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贫困地区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之相关研究——以坝上高原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贾秀嵩 贾东城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9-12,共4页
贫困落后的缘由多种多样,但资源环境条件差和人口压力大是最基本的原因。人地矛盾在河北省坝上高原表现得很突出。现以此为例剖析贫困地区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的相关,探讨其协调发展的途径。 1、坝上高原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河北省... 贫困落后的缘由多种多样,但资源环境条件差和人口压力大是最基本的原因。人地矛盾在河北省坝上高原表现得很突出。现以此为例剖析贫困地区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变化的相关,探讨其协调发展的途径。 1、坝上高原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河北省北部的坝上高原,是蒙古高原的南缘部分,北起省界,西接阴山余脉,东、南两侧与燕山余脉相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坝上高原 人口发展 自然增长 贫困地区 相关研究 资源环境 总人口 净迁出 迁移增长 人口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河北省人口迁移看我国人口东移的几个问题
2
作者 贾秀嵩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4-56,共3页
进入80年代前后,我国西部“白领”东迁的报导屡见报端;自80年代中期以来,流动大军在我国东部沿海省市涌动更成为热门话题;1987年的人口抽样调查,证实了人口东移大势的存在;“四普”结果表明,东部沿海诸省市,除河北省外均为人口净迁入。... 进入80年代前后,我国西部“白领”东迁的报导屡见报端;自80年代中期以来,流动大军在我国东部沿海省市涌动更成为热门话题;1987年的人口抽样调查,证实了人口东移大势的存在;“四普”结果表明,东部沿海诸省市,除河北省外均为人口净迁入。其实,河北省也不例外。现就此“特例”讨论我国人口东移的几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净迁出 河北省 我国人口 基本建设投资 经济发达地区 内蒙古 人口移入 基本建设重点 人口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京、津、冀间人口移动的思考
3
作者 贾秀嵩 《人口与经济》 1988年第4期16-19,共4页
人口移动不仅会带来人口再分布,而且对整个人口构成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人口移动对源出地和流入地的影响各不一样,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也大不相同。研究人口迁移流动是研究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的指针。 北京、天津... 人口移动不仅会带来人口再分布,而且对整个人口构成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人口移动对源出地和流入地的影响各不一样,在不同时期的作用也大不相同。研究人口迁移流动是研究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的指针。 北京、天津两座特大城市座落在古老的河北大地上,在历史上多与河北省同一辖治,其人际联系至为密切。建国后,京、津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人口成倍增长。具体地剖析北京、天津、河北三地间人口移动的关系,对研究我国人口移动以及人口城镇化,当前我国人口移动形态特点和趋向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移动 人口迁移流动 人口再分布 人口城镇化 人口构成 理论价值 社会经济发展 特大城市 地域范围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人口移动与自然资源的相关分析
4
作者 贾秀嵩 郑树桓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4-37,共4页
一、河北人口移动特征(一)省际人口移动以“波动较大,迁入为主”为其特征。具体情况是:1949~1959年期间,净迁入125.38万人,年均12.54万人;1960~1967年期间,净迁出74万人,年均9.25万人;1968~1975年期间,除1972年外均为净迁入,累计净迁... 一、河北人口移动特征(一)省际人口移动以“波动较大,迁入为主”为其特征。具体情况是:1949~1959年期间,净迁入125.38万人,年均12.54万人;1960~1967年期间,净迁出74万人,年均9.25万人;1968~1975年期间,除1972年外均为净迁入,累计净迁入95.59万人,年均9.56万人,年均6.2万人。其中1975~1950年净迁人’6.峨万人,年均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迁移 人口移动 河北省 区位势能 迁入量 河北平原 京津 唐山地区 山前平原 人口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