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在肠梗阻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许传军 李晓东 +5 位作者 刘林祥 邵长青 蔡世峰 朱西琪 蓝海洋 贾绍卿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8期1214-1218,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扫描及计算机后处理技术在确定肠梗阻病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肠梗阻108例,其中经手术后病理证实102例,肠镜活检证实6例。患者均采用64层GE light speed VCT机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将薄层容...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薄层扫描及计算机后处理技术在确定肠梗阻病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肠梗阻108例,其中经手术后病理证实102例,肠镜活检证实6例。患者均采用64层GE light speed VCT机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将薄层容积扫描数据,在工作站进行后重建处理,获得兴趣区的MPR图像、曲面重组(CPR)图像、滑动薄层块最大密度投影(STS-MIP)图像。对肠梗阻的梗阻病因作出诊断,然后与手术及肠镜结果进行逐一对照。结果:MSCT及多平面重组技术对肠梗阻总的病因诊断符合率为90.7%。肠道本身病变39例,诊断符合数34例(87.2%);肠道外病变50例,诊断符合数46例(92%);肠道内病变19例,诊断符合数18例(94.7%),以上三种分类病因的诊断符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2=8.79,P<0.05)。结论:MSCT及计算机后处理技术在确定肠梗阻病因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肠梗阻患者的首选检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组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B超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贾绍卿 房克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1期93-94,共2页
目的总结并探讨基层医院B超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75例B超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17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B超诊断与手术探查结果一致152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6.9%... 目的总结并探讨基层医院B超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75例B超影像学资料。结果本组175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B超诊断与手术探查结果一致152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6.9%;实质脏器包括肝脏、肾脏、脾等损伤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2.2%(142/154),漏诊12例,其中肾脏破裂27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100%(27/27),肝脏破裂21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1.3%(21/23),漏诊2例,脾破裂90.4%(94/104),漏诊10例;空腔脏器即小肠损伤临床诊断符合率为47.6%(10/21),漏诊11例。结论 B超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临床符合率高,具有准确、方便、快捷、无创及经济等优点,有利于临床医师早期确诊并制定及时有效治疗方案,可作为基层医院腹部闭合性损伤首选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 基层医院 腹部闭合性损伤 诊断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