失,由此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及循环寿命。然而阳极预锂化后锂离子电池衰减机理如何变化,一直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本文研究了经阳极预锂化的石墨-磷酸铁锂电池在高倍率老化过程中,充放电电位、电池容量、电池健康状态(SOH)、电化学阻抗等的演变过程,并研究了电池性能衰减过程中正、负极片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热稳定性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补锂量范围内,阳极预锂化技术不影响电池的寿命衰减机理,而是通过克服不可逆活性锂损失来延长电池循环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阳极预锂化 容量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箔表面电晕处理对极片粘结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丰刚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15期136-137,共2页
铜箔表面经电晕处理后极片粘结力提升50%以上,有助于改善极片脱碳掉粉现象,同时可降低电池内阻,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循环性能等特性。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阳极片 粘结力 铜箔 电晕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