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炸药震源水中激发二次冲击的形成机制与消除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贾烈明 梁运基 李劲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63,共3页
在陆地进行地震勘探采集,布置的激发点一般要或多或少的涉及到水域。在基于目标勘探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水域中一些激发点对勘探目标的地层成像和地震剖面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水域中激发点少和勘探地域的限制,不可... 在陆地进行地震勘探采集,布置的激发点一般要或多或少的涉及到水域。在基于目标勘探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发现水域中一些激发点对勘探目标的地层成像和地震剖面品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水域中激发点少和勘探地域的限制,不可能去租用在海洋或其他大面积水域勘探中的气枪震源或电火花震源进行激发,只有采用炸药震源激发才是最经济实用的。使用炸药震源在水中激发,往往会形成比较强的二次冲击,在单炮记录上出现明显的二次初至波;二次冲击产生的地震波与激发产生的地震波会叠加在同一单炮记录上,处理时很难分离和压制,会严重影响处理的地震剖面效果。为此,分析了二次冲击的形成机制,探讨了在浅水域消除二次冲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数据采集 炸药震源 水中激发 二次冲击 初至波 形成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射场数值模拟方法在地震采集方法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贾烈明 田鹏 李劲 《河南石油》 2006年第1期25-26,共2页
在地震勘探设计方面,通常采用的基于射线理论的正演模拟方法应用几何地震学原理,其缺陷是不能定量分析不同采集参数对高陡构造成像的影响。应用基于波动方程理论和散射场数值模拟方法能够定量分析道间距、覆盖次数、炮检距范围等因素对... 在地震勘探设计方面,通常采用的基于射线理论的正演模拟方法应用几何地震学原理,其缺陷是不能定量分析不同采集参数对高陡构造成像的影响。应用基于波动方程理论和散射场数值模拟方法能够定量分析道间距、覆盖次数、炮检距范围等因素对高陡构造成像的影响,为清晰成像高陡构造选择合理地震采集参数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文中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了基于波动方程理论和散射场数值模拟方法在地震勘探采集方案设计中的应用,并展示了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场 数值模拟 地震勘探 波动方程 高陡构造 断裂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上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炸药震源激发条件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桂林 陶宗普 +3 位作者 陈春强 雷勋毅 杨红梅 贾烈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激发井深、虚反射效应、岩性与炸药类型的耦合关系等激发条件对地震勘探分辨率的影 响。利用周口盆地黄淮冲积平原、宜阳凹陷黄土塬和塔里木盆地沙漠区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分析了不同地表 条件下的激发因素,提出了在复杂... 从理论上分析了激发井深、虚反射效应、岩性与炸药类型的耦合关系等激发条件对地震勘探分辨率的影 响。利用周口盆地黄淮冲积平原、宜阳凹陷黄土塬和塔里木盆地沙漠区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分析了不同地表 条件下的激发因素,提出了在复杂地表条件下如何选择最佳激发因素,以获得最好的单炮记录的施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 条件分析 震源激发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 陆上 复杂地表条件 激发因素 塔里木盆地 激发井深 反射效应 激发条件 耦合关系 炸药类型 冲积平原 周口盆地 施工方法 沙漠区 黄土塬 岩性 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数据处理的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三维地震观测系统设计实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学伟 尹军杰 +1 位作者 王德志 贾烈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5-380,387,共7页
为查明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内边界大断裂的位置及断裂带的内幕结构,本文针对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从静校正、速度分析、三维DMO和偏移等四项关键处理环节对原始地震数据的要求出发,设计了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在权衡各项处理要求和工作效率... 为查明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内边界大断裂的位置及断裂带的内幕结构,本文针对该区的地震地质条件,从静校正、速度分析、三维DMO和偏移等四项关键处理环节对原始地震数据的要求出发,设计了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在权衡各项处理要求和工作效率情况下,确定了每一排列片线数、满覆盖测线长度、面元尺度、纵横向覆盖次数及排列类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上述观测方法所获得的地震资料质量较原资料有明显的改善,断裂位置成像清晰,目的层及其以上各反射层特征清晰可靠,分辨率和信噪比均有提高,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 陡坡带 地震数据处理 泌阳凹陷 覆盖次数 静校正 地震资料 排列 要求 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散射成像数值模拟的地震采集参数论证 被引量:14
5
作者 尹军杰 刘学伟 +3 位作者 黄雪继 李文慧 胡东海 贾烈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5年第1期58-64,共7页
基于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论证地震采集参数技术,是保证地震采集设计科学化、实用化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地震数据采集参数论证软件都是基于反射波的射线理论,但在构造复杂、地层倾角较陡或岩性横向突变时,在地表往往接收不到... 基于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论证地震采集参数技术,是保证地震采集设计科学化、实用化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地震数据采集参数论证软件都是基于反射波的射线理论,但在构造复杂、地层倾角较陡或岩性横向突变时,在地表往往接收不到反射波,但可以接收到不均匀体产生的散射波,因此可以考虑基于散射波的地震成像。对基于地震散射波成像的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讨论;通过对勘探目标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的正、反演,进行了地震采集参数的论证和观测系统的优化设计;并对优化设计的观测系统和老观测系统的三维偏移剖面进行了对比。应用实例说明,通过论证的优化观测系统,能大大改善剖面的品质,对地下复杂地质体精确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采集 散射波 观测系统 地球物理 地震成像 地震数据采集 反射波 数论 模型论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勘探目标的观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德志 贾烈明 +2 位作者 王帮助 尹军杰 刘学伟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98-503,共6页
为整体解剖南襄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构造发育史,在该盆地部署了三条基干大剖面。由于基干大剖面跨越不同的构造单元,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采用单一的观测系统难以完成地震勘探任务。文中基于勘探目标进行观测系统设计,充分利用盆地内局... 为整体解剖南襄盆地的构造特征和构造发育史,在该盆地部署了三条基干大剖面。由于基干大剖面跨越不同的构造单元,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采用单一的观测系统难以完成地震勘探任务。文中基于勘探目标进行观测系统设计,充分利用盆地内局部区块现有的地质、地震资料,进行勘探目标和深、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分析。通过对不同勘探目标的分析,建立不同的地质模型,有针对性地开展方法论证,充分考虑各构造单元之间地震、地质条件变化,把地质任务按区段细化,把深、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进行分类统计,针对勘探目标逐线、逐段优化设计观测系统和采集参数,并处理好不同观测系统之间的衔接关系,实现了排列长度、覆盖次数的渐变过渡,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节约了勘探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目标 地震、地质条件 观测系统 采集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上地震激发因素的选择方法探讨 被引量:24
7
作者 张付生 贾烈明 王莉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对于陆上地震采集而言,不同的地表条件,采用的激发因素是有差别的。如何选择最佳激发因素,获得最佳品质的单炮记录,是提高地震剖面质量的关键。从激发的虚反射效应、激发岩性与炸药类型的耦合关系以及子波品质等方面,研究不同地表条件... 对于陆上地震采集而言,不同的地表条件,采用的激发因素是有差别的。如何选择最佳激发因素,获得最佳品质的单炮记录,是提高地震剖面质量的关键。从激发的虚反射效应、激发岩性与炸药类型的耦合关系以及子波品质等方面,研究不同地表条件下的激发因素,探讨了最佳激发因素的选择途径,并且通过试验资料来证明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上地震勘探 微测井技术 地震采集 虚反射 波阻抗 激发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浅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赢 贾烈明 +3 位作者 朱艳保 张翔利 王金兴 张光照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9-302,共4页
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可在较大道间距和激发点距条件下形成"子面元"(小面元),但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会造成相邻面元最小炮检距增大、方位角分布不均,甚至空间波场出现剧烈跳跃等问题,影响地震数据采集效果。针对上述问题,通... 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可在较大道间距和激发点距条件下形成"子面元"(小面元),但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会造成相邻面元最小炮检距增大、方位角分布不均,甚至空间波场出现剧烈跳跃等问题,影响地震数据采集效果。针对上述问题,通过2个实例,阐述了两种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奇偶三维观测系统和面元细分三维观测系统)"子面元"形成原理,分析讨论了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及其对资料品质的影响,认为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在小投入情况下不可能得到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采集 可分面元三维观测系统 子面元 观测系统属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反射与长药柱对地震子波频谱影响规律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梁运基 贾烈明 雷勋毅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57,共3页
炸药震源以其性能优越、使用方便等特点在我国陆地地震勘探中被广泛使用。使用炸药震源如何有效拓宽地震子波频带宽度,以此来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一直是地震勘探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从虚反射、药柱长度两方面阐述了炸药震源激发对地震... 炸药震源以其性能优越、使用方便等特点在我国陆地地震勘探中被广泛使用。使用炸药震源如何有效拓宽地震子波频带宽度,以此来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一直是地震勘探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从虚反射、药柱长度两方面阐述了炸药震源激发对地震子波频带宽度的影响问题。分析认为:药柱在虚反射界面以下距虚反射界面距离越远,产生的虚反射对地震子波高频带压制范围也越大,而虚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大小与虚反射强度有关,关系到对地震子波高频成分的压制程度;药柱越长、炸药爆速与激发层波传播速度差别越大,对地震子波高频带压制范围也越大。通常采取技术手段使炸药爆速与激发层波传播速度趋近,能有效拓宽地震子波频带,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震源 地震勘探 地震子波 激发 虚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漠地区地震采集避高就低方法探讨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德志 贾烈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3期350-354,共5页
沙漠地区地表是起伏连绵的沙丘,在沙丘的高部位,疏松干燥沙层(低降速带)的厚度可达几十米至上百米,而在2个沙丘之间的谷状地带低降速带的厚度一般只有几米。随着低降速带厚度增大,地震采集的激发条件和接收条件也随之变差,在一定程度上... 沙漠地区地表是起伏连绵的沙丘,在沙丘的高部位,疏松干燥沙层(低降速带)的厚度可达几十米至上百米,而在2个沙丘之间的谷状地带低降速带的厚度一般只有几米。随着低降速带厚度增大,地震采集的激发条件和接收条件也随之变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地震资料信噪比的提高。地震采集施工过程中,根据沙丘分布情况,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将部分激发点和接收点设置到沙漠的较低洼部位,避开较厚的低降速带,即避高就低,能有效改善激发和接收条件,取得更好的地震勘探地质效果。通过实际资料来说明高大沙丘对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并从理论上探讨如何根据勘探目的层参数和勘探精度要求来规范避高就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地区 地震采集 避高就低方法 地震资料 信噪比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盆地地震地质条件及采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德志 贾烈明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4期423-426,共4页
位于中国东北境内的三江盆地,环境与气候十分恶劣,勘探程度低,地震地质条件复杂,以往采集的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为整体了解盆地结构,进一步评价盆地含油气情况,在分析三江盆地地震地质条件和以往资料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多类型的表... 位于中国东北境内的三江盆地,环境与气候十分恶劣,勘探程度低,地震地质条件复杂,以往采集的地震资料品质较差。为整体了解盆地结构,进一步评价盆地含油气情况,在分析三江盆地地震地质条件和以往资料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多类型的表层结构、强屏蔽界面、低信噪比资料、复杂构造成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理论论证和地震采集技术研究。发现:①首先须做好低、降速带的调查及激发井深、岩性、药量的试验,以保证药柱在高速层顶面以下激发;②该区进行地震采集时,炮检距不宜过大;③须使地震波有足够的高频成分,以获取散射波。通过研究,解决了地震勘探采集中的难点,提高了地震资料单炮记录的品质,获得了浅、中、深地层成像清晰的地震剖面,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盆地 地震地质条件 地震采集技术 强屏蔽界面 复杂构造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演模拟技术在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三维地震采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德志 贾烈明 +1 位作者 刘学伟 尹军杰 《河南石油》 2003年第5期18-20,共3页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包括南缘高陡断裂面及上、下盘地层,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属于勘探困难区。以往的地震剖面品质差,反映的断裂带残缺不全、面貌不清。要清晰成像断裂带内幕,地震采集方法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环节。针对以往地震勘探存在...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包括南缘高陡断裂面及上、下盘地层,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属于勘探困难区。以往的地震剖面品质差,反映的断裂带残缺不全、面貌不清。要清晰成像断裂带内幕,地震采集方法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环节。针对以往地震勘探存在问题,根据已知资料建立地质模型,通过正演模拟研究了南部陡坡带的地震反射特征,设计了与地下地质情况及处理技术相适应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在采集中应用后,地震剖面的信噪比与分辨率明显提高,断裂带南北分界面位置、断裂带内幕反射清晰,断裂带与下降盘沉积地层的分布、构造形态及接触关系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正演模拟 观测系统设计 三维地震采集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破坏带对虚反射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李磊 贾烈明 +3 位作者 李满顺 周罡 李劲 朱建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82-483,共2页
根据爆炸破坏带与虚反射界面的相对距离,针对爆炸破坏带对虚反射的影响范围问题,讨论了爆炸破坏带在对虚反射影响方面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爆炸破坏带极大地削弱了虚反射对地震子波的影响程度。若在地震勘探选择激发药量、激发深度... 根据爆炸破坏带与虚反射界面的相对距离,针对爆炸破坏带对虚反射的影响范围问题,讨论了爆炸破坏带在对虚反射影响方面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爆炸破坏带极大地削弱了虚反射对地震子波的影响程度。若在地震勘探选择激发药量、激发深度时,根据表层结构使爆炸破坏带尽量去贴近虚反射界面,虚反射对地震子波的影响程度就会变得微乎其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虚反射 爆炸破坏带 上行波 下行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地震勘探技术在孔雀河斜坡地区的应用
14
作者 梁运基 贾全根 贾烈明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9-423,共5页
孔雀河斜坡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北部,该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地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曾经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勘探,均未获得突破。在新一轮勘探中,运用基于地质目标的采集方案设计、交互地震资料处理、地震地质资料综合解释的一体化... 孔雀河斜坡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北部,该区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地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曾经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勘探,均未获得突破。在新一轮勘探中,运用基于地质目标的采集方案设计、交互地震资料处理、地震地质资料综合解释的一体化勘探技术,以提高勘探精度。通过第一轮一体化地震勘探,在该区发现和落实圈闭20个,并在维马2号断背斜上钻探了孔雀1井,中途测试获商业油气流,实现了当年勘探、当年初见成效的良好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地质 孔雀河 斜坡 地震资料处理 圈闭 背斜 一体化 地区 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阳凹陷北部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15
作者 朱艳保 王赢 +1 位作者 贾烈明 王平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10年第7期40-43,共4页
针对泌阳凹陷北部复杂断块群,采用保护浅层反射三维地震采集技术,开展高精度三维地震采集,获得的地震资料质量较原资料有明显的改善。此方法为落实小断块及地层不整合圈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达到了预期的勘探效果,新增探明储量5000万吨。
关键词 泌阳凹陷 复杂断块群 三维地震采集技术 小面元 小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店地区面元细分三维地震勘探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汉勤 周江 贾烈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8年第2期28-30,33,共4页
在泌阳凹陷进行二次三维地震勘探时,选择了安店地区进行面元细分三维地震勘探方法试验。在面元设计上,基础面元与该区以往的三维地震勘探采用的面元一致,在此基础上设计的面元细分的方案合理,达到了细分效果。在资料处理时可以与以往资... 在泌阳凹陷进行二次三维地震勘探时,选择了安店地区进行面元细分三维地震勘探方法试验。在面元设计上,基础面元与该区以往的三维地震勘探采用的面元一致,在此基础上设计的面元细分的方案合理,达到了细分效果。在资料处理时可以与以往资料采用一致的面元连片处理,也可以根据处理目标要求灵活选择面元的大小;设计的最大炮检距从工区北部向南逐渐增大,使最大炮检距变化与地层埋深变化相适应;一改以往窄方位角观测的传统,采用了宽方位角观测。存在的缺陷是:在宽方位角观测的情况下,基础面元上设计的横向覆盖次数偏低;细分后的最小面元仅5次覆盖,且为非纵二维观测,细分后的最小面元观测方位角近零度,细分面元上覆盖次数分布和方位角分布不具备三维属性,失去了三维观测的意义;最小面元上最小炮检距过大,导致浅目的层资料不连续。通过本次勘探效果分析认为:在设计宽方位角观测系统时,一定要有别于束状观测系统.大幅度增加横向覆盖次数,使横向覆盖次数与纵向相等或相近,才能把宽方位角观测的优势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阳凹陷 三维地震勘探 面元细分 最小炮检距 纵横比 覆盖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