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一种新的锶超积累植物——串叶草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赖捷
邱孟琦
成建峰
冷阳春
庹先国
-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4期4-8,18,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63000426)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4JY0206)
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16ycx002)
-
文摘
[目的]筛选适合污染区生长的超积累植物。[方法]采用野外采样法,以国内某核设施退役厂放射性污染区域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该区优势植物(共9科17种)和土壤中的^(137)Cs、^(90)Sr放射性含量,并进行了筛选与田间修复试验。[结果]污染区土壤^(137)Cs和^(90)Sr放射性含量的最大值分别为5.06×10~6和3.29×10~4Bq/kg,均超过国际规定活度限值;菊科串叶草对^(137)Cs的富集和转移系数均小于1.00,而对^(90)Sr的富集和转移系数分别是3.25和2.95,均大于1.00;串叶草具备^(90)Sr超积累植物特征且能修复土壤中5.9%的^(90)Sr,可推荐串叶草对^(90)Sr的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处理。[结论]首次发现并证实菊科串叶草是一种^(90)Sr超积累植物,为开展污染区域修复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
关键词
铯-137
锶-90
放射性污染
植物修复技术
富集性能
-
Keywords
137 Cs
9o Sr
Radioactive contamination
Phytoremediation technology
Enrichment of performance
-
分类号
X59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pH值对U、Pu的吸附影响
被引量:11
- 2
-
-
作者
成建峰
冷阳春
庹先国
赖捷
阳刚
邓超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四川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出处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3-217,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30646)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4JY0206)
-
文摘
以西南某极低放废物处置库预选场址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模拟实验研究水相pH值对U、Pu在土壤中的吸附影响,结合PHREEQC软件模拟了该地下水溶液中不同pH值下的种态和主要成分。结果表明,水相环境中土壤对U、Pu的吸附约在第13d达到吸附平衡。pH值对土壤吸附能力有较大影响,酸性溶液吸附能力较弱,碱性溶液吸附能力较强。U、Pu在水溶液中的化学种态和主要成分对土壤吸附有一定影响,带电荷的UO_2(CO_3)_2^(2-)、UO_2(CO_3)_3^(4-)和不带电的Pu(OH)_4易与土壤表面的≡Si—OH、Al—OH等表面羟基官能团形成新的络合物,使得土壤的吸附能力增强。
-
关键词
U
PU
土壤
吸附分配系数
PHREEQC
-
Keywords
U
Pu
soil
Kd
PHREEQC
-
分类号
TL942.1
[核科学技术—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