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地桑“优耕法”试验续报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庆兴 郭兆成 +5 位作者 赖生娣 刘伟程 刘洁珍 黄会良 关景耀 叶玉平 《广东蚕业》 1995年第3期54-64,共11页
小区试验和大田生产多点试验进一步证明,旱地桑应用“优耕法”这一管理技术,具有一定保持地力和保水防旱的效能,维持对桑树养分的供给,有利于提高肥效,促进桑树生长,有效地增产桑叶,改善叶质,提高养蚕成绩,据测算投入与产出比达到1:4.37... 小区试验和大田生产多点试验进一步证明,旱地桑应用“优耕法”这一管理技术,具有一定保持地力和保水防旱的效能,维持对桑树养分的供给,有利于提高肥效,促进桑树生长,有效地增产桑叶,改善叶质,提高养蚕成绩,据测算投入与产出比达到1:4.37,比造桑造肥法管理的桑田高0.65,增产效果相当显著,是旱地桑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桑 优耕法 桑叶产量 养蚕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评茧技术,促进方格簇推广,提高我省蚕茧质量
2
作者 范广达 李果平 +2 位作者 郭兆成 赖生娣 徐春龙 《广东蚕业》 1993年第2期14-15,共2页
党的十四大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成为我们社会的共识。过去我省蚕茧生产基地,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在八十年代初被迫由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向经济发展较慢的山区转... 党的十四大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成为我们社会的共识。过去我省蚕茧生产基地,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在八十年代初被迫由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向经济发展较慢的山区转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新的蚕茧生产基地已经建立,蚕茧产量已超过解放后最高产量,种桑养蚕并已成为新蚕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当前又面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这对我省新蚕区的生产和进一步发展又是一次新的挑战,在目前蚕桑生产状况下,要稳定和巩固我省蚕茧生产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质量 蚕茧生产 蚕桑生产 蚕茧产量 蚕区 种桑 蚕茧收购 茧丝绸 蚕户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桑“优耕法”试验与研究(再报)——大田生产扩大应用效果
3
作者 王庆兴 郭兆成 +5 位作者 赖生娣 刘伟程 刘浩珍 黄会良 关景耀 叶玉平 《广东蚕业》 1996年第1期18-28,共11页
在1993年小区试验、1994年继续小区试验并开展大田生产多点表证取得增产、增收,效益显著的基础上,1995年着重于大田生产扩大表证应用。从125个管理区1669户共215.77公顷旱地桑的应用,获得比常规法平均1/15公顷,桑叶增产20.31%,多养蚕种... 在1993年小区试验、1994年继续小区试验并开展大田生产多点表证取得增产、增收,效益显著的基础上,1995年着重于大田生产扩大表证应用。从125个管理区1669户共215.77公顷旱地桑的应用,获得比常规法平均1/15公顷,桑叶增产20.31%,多养蚕种0.95张,产值增29.50%,投入与产出比高0.39—0.52,其结果与1993—1994年是相一致的。大田应用效果进一步证明:旱地桑代耕法具有提高肥效,促进桑树生长,增产桑叶,改善叶质,提高养蚕收成,增加经济效益,是旱地桑田达到“两高一优”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桑 优耕法 大田应用 增产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桑“优耕法”试验初报
4
作者 王庆兴 郭兆成 +5 位作者 赖生娣 刘伟程 刘洁珍 黄会良 关景耀 叶玉平 《广东蚕业》 1994年第3期64-69,共6页
针对我县旱地桑园由于管理方法不当造成产叶量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根据桑树生理、生长和我县的气侯特点探索旱地桑园管理的新技术开展“优耕法”(即深耕施肥,秋期地面复盖)的试验,初见成效,下半年桑叶增产62.19%,万头蚕产茧量增4.2%... 针对我县旱地桑园由于管理方法不当造成产叶量低,经济效益差的问题,根据桑树生理、生长和我县的气侯特点探索旱地桑园管理的新技术开展“优耕法”(即深耕施肥,秋期地面复盖)的试验,初见成效,下半年桑叶增产62.19%,万头蚕产茧量增4.2%,茧层量增7.9%,公斤茧价增5.6%,达到了省力、高产出、高效益的目的,符合我县的实际易被蚕农所接受,正在扩大试验示范,继续完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桑 优耕法 省力化 高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