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M=Al,Co)复合掺杂LiMn_2O_4的结构稳定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世玺 闵新民 +2 位作者 刘韩星 李强 欧阳世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3-236,F003,共5页
应用量子化学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SCC-DV-Xα)方法,研究了S-Al、S-Co复合掺杂增强尖晶石结构锂锰氧化物稳定性的作用机制.计算结果表明,S-Al复合掺杂锂锰尖晶石和S-Co复合掺杂锂锰尖晶石中的共价键强度均比未掺杂尖晶石LiMn2O4中的强,... 应用量子化学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SCC-DV-Xα)方法,研究了S-Al、S-Co复合掺杂增强尖晶石结构锂锰氧化物稳定性的作用机制.计算结果表明,S-Al复合掺杂锂锰尖晶石和S-Co复合掺杂锂锰尖晶石中的共价键强度均比未掺杂尖晶石LiMn2O4中的强,且与MnO2中的共价键强度相近;S-Al,S-Co复合掺杂尖晶石中Mn的电荷也与MnO2模型Mn6O2628-中十分接近.Mn原子的电荷密度次序是MnO2≈掺硫铝后锰锂尖晶石≈掺硫钴后的锂锰尖晶石<锰锂尖晶石.即LixMn3Co3O20S6n-和LixMn3Al3O20S6n-中Mn的状态与MnO2中的Mn相似.上述结果揭示了S和非Jahn-Teller效应阳离子(Al3+,Co3+)复合掺杂尖晶石结构锂锰氧化物在电化学过程中不会发生Jahn-Teller畸变的内在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锰酸锂 尖晶石结构 硫-铝复合掺杂 硫-钴复合掺杂 结构稳定性 电荷自洽离散变分Xα(SCC—DV—Xα)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O_2的结构稳定性及电化学过程中的相变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世玺 刘韩星 +1 位作者 李强 欧阳世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9期40-43,共4页
LiMnO_2是同质多相化合物,不同相的结构稳定性差异很大,层状结构的LiMnO_2是热力学不稳定的结构,制备相当困难。层状结构的LiMnO_2是一类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的理论比容量为270mAh/g,实际比容量也超过170 mAh/g。从该体系材料的... LiMnO_2是同质多相化合物,不同相的结构稳定性差异很大,层状结构的LiMnO_2是热力学不稳定的结构,制备相当困难。层状结构的LiMnO_2是一类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它的理论比容量为270mAh/g,实际比容量也超过170 mAh/g。从该体系材料的合成、结构特点、稳定性以及电化学性能等方面对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了该化合物的斜方相比单斜层状结构稳定的内在机制以及稳定单斜层状结构LiMnO_2的理论依据,讨论LiMnO_2在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相转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MNO2 结构稳定性 电化学相变 锰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2O3和Fe2O3掺杂对BaTiO3陶瓷显微镜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赵世玺 刘韩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2期768-771,共4页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EDAX)等结构分析技术,研究了施主(Bi3+)和受主(Fe3)掺杂对BaTiO3陶瓷晶粒生长及晶界等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主掺杂抑制晶粒生长,受主掺杂则促进晶粒生长...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EDAX)等结构分析技术,研究了施主(Bi3+)和受主(Fe3)掺杂对BaTiO3陶瓷晶粒生长及晶界等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主掺杂抑制晶粒生长,受主掺杂则促进晶粒生长;受主(Fe3+)掺杂导致部分晶粒中出现壳-芯结构和包晶结构特证,EDAX微区分析证实,壳-芯结构和包晶结构的形成都与Fe3+的偏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IO3 壳-芯结构 包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Mn-O体系电极材料的微波合成 被引量:20
4
作者 刘韩星 周振平 +2 位作者 赵世玺 郝华 欧阳世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02-707,共6页
研究了微波场中以Li2CO3和EMD(电解氧化锰)为原料,不同x=Li/Mn原料配比的Li-Mn-O体系电极材料的化学合成,其主要产物为LixMn2O4尖晶石,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与常规固相合成相比,微波场中... 研究了微波场中以Li2CO3和EMD(电解氧化锰)为原料,不同x=Li/Mn原料配比的Li-Mn-O体系电极材料的化学合成,其主要产物为LixMn2O4尖晶石,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与常规固相合成相比,微波场中的化学合成可在短的时间内完成.Li/Mn的配比对LixMn2O4尖晶石相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x>1.0有利于得到产物成份纯、结晶好、电化学性能良好的 LixMn2O4尖晶石相,其中 x=1.05的试样最佳 采用 XRD、SEM、XPS等方法研究微波场中化学合成产物的微观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微观结构对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场 锰酸锂 微波合成 微观结构 电极材料 锂离子二次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场对SrTiO_3化学合成中热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刘韩星 赵世玺 +1 位作者 刘志坚 欧阳世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067-1072,共6页
在分析微波场中 SrTiO3化学合成体系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探讨合成体系在微波场中的加热机制和影响升温的主要因素(如合成体系的介电性质、保温材料的结构、生坯的致密度等) .结果表明 ,TiO2和 SrCO3在低温阶段对体系的升温速... 在分析微波场中 SrTiO3化学合成体系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基础上 ,探讨合成体系在微波场中的加热机制和影响升温的主要因素(如合成体系的介电性质、保温材料的结构、生坯的致密度等) .结果表明 ,TiO2和 SrCO3在低温阶段对体系的升温速率的贡献相接近 ;高温阶段体系升温主要是 TiO2的贡献 ,同时产物对升温有较大的影响 .微波合成与常规合成在加热方式上的明显不同,对合成过程、合成时间等影响较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钛酸锶 固体化学合成 热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极材料Li_xMn_2O_4容量在循环过程中的损失机理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周振平 赵世玺 +2 位作者 柳震 郝华 刘韩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0-33,共4页
正极材料Li_xMn_2O_4是近几年锂离子电池研究的热点,但其在循环过程中的容量衰减是制约锂离子电池商品化的关键。Li_xMn_2O_4的溶解、晶型转变、过充和过放是导致正极材料Li_xMn_2O_4循环过程中容量损失的关键因素,概述了近几年在这方... 正极材料Li_xMn_2O_4是近几年锂离子电池研究的热点,但其在循环过程中的容量衰减是制约锂离子电池商品化的关键。Li_xMn_2O_4的溶解、晶型转变、过充和过放是导致正极材料Li_xMn_2O_4循环过程中容量损失的关键因素,概述了近几年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当前解决问题的一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容量损失 锰酸锂 循环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LiMn_2O_4的表面改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仁刚 赵世玺 +1 位作者 夏君磊 刘韩星 《电化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69-274,共6页
采用溶胶_凝胶法合成尖晶石LiMn2 O4 ,并以LiCoO2 对其进行包覆 ,用XRD、SEM、EPMA等方法对修饰的尖晶石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经包覆的LiMn2 O4 在 70 0℃焙烧 10h所得的晶粒是表层富含Co的立方尖晶石 ,而且晶粒中Co3+的含量... 采用溶胶_凝胶法合成尖晶石LiMn2 O4 ,并以LiCoO2 对其进行包覆 ,用XRD、SEM、EPMA等方法对修饰的尖晶石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经包覆的LiMn2 O4 在 70 0℃焙烧 10h所得的晶粒是表层富含Co的立方尖晶石 ,而且晶粒中Co3+的含量呈现出从表到里递减的梯度分布 .以该材料作锂离子电池正极 ,虽初始容量稍有降低 ,但能有效地降低Mn2 +在电解质中的溶解 ,而且对Jahn_Teller效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包覆的LiMn2 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尖晶石LIMN2O4 溶胶-凝胶 表面包覆 循环性能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锂锰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夏君磊 赵世玺 +2 位作者 周振平 张仁刚 刘韩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9期33-35,41,共4页
总结了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设计的方法,包括第一原理方法、电化学方法、动力学方法、热力学方法。各种方法研究的重点内容不同,第一原理方法主要用于对材料性能的预测以及机理方面的微观解释,电化学方法的研究重点是电极材料和所处的环... 总结了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设计的方法,包括第一原理方法、电化学方法、动力学方法、热力学方法。各种方法研究的重点内容不同,第一原理方法主要用于对材料性能的预测以及机理方面的微观解释,电化学方法的研究重点是电极材料和所处的环境之间的作用,动力学方法是关于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运动行为的研究,而热力学方法力图从热力学函数值及其变化来反映材料的宏观或微观性质。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适用范围,但目前倍受科学工作者关注的是前两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设计 电极材料 锂离子电池 演绎法 归纳法 电化学方法 动力学方法 热力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料的粒径分布对砂浆塑变值和稠度的影响
9
作者 赵世玺 Hiromi FUJIMARA 《国外建材科技》 1999年第1期42-44,共3页
近几年来,高流动性混凝土倍受人们的关注,因为这种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抗偏析性。为了获得抗偏析性,应控制混合料的稠度或增加细粉量。获得抗偏析性的另一个方法是调整粉料的颗粒级配。所以,明确粉料粒级与混凝土或砂浆流变性之间... 近几年来,高流动性混凝土倍受人们的关注,因为这种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抗偏析性。为了获得抗偏析性,应控制混合料的稠度或增加细粉量。获得抗偏析性的另一个方法是调整粉料的颗粒级配。所以,明确粉料粒级与混凝土或砂浆流变性之间的关系是很必要的。本文主要研究了粉料粒级,砂浆稠度和塑变值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料 粒径分布 砂浆 塑变值 稠度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钢化取代玻璃退火窑的探讨
10
作者 赵世玺 Gerard Coudamy 《国外建材科技》 1998年第2期38-39,54,共3页
1 引言 玻璃钢化技术的最新理论研究,加深了对钢化工艺的了解,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这些发展既改善了钢化玻璃的质量又开辟了钢化技术的应用范围。 1949年以前,人们对钢化技术还不完全了解,它只是Barfenev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它是作为一... 1 引言 玻璃钢化技术的最新理论研究,加深了对钢化工艺的了解,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这些发展既改善了钢化玻璃的质量又开辟了钢化技术的应用范围。 1949年以前,人们对钢化技术还不完全了解,它只是Barfenev完成的一项研究成果,它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被应用并获得实际了解的。 科学基础强化了现象的重要性,并把这个现象与玻璃钢化过程中玻璃粘度的变化联系了起来。而材料自身结构的变化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钢化技术 在线钢水 玻璃粘度 退火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加热测定硅酸盐矿石样品的烧失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徐伏秋 赵世玺 史尚钊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14-215,共2页
分别以微波加热和传统加热两种方法测定某些标准样品和管理样品的烧失量.通过试验表明、微波加热法取代传统加热法测定样品的烧失量,不仅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还可以大大缩短测定时间.提高测定效率.节能效果也十分显著.
关键词 微波加热 烧失量 硅酸盐 矿石 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分偏离对PMN-PT弛豫复合钙钛矿相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钟海胜 李强 +2 位作者 赵世玺 宋锋兵 李春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1,20,共3页
采用先驱体法合成钙钛矿相0.67PMN-0.33PT。XRD物相分析表明,MgO和PbO适当的过量有利于合成纯钙钛矿相的0.67PMN-0.33PT。采用MgO过量2%~4%,PbO过量5%~7%,在低于PbO熔点温度下合成单一钙钛矿结构的0.67PMN-0.33PT。
关键词 钙钛矿相 焦绿石相 先驱体法 弛豫型铁电体 氧化镁 氧化铅 PMN-PT 铁电材料 钛酸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和石灰石颗粒对生料、熟料及水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László SAS 赵世玺 《国外建材科技》 1999年第4期30-32,共3页
本文研究了由不同原料制备的水泥生料的粉磨细度、粒径分布、石灰饱和比。反应活性和易烧性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研究了石英和石灰石颗粒对熟料显微结构的影响。1 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研究了来自2个水泥厂的2种原料(石灰石和粘土)的化... 本文研究了由不同原料制备的水泥生料的粉磨细度、粒径分布、石灰饱和比。反应活性和易烧性之间的关系。同时还研究了石英和石灰石颗粒对熟料显微结构的影响。1 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研究了来自2个水泥厂的2种原料(石灰石和粘土)的化学成份,矿物成份及微观结构。因为原料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 石灰石颗粒 水泥 生料 性能 熟料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在C-S-H和雪硅钙石合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Zdzislaw PYTEL 赵世玺 《国外建材科技》 1999年第3期47-49,共3页
硅酸钙水化物通常由灰砂或石灰与二氧化硅的混合物蒸压而生成的。在蒸压温度不超过180℃时,主要水化产物是C-S-H,还是雪硅钙石取决于蒸压时间。这些相对蒸压建筑材料的实际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雪硅钙石(Tobermorite)是Tobermor和苏格兰(... 硅酸钙水化物通常由灰砂或石灰与二氧化硅的混合物蒸压而生成的。在蒸压温度不超过180℃时,主要水化产物是C-S-H,还是雪硅钙石取决于蒸压时间。这些相对蒸压建筑材料的实际性能有显著的影响。 雪硅钙石(Tobermorite)是Tobermor和苏格兰(Scotland)等地的天然矿物,1880年由Heddley发现。在其它一些地方(如:爱尔兰、加利福尼亚、日本),雪硅钙石是一种所谓“接触带”矿物,储量很低。然而,雪硅钙石主要还是由不同组成的钙-硅质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镁 雪硅钙石 氧化钙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15
作者 史尚剑 徐伏秋 赵世玺 《设计艺术研究》 1996年第2期104-105,共2页
关键词 科研活动 工程实践能力 组织学 发明创新 培养环节 教师科研 主观能动 高等专科学校 高等工程教育 培养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i0.5Mn1.5O4正极材料表面的双电子能量损失谱谱学成像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亚东 邓玉峰 +3 位作者 潘智毅 魏印平 赵世玺 干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93-2300,共8页
研究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化学结构、尤其是Li元素的分布和过渡金属元素的价态分布对理解锂离子电池的电池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具有对轻元素敏感的特点,但利用EELS观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Li这一周期表中... 研究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化学结构、尤其是Li元素的分布和过渡金属元素的价态分布对理解锂离子电池的电池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具有对轻元素敏感的特点,但利用EELS观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Li这一周期表中最轻的固体元素一直是个挑战。这不仅是由于EELS谱中锂K边与过渡金属M边存在部分重叠,还由于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尺寸普遍较大使得EELS分析中复散射的影响变大,影响了Li定量分析的准确性。本文以LiNi_(0.5)Mn_(1.5)O_4(LNMO)正极材料为例,利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下的双电子能量损失谱仪(Dual EELS)谱学成像技术,获取了LNMO中较为精确的Li、Mn及Ni分布图,并进一步获得了Mn/Ni的价态分布图。结合STEM原子序数衬度像表明,LNMO表面1–2nm深度范围内具有富Mn/Ni而缺Li的特征,且表面Mn(+2)相对于体相Mn(+4)的价态偏低。由于低价态的Mn^(2+)在电解液中的溶解是造成电池容量衰减的重要原因,我们的结果表明在LNMO材料合成中消除材料表面富集的低价态Mn^(2+)可能是将来减小其容量衰减的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元素分布 价态分布 电子能量损失谱 谱学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