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教育专业认证的逻辑应然与本质内涵
1
作者 赵利民 任云晖 贾生超 《职业技术》 2025年第5期29-35,共7页
文章基于巴纳特的“质量三角保证理论”探讨了高职教育推行专业认证的逻辑理路,指出高职教育推行专业认证是完善高职教育治理体系,深化产教融合,走向世界的必然。基于高职专业认证的内涵研究,本文认为高职专业认证包括人才培养质量保障... 文章基于巴纳特的“质量三角保证理论”探讨了高职教育推行专业认证的逻辑理路,指出高职教育推行专业认证是完善高职教育治理体系,深化产教融合,走向世界的必然。基于高职专业认证的内涵研究,本文认为高职专业认证包括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认证、毕业生水平达标认证、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认证和学校的质量文化认证等四个方面,并提出应对认证的高职院校内部质量“四循环”改进机制,以期为“双高”建设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专业认证 “四循环”改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Fe_(2)O_(3)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贾生超 王元有 +1 位作者 周龙生 金党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73-579,共7页
使用一定配比的乙酰丙酮,无水乙酸钠,三氯化铁合成的乙酰丙酮铁作为前驱体材料,采用水热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两小时合成α-Fe_(2)O_(3),从而探寻光催化效率最佳反应条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TEM),紫外... 使用一定配比的乙酰丙酮,无水乙酸钠,三氯化铁合成的乙酰丙酮铁作为前驱体材料,采用水热法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两小时合成α-Fe_(2)O_(3),从而探寻光催化效率最佳反应条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UV-vis DRS),比表面积测试(BET),拉曼光谱(Raman spectra)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同等情况下175°C下合成的α-Fe_(2)O_(3)还原六价铬的反应速率高于其他温度下合成的α-Fe_(2)O_(3)光催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丙酮铁 光催化 水热法 α-Fe_(2)O_(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企校协同框架下高职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实践研究——以“PRL互嵌式区园企校共发展”模式为例
3
作者 贾生超 袁强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6-39,共4页
高职教育政企校协同框架下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是对以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办学模式的纠偏,核心是理顺各参与方关系,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创新合作动力与合作路径,优化分配机制,形成稳固持续的合作关系。"PRL互嵌式区园企校共发展"办学... 高职教育政企校协同框架下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是对以学校为单一主体的办学模式的纠偏,核心是理顺各参与方关系,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创新合作动力与合作路径,优化分配机制,形成稳固持续的合作关系。"PRL互嵌式区园企校共发展"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以董事会为平台(P),以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为路径(R),从学校、系部、专业、课程4个层次(L),构建起基于利益分配为动力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探索了新的办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L 高职 体制机制 创新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贡献 贾生超 王如荣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3-79,共7页
提升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对于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重大。通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包含行为效能、服务贡献等6个主范畴和责任意识、自学能力、就业质量等24个子范畴的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评... 提升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对于推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重大。通过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构建了包含行为效能、服务贡献等6个主范畴和责任意识、自学能力、就业质量等24个子范畴的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研究发现,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与学生个人素养、个人能力、行为效能、个人感受、服务贡献、培养结果等密切相关。其中,个人素养和能力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的根本因素,同时高职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结果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较强的反馈作用。高职院校提升毕业生培养质量需要加强质量监控,完善评价体系;施加教师影响,强化知识运用;注重内外兼修,提升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模型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金存 贾生超 赵明亮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4-77,共4页
以应用科技大学为主体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背景下,传承"双元制"等优秀办学传统,吸收国外高等教育的合理因素,通过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技术应用性研究、改革学位学制、开发国际课程、吸引外国... 以应用科技大学为主体的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全球化、欧洲一体化背景下,传承"双元制"等优秀办学传统,吸收国外高等教育的合理因素,通过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技术应用性研究、改革学位学制、开发国际课程、吸引外国留学生等,不断开拓海外教育服务市场,实现了国际化发展。借鉴其国际化经验,提升中国高职教育国际化水平,要抓住国家推行对外投资战略的契机,构建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体系,打造中国高职教育品牌,建立境内外校际交流的留学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高职教育 国际化 经验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