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香型红茶红螺春加工新技术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赖兆祥 苗爱清 +3 位作者 孙世利 庞式 黄国资 吴家尧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0-121,共2页
介绍了花香型红茶红螺春的加工新技术,包括鲜叶采摘、晒青、做青、萎凋、揉捻、发酵、初烘、做形、干燥等技术要点,研究了不同做青强度、发酵时间及不同初烘温度对成茶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 花香 红螺春 红茶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香茶适制品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赖兆祥 黄国滋 +2 位作者 庞式 凌彩金 陈海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4-55,74,共3页
研究了广东省目前种植面积较大的凤凰水仙、岭头单丛、仁化白毛茶、黄金桂、云南大叶等茶树品种加工陈香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黄金桂品种加工的陈香茶茶汤滋味醇和较淡,对贮存过程的品质形成潜力相对较差,不适宜加工陈香茶;而凤凰水仙... 研究了广东省目前种植面积较大的凤凰水仙、岭头单丛、仁化白毛茶、黄金桂、云南大叶等茶树品种加工陈香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黄金桂品种加工的陈香茶茶汤滋味醇和较淡,对贮存过程的品质形成潜力相对较差,不适宜加工陈香茶;而凤凰水仙、岭头单丛、仁化白毛茶和云南大叶加工的陈香茶茶汤滋味醇厚、陈香且具有良好的茶叶品质和贮存陈化潜力,均为加工陈香茶的优良茶树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香茶 品种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级别祁门红茶品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赖兆祥 黄国滋 庞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107-108,共2页
通过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及农药残留测定,研究当今祁门红茶成茶品质。结果表明,一级祁门红茶的外形品质和内在品质均表现优异;不同级别祁门红茶成茶水分含量均偏高;一级和三级有较多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一级的茶红素、... 通过感官审评和理化分析及农药残留测定,研究当今祁门红茶成茶品质。结果表明,一级祁门红茶的外形品质和内在品质均表现优异;不同级别祁门红茶成茶水分含量均偏高;一级和三级有较多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和水浸出物;一级的茶红素、茶黄素含量较高,茶褐素适中,汤色红亮,成茶品质好,而三级稍差,五级最差;一级至五级的总灰分、水溶性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含量逐渐降低;不同级别的祁门红茶均达到卫生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门红茶 品质 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丛陈香茶渥堆水分与堆温及品质关系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赖兆祥 黄国滋 +1 位作者 赵超艺 卓敏 《中国茶叶》 2008年第8期27-28,共2页
研究了单丛茶渥堆过程茶坯水分与堆温及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渥堆茶坯含水量高低与堆温、茶品质关系密切,渥堆前期随渥堆时间的延长温度升高,渥堆茶坯水分越高其对应的堆温越高;渥堆茶坯含水量对荼叶品质有决定性的影响,随渥堆时间延... 研究了单丛茶渥堆过程茶坯水分与堆温及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渥堆茶坯含水量高低与堆温、茶品质关系密切,渥堆前期随渥堆时间的延长温度升高,渥堆茶坯水分越高其对应的堆温越高;渥堆茶坯含水量对荼叶品质有决定性的影响,随渥堆时间延长品质逐渐提高,但超过一定时间,品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丛陈香茶 渥堆水分 堆温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龙茶香气的HS-SPME-GC-MS/GC-O研究 被引量:95
5
作者 苗爱清 吕海鹏 +5 位作者 孙世利 王力 庞式 赖兆祥 曾琼 林智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583-587,共5页
采用HS-SPME-GC-MS/GC-O对白叶单枞茶、金萱、铁观音、黄金桂4个乌龙茶进行香气成分测定,结果显示,白叶单枞茶主要香气成分是芳樟醇(玫瑰花香)及其氧化物Ⅰ(淡花香);金萱主要香气成分是吲哚(高浓度时表现出刺激气味,在低浓度时表现出花... 采用HS-SPME-GC-MS/GC-O对白叶单枞茶、金萱、铁观音、黄金桂4个乌龙茶进行香气成分测定,结果显示,白叶单枞茶主要香气成分是芳樟醇(玫瑰花香)及其氧化物Ⅰ(淡花香);金萱主要香气成分是吲哚(高浓度时表现出刺激气味,在低浓度时表现出花香);铁观音主要香气成分是芳樟醇(玫瑰花香)、水杨酸甲酯(薄荷香味)、己酸-顺-3-己烯酯(花香)和α-法尼烯(花香);黄金桂主要香气成分是芳樟醇氧化物Ⅰ(淡花香)、己酸-顺-3-己烯酯(花香)和α-法尼烯(花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香气 GC-MS G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取温度对金萱绿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世利 赖兆祥 +5 位作者 庞式 曾琼 赵超艺 凌彩金 潘顺顺 苗爱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5,共3页
检测了金萱绿茶常规成分的含量,在茶水比1∶20、浸提时间1.5 h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提取温度(50、60、70、80、90、100℃)对绿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茶多糖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效果,对亚铁离子具... 检测了金萱绿茶常规成分的含量,在茶水比1∶20、浸提时间1.5 h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提取温度(50、60、70、80、90、100℃)对绿茶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茶多糖具有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效果,对亚铁离子具有较强的络合能力;不同提取温度和不同浓度的绿茶多糖具有不同的抗氧化活性。综合多糖提取率和多糖活性两方面考虑,建议绿茶多糖水提温度设60~70℃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多糖 提取 抗氧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陈香茶后发酵过程中主要微生物种群和酶类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栋 李晶晶 +4 位作者 方祥 黄国资 乔小燕 吴华玲 赖兆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9-434,共6页
以岭头单丛茶树品种晒青毛茶为材料进行后发酵加工陈香茶,重点跟踪研究后发酵过程不同阶段的微生物种群、主要生化成分及主导酶类的变化并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陈香茶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以产黄青霉和黑曲霉为主。茶多酚、茶黄... 以岭头单丛茶树品种晒青毛茶为材料进行后发酵加工陈香茶,重点跟踪研究后发酵过程不同阶段的微生物种群、主要生化成分及主导酶类的变化并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陈香茶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以产黄青霉和黑曲霉为主。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游离氨基酸等茶叶品质成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茶褐素逐步增加;果胶酶、纤维素酶等促进茶叶品质形成的酶类在后发酵一翻(4d)时活力到达最高峰,多酚氧化酶在整个过程中活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陈香茶 岭头单丛 微生物 酶活性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茶提取物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孙世利 苗爱清 +5 位作者 凌彩金 潘顺顺 庞式 赖兆祥 曾文伟 赵超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59-261,共3页
提取了3种名优红茶水溶性成分,采用HPLC法分析提取物中8种儿茶素单体和3种茶黄素单体的含量,测定了红茶提取物体外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二苯代苦味肼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并分析了红茶提取物络合亚... 提取了3种名优红茶水溶性成分,采用HPLC法分析提取物中8种儿茶素单体和3种茶黄素单体的含量,测定了红茶提取物体外清除2,2’-连氨-(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氨盐(ABTS)、二苯代苦味肼基(DPPH)自由基的能力,并分析了红茶提取物络合亚铁离子(FIC)的能力。结果表明:3种红茶水溶性提取物中,8种儿茶素总含量顺序为英红>祁红>滇红,3种茶黄素总含量顺序为英红>滇红>祁红;3种红茶都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能力和络合亚铁离子能力,并与红茶提取物处理浓度呈剂量依赖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抗氧化 儿茶素 茶黄素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与茶黄素对前脂肪细胞3T3-L1增殖与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孙世利 凌彩金 +6 位作者 刘军 潘顺顺 苗爱清 李家贤 庞式 赖兆祥 黄华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7-139,F0003,共4页
利用MTT法检测了经不同浓度茶多酚和茶黄素复合物处理24 h后的3T3-L1细胞的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外观形态,油红O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分化程度,并检测了分化成熟的3T3-L1细胞内的甘油三酯含量。结果表明:经茶多酚与茶黄素处理后,3T3... 利用MTT法检测了经不同浓度茶多酚和茶黄素复合物处理24 h后的3T3-L1细胞的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外观形态,油红O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分化程度,并检测了分化成熟的3T3-L1细胞内的甘油三酯含量。结果表明:经茶多酚与茶黄素处理后,3T3-L1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且以60μg/mL的浓度处理时,细胞存活率最低;贴壁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贴壁细胞变大变圆;茶多酚与茶黄素明显抑制了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分化细胞内甘油三酯的含量明显降低。表明茶多酚与茶黄素对前脂肪细胞3T3-L1的增殖和分化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茶黄素 前脂肪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花酒酿造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庞式 赵超艺 +4 位作者 苗爱清 李家贤 赖兆祥 孙世利 凌彩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9-120,133,共3页
研究了茶花酒酿造工艺参数的选择、冷热处理对茶花酒透明度的影响以及普洱茶对茶花酒品质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茶花配比为6%、酵母繁殖旺盛时加入茶花、冷浸提7 d以上时产品品质较高;茶花在用冷浸提且酒不加热的处理条件下能有效防止... 研究了茶花酒酿造工艺参数的选择、冷热处理对茶花酒透明度的影响以及普洱茶对茶花酒品质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茶花配比为6%、酵母繁殖旺盛时加入茶花、冷浸提7 d以上时产品品质较高;茶花在用冷浸提且酒不加热的处理条件下能有效防止产品出现浑浊现象;茶花酒发酵过程中加入少量普洱茶能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最后总结出茶花酒最佳酿造工艺流程,并对茶花酒产品品质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花洒 酿造 发酵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茶花多糖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世利 庞式 +4 位作者 赖兆祥 曾琼 王秋霜 潘顺顺 苗爱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8-170,共3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茶花多糖,对提取的茶花多糖进行清除DPPH、ABTS自由基和络合亚铁离子能力检测,比较了超声波提取和常规提取所得多糖的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的茶花多糖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而其清除A...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茶花多糖,对提取的茶花多糖进行清除DPPH、ABTS自由基和络合亚铁离子能力检测,比较了超声波提取和常规提取所得多糖的体外清除自由基能力。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的茶花多糖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而其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稍弱于常规提取方法,亚铁离子络合能力则与多糖处理浓度关系较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花 多糖 超声波 提取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积发酵水分对陈香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黄国资 陈栋 +2 位作者 赖兆祥 卓敏 王秋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2-115,共4页
用广东特色的白毛茶和岭头单丛品作种原料,通过设计20%、25%、30%和35%等4个茶坯水分含量,研究了陈香茶加工堆积发酵过程的品质及温度变化,认为堆积发酵过程茶叶品质朝有利于陈香茶方向发展,堆积发酵含水量与堆温的关系是茶坯水分与堆... 用广东特色的白毛茶和岭头单丛品作种原料,通过设计20%、25%、30%和35%等4个茶坯水分含量,研究了陈香茶加工堆积发酵过程的品质及温度变化,认为堆积发酵过程茶叶品质朝有利于陈香茶方向发展,堆积发酵含水量与堆温的关系是茶坯水分与堆积发酵温度成正比,堆积发酵过程温度变化范围在45~58℃时加工的陈香茶品质较好;陈香茶堆积发酵的适宜水分指标为30%~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陈香茶 堆积发酵水分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赖幸菲 赖兆祥 +5 位作者 操君喜 陈海强 吴华玲 周波 黎秋华 孙世利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9期127-133,共7页
【目的】研究成龄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广东省英红九号茶园推行机械化采摘,实现茶叶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通过设置不同处理的修剪留养、开采时期、采摘标准和施肥管理4个处理进行英红九号茶... 【目的】研究成龄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广东省英红九号茶园推行机械化采摘,实现茶叶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通过设置不同处理的修剪留养、开采时期、采摘标准和施肥管理4个处理进行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关键技术研究。【结果】成龄英红九号茶树适合在冬季采用重修剪(离地40~50 cm),并在每轮茶结束后结合施用有机肥、增施化肥和复合肥可增强茶树生长势及发芽密度,开采时期为新梢中一芽二叶以上达到60%~70%左右,机采进刀深度春茶4~5 cm、夏秋茶5~8 cm可提高机采鲜叶的优采率。【结论】英红九号茶树的展叶角度较大,节间较长,是适宜机采的品种,通过运用合适的修剪留养、施肥管理、开采时期和采摘标准等关键技术,可实现英红九号茶园机械化采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红九号 茶树 机械化采摘 修剪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萱乌龙茶品种的栽培性状及利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国滋 赖兆祥 +2 位作者 何玉媚 庞式 赵超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38-39,共2页
介绍了从台湾引进的金萱乌龙茶品种在广东的栽培性状,报道了利用该品种加工的金萱蒸青绿茶、扁形绿茶、烘青绿茶和白茶等系列创新产品及工艺特点。
关键词 金萱乌龙茶 栽培性状 创新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红九号茶树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被引量:4
15
作者 黄国滋 赖兆祥 +1 位作者 庞式 何玉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50-151,共2页
介绍了广东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多年试验研究及生产总结的英红九号茶树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茶园开垦种植、水肥管理、茶叶采摘、茶树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关键词 茶树 英红九号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源县传统炒青绿茶加工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国滋 赖兆祥 +2 位作者 赵超艺 何玉媚 庞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2期124-125,共2页
传统炒青绿茶是广东特色绿茶产品,近年成为了广东茶叶生产发展的新热点。介绍了河源市东源县传统炒青绿茶的加工技术,包括鲜叶标准及管理、摊青、杀青、揉捻、烘干、辉锅、拣剔等工艺。
关键词 传统炒青绿茶 加工技术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毫名茶采制工艺关键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国滋 赖兆祥 +1 位作者 赵超艺 庞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90-91,共2页
介绍了以茶树品种英红九号鲜叶为原料加工成金毫名茶的工艺关键技术,包括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技术要点。
关键词 金毫名茶 采制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头单丛茶渥堆期间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国滋 赖兆祥 +3 位作者 卓敏 黄华林 赵超艺 陈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72-74,共3页
对广东特色岭头单丛茶渥堆过程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渥堆期间翻堆次数、渥堆茶坯水分高低与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水浸出物、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变化有显著或极显著关系,其中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 对广东特色岭头单丛茶渥堆过程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渥堆期间翻堆次数、渥堆茶坯水分高低与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水浸出物、粗纤维和氨基酸含量变化有显著或极显著关系,其中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水浸出物、氨基酸和粗纤维含量随渥堆次数及茶坯水分的增加而下降,而茶褐素含量则随渥堆次数及渥堆茶坯水分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头单丛茶 渥堆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镇县上莞镇茶叶发展现状调研 被引量:5
19
作者 凌彩金 苗爱清 +1 位作者 赖兆祥 唐颢 《中国茶叶》 2010年第2期35-36,共2页
广东省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省,据统计2007年的茶叶产量为4.5万t,以绿茶和乌龙茶为主;年消费量超过10万t:主要茶叶产区集中在潮州、梅州、河源、韶关、清远以及湛江等市。
关键词 茶叶发展 调研 茶叶生产 茶叶产量 消费量 广东省 乌龙茶 产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茶不同贮存环境品质变化浅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国滋 赖兆祥 +1 位作者 庞式 罗一帆 《中国茶叶加工》 2007年第4期16-19,共4页
将陈茶分别置于地窖,地窖仓库交替,仓库等三种环境下贮存,研究不同贮存环境茶叶的色、香、味等品质及茶多酚、可溶性糖、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叶长时间贮存在地窖内茶叶品质不正常,而放在地窖仓库交替贮存和仓库贮... 将陈茶分别置于地窖,地窖仓库交替,仓库等三种环境下贮存,研究不同贮存环境茶叶的色、香、味等品质及茶多酚、可溶性糖、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叶长时间贮存在地窖内茶叶品质不正常,而放在地窖仓库交替贮存和仓库贮存能形成好的茶叶品质,在地窖、仓库交替贮存还能加速茶叶的陈化速度;贮存过程茶多酚、可溶性糖、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趋势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含量下降,茶多酚、氨基酸下降量以地窖贮存最大,可溶性糖减少量则以仓库贮存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茶 贮存 品质 茶多酚 可溶性糖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