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双叶片搅拌机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姚运仕 冯忠绪 赵万芹 《建筑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8S期74-76,共3页
为改善普通搅拌机低效区搅拌性能,研制了新型双叶片搅拌机,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双叶片搅拌机的合理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样机各项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大、小搅拌叶片参数的合理匹配显著改善了搅拌效果,对搅拌功率的影响不大。对比试验结果表... 为改善普通搅拌机低效区搅拌性能,研制了新型双叶片搅拌机,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双叶片搅拌机的合理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样机各项性能符合国家标准;大、小搅拌叶片参数的合理匹配显著改善了搅拌效果,对搅拌功率的影响不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比设计值提高了36·4%,在缩短搅拌时间一半和减少水泥用量20%的情况下,双叶片搅拌装置仍能保证搅拌质量,搅拌性能明显优于普通强制式搅拌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低效区 双叶片搅拌机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陶瓷基板紫外纳秒激光打孔工艺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姜海涛 杨子轩 +1 位作者 赵万芹 武建锋 《电子机械工程》 2020年第4期36-41,共6页
氧化铝陶瓷基板作为雷达微波组件的核心部件,其硬脆特性使得传统加工方法在导通孔加工中存在很多限制。激光加工作为一种非接触式高能束加工方法,是氧化铝陶瓷表面孔加工的最优选择。文中主要研究了紫外纳秒激光氧化铝陶瓷表面孔加工中... 氧化铝陶瓷基板作为雷达微波组件的核心部件,其硬脆特性使得传统加工方法在导通孔加工中存在很多限制。激光加工作为一种非接触式高能束加工方法,是氧化铝陶瓷表面孔加工的最优选择。文中主要研究了紫外纳秒激光氧化铝陶瓷表面孔加工中的激光加工参数(包括激光平均功率、扫描速度和扫描次数等)对孔的特征尺寸(包括入口直径、出口直径和锥度)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各种规律产生的相关机理。此研究为雷达微波用电子陶瓷基板的导通孔加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微波组件 氧化铝陶瓷 纳秒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上)——理论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万芹 梅雪松 王文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0-148,共9页
自20世纪60年代激光器被发明以来,其脉冲宽度被不断压缩至亚皮秒及飞秒量级,使得激光加工技术进入到了超短脉冲阶段。为了进一步优化超短脉冲激光的微加工,理论研究必不可少。主要论述了超短脉冲激光与不同类型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自20世纪60年代激光器被发明以来,其脉冲宽度被不断压缩至亚皮秒及飞秒量级,使得激光加工技术进入到了超短脉冲阶段。为了进一步优化超短脉冲激光的微加工,理论研究必不可少。主要论述了超短脉冲激光与不同类型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简述了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中的典型物理特性,如等离子体效应、自聚焦和光丝效应及锥形辐射等。分析了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的理论研究现状,并得出了目前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脉冲激光 微孔加工 机制 物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下)——实验探索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万芹 梅雪松 王文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自20世纪60年代激光器被发明以来,其脉冲宽度被不断压缩至亚皮秒及飞秒量级,使得激光加工技术进入到了超短脉冲阶段。与其它加工技术相比,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突破了对尺度和材料的限制,并具有高精度和自动化等优点。主要论述了超短脉... 自20世纪60年代激光器被发明以来,其脉冲宽度被不断压缩至亚皮秒及飞秒量级,使得激光加工技术进入到了超短脉冲阶段。与其它加工技术相比,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突破了对尺度和材料的限制,并具有高精度和自动化等优点。主要论述了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的优势,如"冷"加工、突破衍射极限的低微米及纳米量级的加工等。介绍了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中的三个经典模型,包括孔径和阈值关系模型、多脉冲累积模型和单脉冲烧蚀深度模型。简述了超短脉冲激光微孔加工的实验研究现状,并给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脉冲激光 微孔加工 经典模型 实验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