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树脂传递模塑过程的固化反应热效应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贾玉玺 陈希亮 +1 位作者 丁妍羽 孙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3-26,共4页
根据化学热力学,分析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传递模塑过程的固化反应热效应现象;采用增量方法,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反应热释放量及其强度的数值计算式。采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在复杂变温条件下的树脂固化反应过程,获得了树脂... 根据化学热力学,分析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传递模塑过程的固化反应热效应现象;采用增量方法,根据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反应热释放量及其强度的数值计算式。采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在复杂变温条件下的树脂固化反应过程,获得了树脂温度、固化率、反应热释放量及其强度在时空间的分布规律,进而分析了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 固化反应 化学热效应 反应热强度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性加工对SiCp/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贾玉玺 王广春 +1 位作者 赵振铎 赵国群 《航空工艺技术》 1999年第4期23-24,29,共3页
开展了塑性加工对SiCp/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iCp/Al复合材料在固态下的塑性变形是通过其金属基体的塑性变形来实现的;当金属基体塑性变形时,增强颗粒通过转动在金属基体粒子边界上顺着变形方... 开展了塑性加工对SiCp/Al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SiCp/Al复合材料在固态下的塑性变形是通过其金属基体的塑性变形来实现的;当金属基体塑性变形时,增强颗粒通过转动在金属基体粒子边界上顺着变形方向形成定向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性加工 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碳化硅 铝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内的自由基聚合反应热效应
3
作者 贾玉玺 孙雪梅 +1 位作者 张国芳 孙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8-31,共4页
在聚合反应挤出过程中,化学热效应显著影响材料体系温度,从而影响反应速率以及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流变性能。采用有限体积方法,数值分析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在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内的自由基聚合反应热效应,描述了反应热释放量及其强度在... 在聚合反应挤出过程中,化学热效应显著影响材料体系温度,从而影响反应速率以及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流变性能。采用有限体积方法,数值分析了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在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内的自由基聚合反应热效应,描述了反应热释放量及其强度在挤出机内的变化特点,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为反应加工条件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挤出 自由基聚合 化学热效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状细胞癌
4
作者 贾玉玺 严明兰 高微 《中国社区医师》 2007年第22期15-15,共1页
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又称棘细胞癌。为好发于老年人的恶性皮肤肿瘤。 病因 许多致病因子均可诱发鳞癌。①长期紫外线照射、放射线或热辐射损伤。②化学致癌物,如砷、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焦油类、铬酸盐等。③病毒感染,可见于... 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又称棘细胞癌。为好发于老年人的恶性皮肤肿瘤。 病因 许多致病因子均可诱发鳞癌。①长期紫外线照射、放射线或热辐射损伤。②化学致癌物,如砷、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焦油类、铬酸盐等。③病毒感染,可见于人类乳头瘤病毒16、18、30和33型感染;④某些癌前期皮肤病,如日光角化病、黏膜白斑、砷角化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 人类乳头瘤病毒16 恶性皮肤肿瘤 砷角化病 致病因子 紫外线照射 化学致癌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模型以及数值模拟进展 被引量:21
5
作者 李红周 贾玉玺 +1 位作者 姜伟 安立佳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7-60,65,共5页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类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的新兴结构材料。开展该材料的强度分析和破坏过程模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介绍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模型的发展过程,综述了引入统计概念的复合材料力学行为有限元分析的...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一类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的新兴结构材料。开展该材料的强度分析和破坏过程模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介绍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细观力学模型的发展过程,综述了引入统计概念的复合材料力学行为有限元分析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力学模型 综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共挤出过程的挤出胀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敏 孙胜 +1 位作者 贾玉玺 赵国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40,共5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非牛顿流体在共挤出过程中的挤出胀大现象,分析了模具流道收敛角、模具内壁的表面质量以及平直段长度对共挤出聚合物挤出胀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流道收敛角α在0°~30°区间变化时,角度的大小对两种...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非牛顿流体在共挤出过程中的挤出胀大现象,分析了模具流道收敛角、模具内壁的表面质量以及平直段长度对共挤出聚合物挤出胀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流道收敛角α在0°~30°区间变化时,角度的大小对两种熔体的挤出胀大率均有一定的影响;当30°≤α≤90°时,角度的变化对熔体挤出胀大率几乎没有影响。模具内壁的表面质量对挤出胀大率影响较大,改善模具壁面质量可以有效地减小挤出胀大率。适当增加流道出口平直段长度可以显著减小挤出胀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出胀大 数值模拟 共挤出 非牛顿流体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辅共挤出流道中聚合物流动过程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敏 黄传真 贾玉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6-179,共4页
建立了气辅条件下两种聚合物在矩形流道中共挤出流动的三维非等温数值分析模型。用粘弹性流体模型(PTT模型)描述熔融聚合物的特性,Arrhenius方程表示流动对温度的依赖性,并且考虑聚合物相对于流道壁面的滑移以及不相容聚合物熔体间滑移... 建立了气辅条件下两种聚合物在矩形流道中共挤出流动的三维非等温数值分析模型。用粘弹性流体模型(PTT模型)描述熔融聚合物的特性,Arrhenius方程表示流动对温度的依赖性,并且考虑聚合物相对于流道壁面的滑移以及不相容聚合物熔体间滑移的边界条件。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聚合物成型过程,将计算结果与普通共挤出成型流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气垫层的加入,将使聚合物熔体的压力降减低20%~40%;使流道出口处的速度场分布均匀,速度场的最大值下降约50%;气垫区聚合物的自由流动还将对共挤出界面的形状和位置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性流体 共挤出 气辅成型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反应挤出过程的数学描述及数值模拟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国芳 贾玉玺 +1 位作者 吴莉莉 安立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36,共4页
聚合反应挤出是反应、流动、传热等相互影响的过程,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文中从数学的角度,描述了聚合反应挤出过程,评述了该过程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高分子 反应加工 评述 数学描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熔体复合挤出胀大过程的数值模拟及可恢复弹性形变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敏 黄传真 +2 位作者 孙胜 贾玉玺 梁天将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6-179,185,共5页
建立了两种聚合物熔体流经矩形流道共挤出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共挤出成型过程及胀大过程,得到了速度场、压力场、应力场,并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共挤出流动过程的可恢复弹性形变场,分析了挤出胀大率以及可恢... 建立了两种聚合物熔体流经矩形流道共挤出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共挤出成型过程及胀大过程,得到了速度场、压力场、应力场,并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共挤出流动过程的可恢复弹性形变场,分析了挤出胀大率以及可恢复弹性形变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在共挤出流动的胀大段,共挤出界面的形状和位置发生了改变;经矩形流道共挤出得到的挤出胀大末端截面形状为不对称的鼓形;在共挤出界面附近可恢复弹性形变值存在极值,运用数值方法计算可恢复弹性形变可以对流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共挤出 挤出胀大 可恢复弹性形变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聚合物共挤出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敏 孙胜 贾玉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19,共5页
以HDPE/LDPE共挤出型材为例,用有限元方法对非牛顿流体在共挤出流道内的等温流动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模具流道收敛角、入口体积流量以及模具结构形状对流道内压力场、速度场以及界面偏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流道收敛角在0°&... 以HDPE/LDPE共挤出型材为例,用有限元方法对非牛顿流体在共挤出流道内的等温流动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分析了模具流道收敛角、入口体积流量以及模具结构形状对流道内压力场、速度场以及界面偏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流道收敛角在0°<α<90°区间变化时,角度的大小对熔体界面影响不大;但当流道收敛角为90°时,共挤出区开始段出现流动死角。流道入口平流区可以使流道内的压力场均匀,有降低流道压力降的作用。HDPE/LDPE两种聚合物熔体共挤出时,其入口流率比对界面位置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挤出 数值模拟 非牛顿流体 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固性树脂固化动力学模型简化的新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晓霞 王成国 +1 位作者 贾玉玺 罗玲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70,共4页
时间-温度-转变(TTT)图是分析和设计固化过程的有用工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传统的TTT图中等固化曲线族的绘制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耗费大量的成本和时间。温度-时间-固化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由固化动力学方程控制的,因此从固化动力学方... 时间-温度-转变(TTT)图是分析和设计固化过程的有用工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传统的TTT图中等固化曲线族的绘制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耗费大量的成本和时间。温度-时间-固化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由固化动力学方程控制的,因此从固化动力学方程入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等固化曲线族是一种省时省力的新方法。针对两种树脂的固化动力学模型,数值模拟了树脂的固化度,并对计算方案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分别做出树脂固化动力学模型的等固化曲线图,探讨了温度-时间-固化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等固化条件下温度和时间的对数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温度-时间-固化度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了较为简单的关系式,简化了原先复杂的固化动力学方程,能够方便地用于工程实际,避免了繁琐的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动力学模型 固化度 TTT转变 数据拟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件渗透率及其结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董抒华 王成国 +1 位作者 贾玉玺 焦学健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100,共7页
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件的渗透率是影响液体模塑成型过程中树脂流动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它与预制件多层次结构的复杂相关性而使得渗透率的预测一直面临着挑战。本文从预制件的微观、细观及宏观层次分别介绍了渗透率与其结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件的渗透率是影响液体模塑成型过程中树脂流动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它与预制件多层次结构的复杂相关性而使得渗透率的预测一直面临着挑战。本文从预制件的微观、细观及宏观层次分别介绍了渗透率与其结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综述了预制件渗透率的数学模型及其影响因素,展望了渗透率研究的发展趋势,这将有助于揭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缺陷形成机理,进而优化设计复合材料结构件及其成型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液体模塑成型 渗透率 结构相关性 数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的模内固化及复合材料脱模变形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晓霞 贾玉玺 +1 位作者 程程 石彤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51-154,共4页
开展树脂传递模塑工艺的模内固化及复合材料脱模变形分析,有助于优化材料配方和反应加工条件,进而提高复合材料性能及稳定性。从热-化学模型、固化动力学模型、残余应力模型等方面简述了树脂固化的相关理论模型,综述了树脂固化反应及交... 开展树脂传递模塑工艺的模内固化及复合材料脱模变形分析,有助于优化材料配方和反应加工条件,进而提高复合材料性能及稳定性。从热-化学模型、固化动力学模型、残余应力模型等方面简述了树脂固化的相关理论模型,综述了树脂固化反应及交联结构、物理力学性能演变的研究进展,以及复合材料内应力形成与发展和脱模变形的研究进展,进而从三个方面讨论了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树脂传递模塑 固化 内应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挤压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程羽 郭成 +1 位作者 贾玉玺 陈金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05-109,共5页
研究了挤压变形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和挤压成形的力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材料挤压载荷随行程呈阶段性变化特征,温度每升高40℃,单位挤压力降低大约40~60MPa.挤压变形有助于细化增强体颗粒体积,促进... 研究了挤压变形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观组织的影响和挤压成形的力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材料挤压载荷随行程呈阶段性变化特征,温度每升高40℃,单位挤压力降低大约40~60MPa.挤压变形有助于细化增强体颗粒体积,促进颗粒分布均匀化.经热挤压后,颗粒沿挤压方向呈定向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金属基复合材料 挤压性能 颗粒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有限元模拟的聚合物复合型材共挤出过程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敏 黄传真 +1 位作者 孙胜 贾玉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8-101,105,共5页
建立了两种聚合物熔体在圆柱形流道中共挤出流动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复合棒材(LDPE/PS)的共挤出成形过程,并对共挤出界面的形状、入口与出口的速度、流动过程的压力降以及入口流量对界面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建立了两种聚合物熔体在圆柱形流道中共挤出流动的三维数值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复合棒材(LDPE/PS)的共挤出成形过程,并对共挤出界面的形状、入口与出口的速度、流动过程的压力降以及入口流量对界面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对接棒材的共挤出过程中,当入口流量相同时,共挤出界面偏向低黏度熔体一侧;入口流量较小的变化即引起共挤出界面的形状与位置较大的变动,在对接棒材的成形过程中为获得稳定的流动,须严格控制入口流量的变化。最后将数值计算得到的界面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表明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牛顿流体 共挤出 有限元模拟 复合型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位”增韧技术Z向注射RTM成型的浸润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董抒华 李伟东 +3 位作者 丁妍羽 贾玉玺 刘刚 魏春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2-58,共7页
针对"离位"增韧技术和Z-RTM成型技术,引入饱和度参数修正Darcy定律,建立描述树脂在纤维预制件中非稳态流动的偏微分方程,研究恒流注射过程中体积流量、树脂黏度和纤维预制件渗透率等工艺参数对非稳态浸润过程注入压力的影响,... 针对"离位"增韧技术和Z-RTM成型技术,引入饱和度参数修正Darcy定律,建立描述树脂在纤维预制件中非稳态流动的偏微分方程,研究恒流注射过程中体积流量、树脂黏度和纤维预制件渗透率等工艺参数对非稳态浸润过程注入压力的影响,模拟树脂在层间未增韧和增韧纤维预制件束内和束间的流动。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可靠性;随着注射时间的增加,纤维预制件内部各点的压力增加;随着体积流量、树脂黏度的增加,注入压力线性增加,而随着纤维渗透率的增加,注入压力减少,符合Darcy定律;实现了树脂在纤维预制件细微观层次浸润的可视化,这种可视化结果为预测树脂在预制件中的宏观流动提供了重要补充,并为实际工艺提供了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位”增韧 非稳态浸润 有限元模拟 RTM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基片式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制造与性能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琳琳 王庆林 +3 位作者 郭云力 叶慧 姜明顺 贾玉玺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5-72,共8页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原理,设计、制造了一种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基片式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作为基板,干态玻璃纤维布作为覆盖层,采用真空辅助灌注液态环氧树脂的方法将FBG封装于...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原理,设计、制造了一种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基片式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层合板作为基板,干态玻璃纤维布作为覆盖层,采用真空辅助灌注液态环氧树脂的方法将FBG封装于底部基板与上层玻璃纤维布之间。在制备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基板的过程中,分别采用一次性完全固化和预固化的制备工艺。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发现:当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基板采用一次性完全固化成型工艺时,传感器温度响应的线性度和重复性较差,相对重复性误差高达10.90%,线性拟合度仅为0.99871;当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基板在光纤光栅封装之前采用预固化成型工艺、在封装完成后整体进行二次固化时,传感器温度响应的相对重复性误差仅为1.87%,线性拟合度为0.99998,应变灵敏度系数为0.05514nm/kg,温度灵敏度系数为0.02357nm/℃,是裸光纤光栅传感器温度灵敏度系数的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光纤BRAGG光栅 真空辅助灌注 预固化 二次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搪塑粉塑化成型与温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娟 徐子航 +3 位作者 李学 孙军 闻向阳 贾玉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8-133,共6页
采用HAAKE流变仪和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2种聚氯乙烯搪塑粉MT1和MT2的塑化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结果发现,搪塑粉塑化时最大扭矩和塑化时间与温度呈明显的相关性,在180℃以下,温度越高,搪塑粉塑化扭矩越小,塑化时间越短... 采用HAAKE流变仪和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2种聚氯乙烯搪塑粉MT1和MT2的塑化性能和熔体流动速率。结果发现,搪塑粉塑化时最大扭矩和塑化时间与温度呈明显的相关性,在180℃以下,温度越高,搪塑粉塑化扭矩越小,塑化时间越短;在相同温度下,MT2搪塑粉比MT1搪塑粉具有更高的塑化效率和更优异的熔融性能。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了2种搪塑粉在不同温度的熔融合并过程,展示了搪塑粉在熔融过程中的形貌演变特点,并定量计算了不同温度下2种搪塑粉熔融的相对铺展面积和速率。通过自制的搪塑机和模具制造了2种搪塑表皮,其搪塑成型性能与上述的实验结果能够很好地吻合。该研究有助于搪塑工艺和材料的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搪塑粉 塑化 熔体流动速率 熔融形貌 搪塑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反应统计理论在RTM固化过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延军 贾玉玺 +4 位作者 孙胜 杨俊英 吴莉莉 姚卫国 石彤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4-218,共5页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的固化过程数值模拟有助于化学反应、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根据该工艺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交联反应统计理论和温度方程,采用有限元法开展了固化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温度、固化率...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的固化过程数值模拟有助于化学反应、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控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根据该工艺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交联反应统计理论和温度方程,采用有限元法开展了固化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了温度、固化率、交联度和官能团浓度等物理量的影响因素以及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 交联反应 统计理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锻模具形状优化设计与有限元灵敏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国群 赵振铎 +1 位作者 贾玉玺 王广春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8-72,共5页
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锻造过程的预锻模具形状优化设计问题。表示预锻模具形状的三次B样条曲线的控制系数用作设计变量。以实际终锻件与理想终锻件的形状差异为目标函数,给出了与设计变量有关的目标函数、节点坐标和... 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灵敏度分析方法研究锻造过程的预锻模具形状优化设计问题。表示预锻模具形状的三次B样条曲线的控制系数用作设计变量。以实际终锻件与理想终锻件的形状差异为目标函数,给出了与设计变量有关的目标函数、节点坐标和节点速度等方面的灵敏度及其数学关系。对于典型的轴对称锻造过程,优化设计的预锻模具形状可获得理想的终锻件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灵敏度分析 预锻模具形状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