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橄榄中总黄酮微波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赖雅平 唐春红 +3 位作者 刘汝锋 郭仕恒 王东耀 尚小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9-41,共3页
采用微波提取技术提取橄榄中的总黄酮,通过对比实验比较微波提取法与其它提取方法的差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微波辐射功率、液固比等因素对橄榄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研究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采用微波提取法... 采用微波提取技术提取橄榄中的总黄酮,通过对比实验比较微波提取法与其它提取方法的差异,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微波辐射功率、液固比等因素对橄榄中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研究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显示,采用微波提取法黄酮提取效率明显高于振荡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最佳微波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微波功率为500 W,辐射时间25 min,液固比20:1,总黄酮收率可大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总黄酮 微波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分离工艺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赖雅平 王东耀 +2 位作者 刘汝锋 郭仕衡 尚小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12,共3页
以新鲜猪血为原料,采用改进的提取工艺分离纯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通过SDS-PAGE等方法对酶样品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产品酶活性3022U/mg,产率0.04%,SDS-PAGE电泳为单一蛋白酶带,分子量为31.2ku,在pH6.0~9.0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以新鲜猪血为原料,采用改进的提取工艺分离纯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通过SDS-PAGE等方法对酶样品能进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产品酶活性3022U/mg,产率0.04%,SDS-PAGE电泳为单一蛋白酶带,分子量为31.2ku,在pH6.0~9.0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70℃以下具有良好的耐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猪血 工艺 电泳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皮黄酮的分离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顾采琴 谢琳琳 +4 位作者 张织芬 朱冬雪 刘鹏 赖雅平 曾庆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98-102,共5页
以香蕉皮为原料,通过比较X-5、AB-8、H103、D101大孔树脂对香蕉皮黄酮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分离纯化香蕉皮黄酮的大孔树脂,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分离纯化工艺参数,同时测定了香蕉皮黄酮纯化前后对3种常见微... 以香蕉皮为原料,通过比较X-5、AB-8、H103、D101大孔树脂对香蕉皮黄酮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宜分离纯化香蕉皮黄酮的大孔树脂,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分离纯化工艺参数,同时测定了香蕉皮黄酮纯化前后对3种常见微生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H103树脂为分离纯化香蕉皮黄酮的最佳树脂,其对香蕉皮黄酮的最大吸附量为3.66mg/g,平衡吸附时间约3h,解吸率达89.11%,解吸平衡时间约2.5h;H103分离纯化香蕉皮黄酮的动态吸附和解吸最佳工艺参数为上样液pH7.0、上样流速2.0mL/min、洗脱流速3.0mL/min、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75%,此条件下黄酮回收率为72.50%,所得黄酮纯度为73%。香蕉皮黄酮对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酮纯化后的抑菌效果优于纯化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黄酮 大孔树脂 分离纯化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黄原酸酯的合成及捕集重金属离子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汝锋 尚小琴 +3 位作者 罗楠 江晓敏 赖雅平 杨素改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2-23,27,共3页
以天然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交联淀粉,然后与CS2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黄原酸化反应制备改性淀粉黄原酸酯捕集剂,考察环氧氯丙烷用量、氢氧化钾用量、CS2浓度及反应温度、时间等诸因素对反应过程及产物捕集Cu2+性能的影... 以天然木薯淀粉为主要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交联淀粉,然后与CS2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黄原酸化反应制备改性淀粉黄原酸酯捕集剂,考察环氧氯丙烷用量、氢氧化钾用量、CS2浓度及反应温度、时间等诸因素对反应过程及产物捕集Cu2+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合成工艺条件。实验结果显示,合成捕集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环氧氯丙烷的用量为1.6 ml,KOH的用量为1.6 g,CS2用量11 ml,反应温度为35℃,反应时间为1.5 h。产物的含硫量可达9.02%,Cu2+去除率可达96.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黄原酸酯 重金属离子 捕集剂 含硫量 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皮渣半固态法酿醋工艺 被引量:5
5
作者 顾采琴 陈婉玲 +6 位作者 郑志茂 朱冬雪 赖建平 林金莺 赖雅平 曾庆祝 周勇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56-60,共5页
以菠萝皮渣为主要原料、果酒酵母和沪酿1.01醋酸菌粉为菌种,采用半固态发酵和二次补糖工艺,对菠萝皮渣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工艺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优酿造工艺参数和实现菠萝皮渣果醋的高效生产。结果表明:菠萝皮渣酒精发酵条件为酵母添加... 以菠萝皮渣为主要原料、果酒酵母和沪酿1.01醋酸菌粉为菌种,采用半固态发酵和二次补糖工艺,对菠萝皮渣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工艺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优酿造工艺参数和实现菠萝皮渣果醋的高效生产。结果表明:菠萝皮渣酒精发酵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3%、发酵温度22℃、糖度16°Brix、pH3.5、发酵时间6d;醋酸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添加的葡萄糖质量分数2%、初始乙醇体积分数8%、发酵温度29℃、醋酸菌粉添加量0.09%、发酵时间3~4d,得到总酸量(以醋酸计)达6.78g/100g的菠萝果醋半固态混合物,醋酸转化率为82.5%。经浸泡、过滤和陈酿1~2个月后,所得菠萝果醋成品总酸含量(以醋酸计)为3.672g/100mL,色泽金黄,清亮透明,既有酸香,又有菠萝果香,口味柔和爽口。半固态果醋发酵法与液态果醋发酵法相比,能明显提高总酸产量和缩短发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皮渣 果醋 半固态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合成条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相年 赵树进 +1 位作者 赖雅平 孙冠穗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5年第6期57-59,共3页
目的: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跟踪反应进程,考察用不同浓度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对比用与不用无水硫酸镁作吸水剂以及不同的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对甲苯磺酸催化效果远优于... 目的: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跟踪反应进程,考察用不同浓度的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对比用与不用无水硫酸镁作吸水剂以及不同的反应时间对合成反应速度的影响。结果:对甲苯磺酸催化效果远优于阳离子交换树脂。以1%的对甲苯磺酸催化、无水硫酸镁作吸水剂以及反应6小时是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优化工艺条件,终产品收率达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制备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