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用药相关基因检测在临床的应用研究
1
作者 黄馨院 赖春慧 +2 位作者 熊雨 宋清华 石明芳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7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相关药物的基因检测在临床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12月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或住院的882例患者,分析其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数据。结果:研究共完成3754例药物基因检测。其中,94.96%(640/674...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相关药物的基因检测在临床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12月在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或住院的882例患者,分析其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数据。结果:研究共完成3754例药物基因检测。其中,94.96%(640/674)对β受体阻滞剂敏感性强,99.66%(879/882)对钙通道拮抗剂敏感性强,64.42%(172/267)对利尿剂敏感性强,对氯吡格雷表现为正常代谢的患者占40.00%(222/55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常规剂量使用占9.93%(72/725),90.07%(653/725)需适当增加用药剂量以增强降压效果;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敏感的患者占54.53%(355/651)。结论:药物基因检测技术可以从基因层面分析患者个体的遗传因素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对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药物 个体化治疗 药物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疾病幼儿肠道菌群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余夏 王晶 +2 位作者 石明芳 赖春慧 梁秀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55-360,共6页
目的分析幼儿过敏性疾病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系。方法采集10例过敏性疾病患儿(实验组)和6例正常幼儿(正常对照组)的粪便标本和外周血标本,运用16S rRNA基因可变区V3-V4测序技术对肠道菌群进行鉴定。采用ELISA法测定血中细胞因子IL-17、IL... 目的分析幼儿过敏性疾病与肠道菌群变化的关系。方法采集10例过敏性疾病患儿(实验组)和6例正常幼儿(正常对照组)的粪便标本和外周血标本,运用16S rRNA基因可变区V3-V4测序技术对肠道菌群进行鉴定。采用ELISA法测定血中细胞因子IL-17、IL-10及IFN-γ浓度。结果16个样本共产生919个操作分类单元(OTU),Chao指数稀释曲线显示测序深度已经基本覆盖样品中所有的物种。实验组observed species指数小于正常对照组(W=50,P=0.03),实验组ace指数小于正常对照组(W=50,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chao、shannon指数高于对照组(W=48、40,P=0.06、0.31),simpson指数低于对照组(W=23,P=0.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肠道微生物物种多样性低于健康对照组。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肠道菌群组成有差异。线性判别分析(LDA)显示两组中差异显著性的物种。属水平上,健康对照组的优势菌群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实验组的优势菌群为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埃希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和艾克曼菌属(Akkermansia)。实验组血浆中细胞因子IL-17、IL-10及IFN-γ的浓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7组:Z=-3.96,P=0.000;IL-10组:t=7.608,P=0.000;IFN-γ组:t=3.361,P=0.008)。结论过敏性疾病幼儿与正常幼儿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物种丰度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肠道菌群变化可推动机体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过敏性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幼儿 肠道菌群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