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醚醚酮棒半刚性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腰椎非融合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刘涛 俞兴 +7 位作者 关健斌 杨永栋 杨济洲 曲弋 王逢贤 赵丁岩 子义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7期676-683,共8页
目的:探讨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棒半刚性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在腰椎非融合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74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PEEK棒组和钛棒组。其中PEEK棒组34例,... 目的:探讨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棒半刚性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在腰椎非融合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74例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PEEK棒组和钛棒组。其中PEEK棒组34例,男13例,女21例,年龄51~79(62.4±6.8)岁;L1-L3节段1例,L2-L4节段7例,L3-L5节段20例,L4-S1节段6例。钛棒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52~81(65.2±7.3)岁;L1-L3节段3例,L2-L4节段11例,L3-L5节段19例,L4-S1节段7例。分别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通过腰椎过伸过屈X线观察椎间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22~34(26.8±5.6)个月。PEEK棒组手术时间(142.2±44.7)min和术中出血量(166.5±67.4)ml,低于钛棒组的(160.7±57.3)min和(212.8±85.4)ml(P<0.05),两组术后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PEEK棒组和钛棒组患者腰痛VAS[(0.8±0.4)分vs(1.0±0.5)分]、腿痛VAS[(0.7±0.4)分vs(0.8±0.5)分]和ODI[(9.8±1.6)%vs(12.1±1.5)%],与术前[(5.8±1.1)分vs(6.0±1.1)分]、[(7.2±1.7)分vs(7.0±1.6)分]、[(68.5±8.9)%vs(66.3±8.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EK棒组和钛棒组术后12个月ODI[(15.5±2.1)%vs(18.4±2.4)%]及末次随访[(9.8±1.6)%vs(12.1±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椎整体活动度术后均有下降,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PEEK棒组腰椎整体活动度与同时期钛棒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固定节段活动度均有下降,PEEK棒组固定节段活动度由术前(9.5±4.6)°降至末次随访时的(4.1±1.9)°,钛棒组固定节段活动度由术前(9.8±4.3)°降至末次随访时的(0.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上位椎间活动度均有增加,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上位椎间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周期内两组均无螺钉松动断裂。结论:PEEK棒半刚性椎弓根钉内固定用于腰椎非融合手术,可保留固定节段部分活动度,近期临床疗效不劣于同期钛棒融合,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可行选择,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聚醚醚酮棒 非融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灌注骨水泥螺钉在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曲弋 俞兴 +5 位作者 王逢贤 杨济洲 杨永栋 赵丁岩 王河军 陈思学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928-932,共5页
目的:观察可灌注骨水泥螺钉在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可灌注骨水泥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伴有中重度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疾病28例,其中男9例,女19例,年龄55~86岁... 目的:观察可灌注骨水泥螺钉在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疾病中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可灌注骨水泥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伴有中重度骨质疏松的腰椎退行性疾病28例,其中男9例,女19例,年龄55~86岁,平均76岁。术前行腰椎正侧位、双斜位及动力位X线摄片,腰椎CT、MRI及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XA)检查明确诊断。28例患者均有中重度腰椎管狭窄,其中合并退行性脊柱侧弯16例,退行性腰椎滑脱12例,腰椎间盘突出16例。骨质疏松按Jikei分级,Ⅱ级9例,Ⅲ级19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OA)腰痛疾患评分标准评定患者腰腿痛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采用影像学资料观察有无椎弓根螺钉松动、脱出、断裂及骨水泥渗漏情况发生,对融合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结果:28例患者住院时间10~14 d,平均12 d;手术时间100~150 min,平均120 min;出血量200~600 ml,平均350 ml(3节段以上手术,术中使用血液过滤回收),术后引流量150~600 ml,平均300 ml,均未使用异体血;每椎体骨水泥注入量2~3 ml,注入中2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均为椎旁血管渗漏,无椎管内渗漏迹象;及时终止骨水泥注入,未发生神经损伤、骨水泥毒性反应以及血管栓塞、肺栓塞等重度并发症。依据X线片评估标准,18例达到坚强骨融合,10例属于不确切性融合,但融合节段未出现假关节形成。未出现螺钉松动、脱出、断裂现象。VAS、JOA评分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可灌注骨水泥螺钉技术治疗伴有骨质疏松的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 椎管狭窄 骨质疏松 椎弓根螺钉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