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戟天多糖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骨向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赖满香 冯娟 +2 位作者 陈侠 徐哲 许意平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7期33-36,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巴戟天多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并通过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以鉴定所取得的细胞;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巴戟天多糖... 目的通过观察巴戟天多糖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增殖和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并通过形态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以鉴定所取得的细胞;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巴戟天多糖对BMSCs增殖情况的影响;对硝基苯磷酸盐法(p NPP)检测不同浓度巴戟天多糖对BMSCs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以确定其最佳促分化的剂量。后续实验分空白组、巴戟天多糖组、成骨诱导组,在培养第7,14,21天分别收集各组细胞上清液,检测其ALP活性;培养第21天采用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各组BMSCs矿化情况。结果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巴戟天多糖高、中浓度组可显著提高BMSCs的增殖(P<0.05),其中高浓度组效果最佳。与空白组相比,巴戟天多糖组可提高BMSCs上清液中ALP活性(P<0.05),增加其矿化结节数(P<0.05)。结论巴戟天多糖能促进BMSCs的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多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骨向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Cbfa-1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赖满香 冯娟 +2 位作者 阮志燕 徐哲 谭玮璐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5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骨向分化过程中核心结合因子ɑ-1(Cbfɑ-1)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采用p NPP法检测不同浓度r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高、中、低)对BMSCs碱性磷... 目的探讨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骨向分化过程中核心结合因子ɑ-1(Cbfɑ-1)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采用p NPP法检测不同浓度r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高、中、低)对BMSCs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并以其最佳作用浓度进行后续实验,后续实验分成空白组、成骨诱导组、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组、联合组(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组+成骨诱导组),各组用药14d,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BMSCs Cbfa-1m RNA表达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的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均可提高BMSCs分泌ALP(F=126.278,P<0.05),其中高剂量组的作用强度高于其它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成骨诱导组、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组、联合组均能上调BMSCs中Cbfa-1 m RNA的表达(F=261.412,P<0.05);但与成骨诱导组相比,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组不及成骨诱导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21,P<0.05)。结论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能够促进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并能上调Cbfa-1 m RNA的表达,但其作用不及成骨诱导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多糖含药血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碱性磷酸酶 骨向分化 Cbf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熟地黄含药血清对成骨细胞及分泌胰岛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赖满香 陈侠 任宏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4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熟地黄含药血清对新生SD大鼠成骨细胞(OB)增殖及胰岛样生长因子1(IGF-1)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1日龄SD大鼠分离培养OB;熟地黄水煎剂分高、中、低3个剂量组对SD大鼠灌胃,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8 d后取大鼠血清加入培养,每组分别培... 目的:探讨熟地黄含药血清对新生SD大鼠成骨细胞(OB)增殖及胰岛样生长因子1(IGF-1)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1日龄SD大鼠分离培养OB;熟地黄水煎剂分高、中、低3个剂量组对SD大鼠灌胃,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8 d后取大鼠血清加入培养,每组分别培养24、48、72 h,用MTT法、pNPP法分别检测熟地黄含药血清对OB增殖及ALP活性的影响,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中IGF-1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24、48、72 h时间点熟地黄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OB增殖程度显著升高,且高剂量组促进增殖效果较好(P<0.05);与对照组比较,熟地黄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ALP活性显著增强,且高剂量组较高(P<0.05);在48 h时间点熟地黄含药血清高、中、低浓度组IGF-1分泌量升高,且高剂量组分泌量较高(P<0.05)。结论:熟地黄含药血清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同时促进成骨细胞分泌IGF-1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药血清 成骨细胞 细胞增殖 胰岛样生长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黄多糖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诱导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赖满香 任宏 阮志燕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地黄多糖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及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地黄多糖在不同时间点(1、3、5、7、9,、11 d)... 目的:观察地黄多糖对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增殖及骨向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地黄多糖在不同时间点(1、3、5、7、9,、11 d)对大鼠BMSCs增殖情况的影响;对硝基苯磷酸盐(pNPP)法检测不同浓度地黄多糖在不同时间点(3、7、14 d)对细胞上清中ALP活性的影响;茜素红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地黄多糖对BMSCs矿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地黄多糖可以促进BMSCs增殖,其最佳浓度为50μg/m L,P<0.05;同时可以促进BMSCs向成骨分化,其最佳浓度也为50μg/m L,P<0.05。结论:地黄多糖具有促BMSCs增殖及骨向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黄多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骨向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上调miR-384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侠 来慧丽 +2 位作者 赖满香 刘筱蔼 王海帆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5-191,共7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质量浓度2.5、25和50μmol·L^(-1)Luteolin1处理U251和U87细胞。分别以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凋亡和侵袭。采用...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质量浓度2.5、25和50μmol·L^(-1)Luteolin1处理U251和U87细胞。分别以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凋亡和侵袭。采用Lipofectamine 2000将antagomir-NC、miR-384 antagomir转染胶质瘤细胞U251。以RT-qPCR检测胶质瘤细胞中miR-384的表达水平。转染miR-384 antagomir后用质量浓度50μmol·L^(-1)的luteolin处理,以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Ki67、p21、VEGF、Bax、Bcl-2和N-cadherin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结果表明CCK-8浓度>25μmol·L^(-1)时luteolin可显著降低U251和U87细胞活力;与对照组相比,以质量浓度25和50μmol·L^(-1)luteolin处理可明显降低细胞克隆形成率和侵袭率、提升细胞凋亡率。与miR-384 antagomir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凋亡的影响转染组比较,miR-384 antagomir+luteolin(50μmol·L^(-1))处理可显著下调Ki67、VEGF、Bcl-2和N-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21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木犀草素可通过上调miR-384水平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84 胶质瘤 木犀草素 P21 VEGF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对脑胶质瘤大鼠生长、血管生成及血管NF—kB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侠 赖满香 +2 位作者 冯娟 来慧丽 黄金凤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2期186-189,I0002,共5页
目的初步探析木犀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大鼠生长、血管生成及血管NF—KB表达水平的影响,为胶质瘤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120只雌性Wistar大鼠进行实验。30只做体外实验确定最佳处理条件。另外90只分为3组并进行造模,分别用木犀... 目的初步探析木犀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大鼠生长、血管生成及血管NF—KB表达水平的影响,为胶质瘤的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120只雌性Wistar大鼠进行实验。30只做体外实验确定最佳处理条件。另外90只分为3组并进行造模,分别用木犀草素、替莫唑胺、木犀草素联合替莫唑胺进行处理,比较各组细胞周期(G2/M所占比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血管NF—KB表达。结果联合处理组的G2/M所占比例、VEGF、NF—κB分别为(3.6±1.6)%、(16.2±2.5)%、(347.7±70.2)mm2,分别低于木犀草素处理组和替莫唑胺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木犀草素处理组的G2/M所占比例、VEGF、NF—KB也低于替莫唑胺处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犀草素可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抑制肿瘤,且可透过血脑屏障,对细胞周期、VEGF和NF—κB表达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替莫唑胺联合应用治疗脑胶质瘤可取得较佳效果,值得进一步展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替莫唑胺 缺氧诱导因子 脑胶质瘤 NF—κB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大鼠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侠 唐省三 +2 位作者 赖满香 来慧丽 温李滔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5期34-36,共3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大鼠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U87-MG脑胶质瘤模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20只。接种14d后给予替莫唑胺组替莫唑胺25mg/(kg·d),木犀草素组木犀草素20mg/(kg·d),联合组给予...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联合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大鼠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U87-MG脑胶质瘤模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每组20只。接种14d后给予替莫唑胺组替莫唑胺25mg/(kg·d),木犀草素组木犀草素20mg/(kg·d),联合组给予木犀草素20mg/(kg·d)、替莫唑胺25mg/(kg·d),均配置为2m L生理盐水溶液后腹部注射,空白组每天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5周后将脑胶质瘤细胞切片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胶质瘤细胞中VEGF水平。结果联合组VEGF阳性与强阳性表达数量之和所占比例为20%,与空白组、木犀草素组、替莫唑胺组85%(χ2=16.942)、70%(χ2=10.101)、55%(χ2=5.227)相比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木犀草素联合替莫唑胺治疗U87-MG脑胶质瘤,可有效抑制肿瘤VEGF表达,对脑胶质瘤的化疗效果起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替莫唑胺 脑胶质瘤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芬戈莫德对结肠癌小鼠肿瘤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阮志燕 陈庆凤 赖满香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通过盐酸芬戈莫德对CT26荷瘤小鼠肿瘤免疫相关因子功能的影响,探讨盐酸芬戈莫德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盐酸芬戈莫德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和荷瘤模型组,给药14d,分别检测以下指标:肿瘤生长抑制率、胸腺指数... 目的通过盐酸芬戈莫德对CT26荷瘤小鼠肿瘤免疫相关因子功能的影响,探讨盐酸芬戈莫德的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小鼠分为阴性对照组,盐酸芬戈莫德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和荷瘤模型组,给药14d,分别检测以下指标:肿瘤生长抑制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小鼠不同组织T细胞干扰素γ(IFN-γ)的分泌、效应T细胞(CD8^+CD3^+T细胞)的比例、不同组织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s)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分泌。结果盐酸芬戈莫德明显升高CD8^+CD3^+T细胞在肿瘤局部的比例(P <0.05);盐酸芬戈莫德显著提高外周血和淋巴结中T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P <0.05);盐酸芬戈莫德有抑制CD4^+CD25^+Tregs分泌IL-10的作用(P <0.05)。结论盐酸芬戈莫德可能通过影响Tregs的免疫抑制功能发挥抗肿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芬戈莫德 CT26结肠癌 调节性T细胞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手工教学中培养聋生的创新意识
9
作者 赖满香 《现代特殊教育》 2001年第U12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聋生 创新意识 手工教学 教学过程 因材施教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