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僵菌大面积防治马尾松毛虫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查玉平 胡承辉 +3 位作者 陈京元 赵东容 张建华 夏剑萍 《湖北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44-46,共3页
本研究结合多年来湖北省白僵菌大面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效果,分析不同施药方法和不同药剂处理对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无论地面人工防治还是飞机防治,其效果都不错,平均达60%以上;菌药混配防效要好于单一的白僵... 本研究结合多年来湖北省白僵菌大面积防治马尾松毛虫的效果,分析不同施药方法和不同药剂处理对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无论地面人工防治还是飞机防治,其效果都不错,平均达60%以上;菌药混配防效要好于单一的白僵菌施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马尾松毛虫 真菌杀虫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白僵菌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江厚利 查玉平 +1 位作者 陈京元 赵东容 《湖北林业科技》 2012年第1期36-38,共3页
白僵菌是1类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生物防治的昆虫病原真菌。早在1956年湖北省就开始试用白僵菌防治林业害虫。笔者对湖北省几十年来在白僵菌的基础生物学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白僵菌 湖北省 工业化生产 生物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宿主的白僵菌菌株分离及特性研究
3
作者 查玉平 陈京元 +1 位作者 蔡三山 赵东容 《林业科技开发》 2011年第6期39-41,共3页
以9株白僵菌菌株为材料,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并探讨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有1株为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8株为球孢白僵菌(B.bassiana)。结合白僵菌菌落特征、营养生长情况和产孢量来看,2号和3号菌株比较适合应用于生产。
关键词 白僵菌 菌株 分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僵菌在农林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赵东容 《湖北植保》 2018年第1期53-55,共3页
白僵菌可侵染多种害虫,利用白僵菌防治害虫,无污染、无残留,不会对人畜造成毒害,杀虫谱广,对作物安全,可在害虫种群内传播扩散。本文综述了白僵菌对害虫的致病机理、剂型和施用方法、研究和应用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利用白僵菌... 白僵菌可侵染多种害虫,利用白僵菌防治害虫,无污染、无残留,不会对人畜造成毒害,杀虫谱广,对作物安全,可在害虫种群内传播扩散。本文综述了白僵菌对害虫的致病机理、剂型和施用方法、研究和应用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利用白僵菌防治害虫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害虫防治 致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白僵菌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对紫薇梨象成虫致病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建华 查玉平 +4 位作者 陈京元 王义勋 蔡三山 洪承昊 赵东容 《湖北林业科技》 2016年第2期37-38,42,共3页
为了得到用于防控紫薇梨象的高毒力菌株,本试验从野外萤火虫僵虫体表分离出一株白僵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球孢白僵菌。致病力研究表明,菌株的孢子浓度达到10~6个孢子/mL时,对紫薇梨象的致死率为62.5%,具有成为紫薇梨象... 为了得到用于防控紫薇梨象的高毒力菌株,本试验从野外萤火虫僵虫体表分离出一株白僵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球孢白僵菌。致病力研究表明,菌株的孢子浓度达到10~6个孢子/mL时,对紫薇梨象的致死率为62.5%,具有成为紫薇梨象成虫生物农药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紫薇梨象 真菌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僵菌与溴氰菊酯混用防治竹节虫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建华 查玉平 +2 位作者 陈京元 赵东容 唐桂林 《湖北林业科技》 2016年第1期44-45,共2页
本文结合多年来当阳市白僵菌与溴氰菊酯混用飞机防治竹节虫的效果,比较了白僵菌与溴氰菊酯混用和单一的溴氰菊酯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无论何种药剂飞机防治的效果都不错,平均达75%以上;菌药混配防效要好于单一的溴氰菊酯施放效果。
关键词 白僵菌 竹节虫 真菌杀虫剂 溴氰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盘对白僵菌生产的影响
7
作者 张建华 查玉平 +3 位作者 陈京元 王义勋 赵东容 唐桂林 《湖北林业科技》 2016年第6期40-41,63,共3页
在白僵菌三级生产中,使用3种不同培养盘,研究其对原菌粉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塑盘生产的原菌粉含孢量和活孢率最高,分别为122.25±2.17亿孢子/g和90.50±0.96%。多孔塑盘生产的原菌粉显著好于竹制簸箕和镀锌钢盘生产的原... 在白僵菌三级生产中,使用3种不同培养盘,研究其对原菌粉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孔塑盘生产的原菌粉含孢量和活孢率最高,分别为122.25±2.17亿孢子/g和90.50±0.96%。多孔塑盘生产的原菌粉显著好于竹制簸箕和镀锌钢盘生产的原菌粉。而且多孔塑盘在通透性和操作性上具有优势,烘干所需时间最短。这说明多孔塑盘适合用于白僵菌的三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培养盘 工业化生产 含孢量 活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僵菌防治苗圃害虫蛴螬试验 被引量:5
8
作者 裴智能 赵东容 +1 位作者 张建华 孟远兰 《湖北林业科技》 2007年第5期32-34,共3页
笔者利用白僵菌高孢粉对蛴螬进行了室内感染试验和田间防治试验。室内试验表明:白僵菌高孢粉对蛴螬死虫体感染率达90.0%以上,2.5亿/mL菌液对活虫体感染率达66.7%。田间试验表明:666.7m^2施用1000.0亿/g高孢粉15-20g,防治效果57.1%-65.... 笔者利用白僵菌高孢粉对蛴螬进行了室内感染试验和田间防治试验。室内试验表明:白僵菌高孢粉对蛴螬死虫体感染率达90.0%以上,2.5亿/mL菌液对活虫体感染率达66.7%。田间试验表明:666.7m^2施用1000.0亿/g高孢粉15-20g,防治效果57.1%-65.7%;床基撒施菌、沟施菌、喷雾施菌3种方法对比试验表明:撒施对蛴螬防治效果最好,防治率达6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白僵菌 蛴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僵菌生产中发酵罐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戈媛媛 赵东容 +1 位作者 沈伟清 张建华 《湖北林业科技》 2015年第3期29-32,共4页
为掌握白僵菌发酵罐培养技术,白僵菌可工业化生产,以宜昌夷陵区白僵菌菌种为材料,对白僵菌液体发酵罐发酵培养的培养基、菌种生长形态、生长环境的pH值进行试验研究,从而确定转罐时间等液体发酵罐发酵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在液体发... 为掌握白僵菌发酵罐培养技术,白僵菌可工业化生产,以宜昌夷陵区白僵菌菌种为材料,对白僵菌液体发酵罐发酵培养的培养基、菌种生长形态、生长环境的pH值进行试验研究,从而确定转罐时间等液体发酵罐发酵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在液体发酵培养中,碳、氮、磷为白僵菌生长必需的三要素,不同生长时期三要素比例不同,初期加入少量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白僵菌孢子生长速率和增加数量;在白僵菌液体发酵生长史中,初始pH值为6,继而在pH值4~5的环境中生长速率最快;前42~45 h在种子罐中主要产菌丝体,在转罐后21~26 h发酵罐中主要产孢子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僵菌 液固两相发酵技术 发酵罐 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阿维菌素打孔注药防治松褐天牛试验
10
作者 戈媛媛 赵东容 +3 位作者 金炼 陈国锋 梅红艳 王永久 《湖北林业科技》 2022年第5期43-46,共4页
2018~2020年连续3年在试验地松针萌发前开展5%阿维菌素打孔注药防治松褐天牛,结果表明:松树施药36 240株,存活株数34 660株,平均存活率95.64%,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平均存活率88.77%;施药后的各类长势松树平均死亡率:长势良好的A类占3.82%;... 2018~2020年连续3年在试验地松针萌发前开展5%阿维菌素打孔注药防治松褐天牛,结果表明:松树施药36 240株,存活株数34 660株,平均存活率95.64%,明显高于空白对照平均存活率88.77%;施药后的各类长势松树平均死亡率:长势良好的A类占3.82%;长势一般的B类占4.13%;长势较差的C类占38.29%;防治效果A类优于B类,又明显优于C类;防治成本平均单价45.2元·株。得出用5%阿维菌素打孔注药防治松褐天牛具有可行性和一定的优越性,为防治松褐天牛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阿维菌素 打孔注药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