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丘状交错层理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赖志云 赖伟庆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45,共4页
为探讨丘状交错层理的成因,在室内通过涡流运动的试验,发现在水盆中心区形成微微上凸、向四周缓缓倾斜的丘状沉积体。因此,提出丘状交错层理成因的新观点;同时,还应用圆周运动理论解释了风暴岩沉积序列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丘状交错层理 涡流 正常浪底 风暴浪底 圆周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上侏罗统大磨拐河组沉积相 被引量:2
2
作者 赖志云 张金亮 +3 位作者 徐伦勋 程学儒 刘长瑞 孙祥生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10,共10页
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主要的沉积类型有水下扇、三角洲,砂坝等。水下扇主要分布在大一至大二段,又可进一步分为扇根(包括主沟谷和主沟堤2个微相)、扇中(包括扇中沟道、沟间及扇中前缘3个微相)和扇端。三角洲主要分布在凹陷南部的大二段... 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主要的沉积类型有水下扇、三角洲,砂坝等。水下扇主要分布在大一至大二段,又可进一步分为扇根(包括主沟谷和主沟堤2个微相)、扇中(包括扇中沟道、沟间及扇中前缘3个微相)和扇端。三角洲主要分布在凹陷南部的大二段至大四段和北部的大五段,钻井揭示的前缘相带可以进一步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砂席、远砂坝4个微相。砂坝主要分布在凹陷南部大四段至大五段,砂坝一般为水进层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凹陷 沉积相 上侏罗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和湖凹陷辫状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储集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赖志云 徐伦勋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9,共9页
呼和湖凹陷是海拉尔盆地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面积约2640km^2,凹陷内上侏罗统大磨拐河组厚达1500m,主要由辫状三角洲组成,辫状三角洲砂体含有丰富的交错层,缺乏沉积物重力流沉积,与冲积扇及扇三角洲在岩相及岩相组合上有明显的差异。由... 呼和湖凹陷是海拉尔盆地的一个次级负向构造,面积约2640km^2,凹陷内上侏罗统大磨拐河组厚达1500m,主要由辫状三角洲组成,辫状三角洲砂体含有丰富的交错层,缺乏沉积物重力流沉积,与冲积扇及扇三角洲在岩相及岩相组合上有明显的差异。由辫状河入湖所形成的辫状三角洲砂体,侧向连续性好,呈席状展布。这种储层的主要成岩事件有压实、石英加大和自生、蒙脱石生成、高岭石沉淀、长石加大和自生、伊利石形成、方解石沉淀和绿泥石形成。成岩作用和砂体微相对储层的储集性能起控制作用,处于浅成岩和中成岩带的辫状三角洲储集层具有中—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沉积 储集性能 油气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歧北凹陷舌状砂体沉积模拟实验 被引量:9
4
作者 张春生 刘忠保 +3 位作者 曹跃华 赖志云 高玉华 张服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8-183,共6页
模拟实验表明,沙体的形态由第1期的叶状变为第4期的舌状,与歧北凹陷沙一段舌状砂体形态类似。沉积体呈溯源退缩势态,厚度与宽厚比渐次减小。以第2期沙层延伸远、分布广,与第1、第3期沙层沟通,构成统一的储集空间。第4期沙层... 模拟实验表明,沙体的形态由第1期的叶状变为第4期的舌状,与歧北凹陷沙一段舌状砂体形态类似。沉积体呈溯源退缩势态,厚度与宽厚比渐次减小。以第2期沙层延伸远、分布广,与第1、第3期沙层沟通,构成统一的储集空间。第4期沙层呈孤立的透镜体,被包围在泥质沉积之中,储集性能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实验 歧北凹陷 舌状沙体 沉积模拟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三角洲砂体形成及演变的水槽实验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忠保 赖志云 汪崎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4-41,共8页
作者模拟了湖泊三角洲砂体的湖退沉积过程。对实验过程中三角洲砂体的形成、主水流和三角洲砂体的迁移作了比较详细地描述;同时定量研究了不同湖水深度下洪水、中水和枯水对砂体的改造;最后尝试将湖盆内的砂体进行相带划分并进行了粒... 作者模拟了湖泊三角洲砂体的湖退沉积过程。对实验过程中三角洲砂体的形成、主水流和三角洲砂体的迁移作了比较详细地描述;同时定量研究了不同湖水深度下洪水、中水和枯水对砂体的改造;最后尝试将湖盆内的砂体进行相带划分并进行了粒度分析。该实验主要得到如下认识:①湖水深度控制着三角洲砂体的形态和进积速率;②砂体的宽厚比可作为判断三角洲砂体形态的重要标志;③洪水对三角洲砂体的改造起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实验 三角洲 砂体 沉积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枝江段凤凰滩现代沉积特征 被引量:15
6
作者 曹耀华 张春生 +3 位作者 刘忠保 孟蘅 赖志云 侯勇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14,共7页
长江枝江段凤凰滩为一典型的加积型心滩,沉积物自滩头至滩尾为砾、沙、粉沙和泥.滩头发育大中型沙浪、新月形沙垅和舌状沙地;滩中发育大型泥裂;滩尾仅发育小波痕。层理类型以大型槽状和板状交错层为主,层理规模自滩头向滩尾逐渐减... 长江枝江段凤凰滩为一典型的加积型心滩,沉积物自滩头至滩尾为砾、沙、粉沙和泥.滩头发育大中型沙浪、新月形沙垅和舌状沙地;滩中发育大型泥裂;滩尾仅发育小波痕。层理类型以大型槽状和板状交错层为主,层理规模自滩头向滩尾逐渐减小.根据沉积物特征及沉积构造可划分出16种岩石相类型,它们构成了10种岩石相组合类型.滩体建筑结构要素分析表明.凤凰滩由纵向砾石坝、纵向前积沙坝、侧向粉沙坝、垂向河漫滩和弧形沙坝5种建筑结构要素组成,其中纵向前积沙坝是心滩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沉积特征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滩子牛轭湖沉积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曹跃华 张春生 +1 位作者 刘忠保 赖志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96-201,共6页
曲颈裁弯形成的沙滩子牛轭湖,属开放型沉积体系,经历了四岸崩塌凸岸堆积及裁弯形成两个阶段。出水口和入水口是主要沉积部位,沉积速率2~3m/a,顶湾则沉积相当缓慢;粒度曲线第Ⅰ类代表早期、第Ⅱ类代表早中期、第Ⅲ类代表中晚... 曲颈裁弯形成的沙滩子牛轭湖,属开放型沉积体系,经历了四岸崩塌凸岸堆积及裁弯形成两个阶段。出水口和入水口是主要沉积部位,沉积速率2~3m/a,顶湾则沉积相当缓慢;粒度曲线第Ⅰ类代表早期、第Ⅱ类代表早中期、第Ⅲ类代表中晚期沉积物的粒度特征;以发育中、小型水平、平行、波状等层理和泥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轭湖 现代沉积 形成模式 曲颈裁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滩子高弯曲流点坝沉积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曹跃华 张春生 +1 位作者 刘忠保 赖志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4-189,共6页
沙滩子高弯曲流点坝的不同部位具不同的粒度特点,Ⅰ类代表下点坝及上点坝卷形脊粒度分布,Ⅱ类代表上点坝粒度分布,Ⅲ类代表串沟坝粒度分布的特点。大型交错层理是其主要的沉积构造,由下向上规模减小,并过渡为沙纹层理和水平层理,... 沙滩子高弯曲流点坝的不同部位具不同的粒度特点,Ⅰ类代表下点坝及上点坝卷形脊粒度分布,Ⅱ类代表上点坝粒度分布,Ⅲ类代表串沟坝粒度分布的特点。大型交错层理是其主要的沉积构造,由下向上规模减小,并过渡为沙纹层理和水平层理,具下粗上细的粒序及二元沉积构造。在13种岩石相类型中归纳出砂泥突变式,卷形脊、上点坝、卷形槽、串沟坝及下点坝6种岩石相组合。以发育多期卷形存与卷形槽组成的岗状地貌和深切的串沟坝的建筑结构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点坝 粒度特征 沉积构造 水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床变弯度曲流河边滩的水槽模拟实验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忠保 曹耀华 +1 位作者 张春生 赖志云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4-38,45,共6页
设计了一条河床及河岸为固定且河段曲率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的入湖曲流河道,采用3组不同粒径的沙粒进行曲流河边滩模拟实验,详细研究了不同粒径条件下定床曲流河的边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曲流河边滩的分布、规模、形态及水动力特... 设计了一条河床及河岸为固定且河段曲率由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大的入湖曲流河道,采用3组不同粒径的沙粒进行曲流河边滩模拟实验,详细研究了不同粒径条件下定床曲流河的边滩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曲流河边滩的分布、规模、形态及水动力特征均与河流弯曲系数关系密切:随着曲率增大,边滩上顶点向上游移动,边滩外缘的水下倾角也随之增大,边滩形状则由长条形到非对称弧形到对称弧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沉积 沉积特征 水槽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松滋分流河口三角滩沉积模式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耀华 张春生 +3 位作者 刘忠保 王红莲 赖志云 侯勇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7,共7页
首次提出称为三角滩的沉积学术语。三角滩是分流河口区典型的微地貌单元,平面上呈三角形,分布于分流河口靠主流下游一侧。根据微地貌、粒度、沉积构造、岩石相类型及组合特征,将松滋分流河口三角滩分为三角沙滩、河漫滩和串沟三个亚... 首次提出称为三角滩的沉积学术语。三角滩是分流河口区典型的微地貌单元,平面上呈三角形,分布于分流河口靠主流下游一侧。根据微地貌、粒度、沉积构造、岩石相类型及组合特征,将松滋分流河口三角滩分为三角沙滩、河漫滩和串沟三个亚相,并进一步作了微相划分,探讨了三角滩的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沉积 长江 三角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村甲决口扇沉积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跃华 张春生 +1 位作者 刘忠保 赖志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4-169,共6页
阵发性洪水决口是文村甲决口扇形成的主要因素。决口深潭和岗洼相间辫状水道断续定向延伸是其重要的地貌标志。沉积物以悬浮递交搬运为主。水道沉积具明显的二元结构;水道问沉积二元结构不明显,形成上部沉积物前者比后者细的特点。以... 阵发性洪水决口是文村甲决口扇形成的主要因素。决口深潭和岗洼相间辫状水道断续定向延伸是其重要的地貌标志。沉积物以悬浮递交搬运为主。水道沉积具明显的二元结构;水道问沉积二元结构不明显,形成上部沉积物前者比后者细的特点。以大型冲刷充填和小型槽状交错、平行、沙纹、均匀层理为主要沉积构造。在粒度曲线上,Ⅰ类沉积物较粗,分选好,代表扇根扇中辫状水道下部沉积;Ⅱ类沉积物较细,分选较好,代表扇根扇中水道间下部沉积;Ⅲ类沉积物细,分选较差,代表扇缘沉积。并据此划分出了深潭、主体、边缘三个微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口扇 沉积构造 沉积模式 石油生成 水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安镇油田第三系沙四段储层特征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春生 赖志云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70-279,共10页
本文根据地震、测井及沉积等资料对永安镇油田第三系沙四段储层的成岩作用、储层特征及影响储层性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沙四段储层进行了分类并预测了勘探有利地区。作者认为,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扇中水道部位;Ⅱ类储层... 本文根据地震、测井及沉积等资料对永安镇油田第三系沙四段储层的成岩作用、储层特征及影响储层性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沙四段储层进行了分类并预测了勘探有利地区。作者认为,Ⅰ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扇中水道部位;Ⅱ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水道前缘、水道间和扇缘部位;Ⅲ类储层主要分布在扇根部位。同生断层是影响储层性质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石油 储层 第三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结构及地质剖面图像处理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春生 曹跃华 +5 位作者 赖志云 林金凤 刘忠保 陶德元 何小海 李舒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90-195,共6页
储层结构及地质剖面图像处理技术的实质,是根据沉积结构的灰度(颜色)对孔隙、喉道、岩石颗粒粒度,以及现代及古代沉积剖面等,作宏观与微观定量计算与分类识别。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高新技术,实现精确的定量计算与自动... 储层结构及地质剖面图像处理技术的实质,是根据沉积结构的灰度(颜色)对孔隙、喉道、岩石颗粒粒度,以及现代及古代沉积剖面等,作宏观与微观定量计算与分类识别。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高新技术,实现精确的定量计算与自动分类识别。该系统能对现代及古代沉积剖面进行层序分析,绘制柱状剖面图;能对疏松沉积物及岩石薄片进行粒度分析,并绘制概率曲线及CM图;能自动寻找岩石薄片的孔隙和喉道,并给出孔隙喉道分布规律的真彩色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剖面 图像分析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辫状河-扇三角洲形成及演变的水槽实验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忠保 赖志云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8-62,共5页
本文通过辫状河-扇三角洲湖退沉积过程的模拟实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湖水深度下辫状河-扇三角洲的定量演变趋势。
关键词 油气藏 勘探 水槽实验 扇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枝江段江口洲沙体的非均质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春生 曹耀华 +1 位作者 刘忠保 赖志云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5-21,共7页
江口洲是长江枝江段一心滩型江心洲,它由心滩主体和侧伏边滩组成.在对垂向沉积剖面及沙体平面展布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江口洲是由河床底部滞留沉积、心滩、边滩及河漫滩沉积4个微相单元组成,其中心滩沉积和边滩沉积是两个最... 江口洲是长江枝江段一心滩型江心洲,它由心滩主体和侧伏边滩组成.在对垂向沉积剖面及沙体平面展布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江口洲是由河床底部滞留沉积、心滩、边滩及河漫滩沉积4个微相单元组成,其中心滩沉积和边滩沉积是两个最重要的微相单元,江口洲的非均质性实际上是由边滩和心滩的非均质性两部分构成的。通过野外观察和室内分析,对边滩和心滩沙体的几何形态、规模、夹层的分布形式、沙泥岩的配置关系和层问连通性以及沉积剖面的韵律结构等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边滩和心滩的层间及层内非均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河流 沉积特征 长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百里洲段洲滩沉积模拟实验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忠保 曹跃华 +1 位作者 张春生 赖志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70-177,共8页
模拟实验表明,长江中游松滋口三角滩以燕尾式和先主流后分流自平衡调整式两种方式加积,洪水期是三角滩生长发育期,具有洪水生根、中水细化、枯水暴露的特点。水流轴线的大水趋中、小水坐弯则是芦家河浅滩形成和演变的主要控制因素,... 模拟实验表明,长江中游松滋口三角滩以燕尾式和先主流后分流自平衡调整式两种方式加积,洪水期是三角滩生长发育期,具有洪水生根、中水细化、枯水暴露的特点。水流轴线的大水趋中、小水坐弯则是芦家河浅滩形成和演变的主要控制因素,洪水期表现为四岸大边滩、中枯水期表现为大心滩;凤凰滩和江口洲受河湾形态及河道边界条件控制,洪水期凤凰滩以加积为主,江口洲以冲刷为主,前者发展增大,后者削减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滩 模拟实验 沉积 石油生成 水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体渗透率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春生 赖志云 +1 位作者 柴巧英 谭国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2-76,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现代疏松沉积砂体的渗透率测定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对砂体渗透率进行实测。当考虑了成岩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之后,该方法所获得的渗透率可以较好地与油田砂岩样品渗透率相对比。该方法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 本文介绍了一种现代疏松沉积砂体的渗透率测定方法,它的最大特点是对砂体渗透率进行实测。当考虑了成岩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之后,该方法所获得的渗透率可以较好地与油田砂岩样品渗透率相对比。该方法装置简单,操作方便,结果可靠。是现代砂体储层性质研究值得借鉴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沉积 储集层 测定 油气层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退热汤加减联合刺血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33例
18
作者 赖志云 郑春婷 +2 位作者 张劲松 许晓军 杜荣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5期144-147,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退热汤加减联合刺血疗法治疗肺炎的疗效。方法6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按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常规采用抗感染、祛痰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自... 目的观察自拟退热汤加减联合刺血疗法治疗肺炎的疗效。方法6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按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常规采用抗感染、祛痰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退热汤联合刺血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治疗第3天、治疗第6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疗效。结果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46.56±16.51)h短于对照组的(58.84±18.14)h(P<0.05)。治疗第6天,两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第3天,且治疗组白细胞计数(9.32±1.37)×10^(9)/L、C反应蛋白(15.23±9.20)mg/L低于对照组的(11.20±1.88)×10^(9)/L、(22.58±13.27)mg/L(P<0.05)。治疗组总显效率72.7%高于对照组的48.4%(P<0.05)。结论自拟退热汤加减联合刺血疗法能促进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体温、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恢复,以及肺部炎症渗出吸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热汤 刺血疗法 社区获得性肺炎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在不同证型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郭森仁 赖志云 +1 位作者 陈英杰 洪红昭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对不同证型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的作用。方法:以128例高血压脑出血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安宫牛黄丸配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60例(治疗组)和常规西医综合治疗68例(对照组),并对治疗组进行中医辨证分型,2组疗程均为6d,治... 目的:观察安宫牛黄丸对不同证型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的作用。方法:以128例高血压脑出血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安宫牛黄丸配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60例(治疗组)和常规西医综合治疗68例(对照组),并对治疗组进行中医辨证分型,2组疗程均为6d,治疗组连续使用安宫牛黄丸治疗6d。分别于发病第1、3、6天监测观察脑功能测定评分(格拉斯评分)、血压、心率和体温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观察治疗组不同中医证型上述观察指标的变化和比较。结果:患者脑功能测定评分(格拉斯评分)2组发病后均逐渐升高,发病后第3、6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升高明显,治疗组不同中医证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痰热腑实型和风火上扰型升高明显;血压水平2组发病后均逐渐降低,发病后第3、6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降低明显,治疗组不同中医证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痰热腑实型和风火上扰型降低明显;心率变化2组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中医证型间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体温变化入院6d较入院3d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入院第6天痰热腑实型和风火上扰型体温降低较入院时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安宫牛黄丸具有显著促进高血压脑出血脑功能测定评分恢复和血压控制的作用,对痰热腑实型和风火上扰型的脑功能测定评分、血压体温控制均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治疗痰热腑实型和风火上扰型高血压脑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宫牛黄丸 高血压脑出血 中医证型 脑功能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文鑫 刘德桓 +3 位作者 苏齐 叶靖 赖志云 吴志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1期1-3,7,共4页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以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引起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与非代谢综合相比,合并MS的心血管病人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明显增多,近年来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高血压病(EH)是心脑血管疾...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以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引起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与非代谢综合相比,合并MS的心血管病人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明显增多,近年来已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高血压病(EH)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上EH合并各种形式的代谢紊乱越来越常见,其造成的心、脑、肾、血管等靶器官损害也越来越复杂和严重。中医药在治疗EH合并MS这方面显示出了独特的优势,本文从对EH与MS的认识入手,综述近年来EH合并MS在中医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代谢综合征 中医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