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电纺PAN/CNCs锂离子电池隔膜复合材料的碳化工艺探究
1
作者 史东 苏蕊颖 +2 位作者 毕淑敏 范业萌 贾清秀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33-40,共8页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结构中的关键组件,开发以生物基原料为主的电池隔膜对电池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纤维素纳米晶(CNCs)和聚丙烯腈(PAN)为主要材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CNCs复合纤维膜,并对所得纤维膜进行预氧化及...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结构中的关键组件,开发以生物基原料为主的电池隔膜对电池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纤维素纳米晶(CNCs)和聚丙烯腈(PAN)为主要材料,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PAN/CNCs复合纤维膜,并对所得纤维膜进行预氧化及碳化处理,得到碳化复合膜。对所得碳化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探究电纺溶液组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添加和预氧化-碳化工艺参数对其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N/CNCs质量比、PVP的加入和预氧化温度对复合膜形貌结构影响很大,而碳化温度则会影响复合膜的石墨化程度和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NC复合纤维膜 锂离子电池隔膜 静电纺丝 碳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肥胖人群BMI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贾清秀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134-136,共3页
BMI是衡量人体肥瘦程度的常用指标之一。而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慢性疾病,它不仅影响身体的曲线美,而且还是心血管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的危险因素。有氧运动能降低肥胖人群BMI,因此是预防和治疗肥胖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肥胖 有氧运动 BMI 标准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运动试验对大学生室性早搏的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贾清秀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13-115,共3页
应用美国MAX运动平板试验系统,观察了16名大学生不明原因室早患者与16名健康对照者运动平板试验过程中心率、早搏、心电图Q-T间期、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是室早组次极量运动时室早明显减少或消失14例,良性早搏占87.5%,对照组中1名运动... 应用美国MAX运动平板试验系统,观察了16名大学生不明原因室早患者与16名健康对照者运动平板试验过程中心率、早搏、心电图Q-T间期、Q-T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是室早组次极量运动时室早明显减少或消失14例,良性早搏占87.5%,对照组中1名运动过程中出现偶发室早。与对照组相比,两组运动前后心率、心电图Q-Td、Q-Tc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平板试验能够作为评价青年人不明原因室早的依据,有益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平板运动试验 一巳 Q—T离散度 Q—Tc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E教育模式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构建的启迪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清秀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加拿大在CBE理论基础上,形成了以学生学习结果为本OUTCOMES课程开发教育模式,使得学前教育和烹饪专业成为加拿大荷兰学院的品牌专业,笔者通过实地学习研究,针对加拿大CBE模式及OUTCOMES课程开发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 加拿大在CBE理论基础上,形成了以学生学习结果为本OUTCOMES课程开发教育模式,使得学前教育和烹饪专业成为加拿大荷兰学院的品牌专业,笔者通过实地学习研究,针对加拿大CBE模式及OUTCOMES课程开发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开发等环节的分析,提出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建议,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E模式 体育教育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镧/聚丙烯防X射线复合纤维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宽 谷春燕 +1 位作者 刘玉姣 贾清秀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8-152,158,共6页
先采用熔融纺丝方法制备了不同氧化镧含量的氧化镧/聚丙烯复合纤维,然后采用对二甲苯在相同处理时间(1 h)不同温度(105~109℃)下溶解复合纤维中的部分聚丙烯基体以提高纤维中氧化镧含量,并对处理过后的纤维进行扫描电镜、X射线屏蔽... 先采用熔融纺丝方法制备了不同氧化镧含量的氧化镧/聚丙烯复合纤维,然后采用对二甲苯在相同处理时间(1 h)不同温度(105~109℃)下溶解复合纤维中的部分聚丙烯基体以提高纤维中氧化镧含量,并对处理过后的纤维进行扫描电镜、X射线屏蔽性能等测试。此外,采用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镧,通过熔融纺丝法制备了表面活性氧化镧/聚丙烯复合纤维,并对其作了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镜、力学测试等性能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未改性氧化镧添加量增加,纤维力学性能下降,玻璃化转变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纤维热稳定提高;有机改性可改善氧化镧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纤维玻璃化转变温度较纯聚丙烯纤维升高;用对二甲苯在107℃处理1h所获取的复合纤维中氧化镧含量最高,X射线屏蔽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氧化镧 聚丙烯 对二甲苯 硅烷偶联剂 X射线屏蔽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氧自由基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惠云 贾清秀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74-74,86,共2页
氧自由基是化学性质很活泼的物质,它能与人体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发生连续作用,进而损伤细胞,引发各种疾病。人体内过多的氧自由基可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消除。
关键词 氧自由基 人体健康 超氧化物歧化酶 损伤细胞 疾病 活性氧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T/PA6/EP-0199共混物及其纤维结构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玉芳 安晓敏 贾清秀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7-99,共3页
利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EP-0199)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酰胺6(PA6)共混物进行增容,并对增容后的共混物进行熔融纺丝。采用扫描电镜、差式扫描量热、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及拉伸试验对比研究增容剂含量变化对共混物及其纤维热性... 利用双酚A型环氧树脂(EP-0199)对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酰胺6(PA6)共混物进行增容,并对增容后的共混物进行熔融纺丝。采用扫描电镜、差式扫描量热、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及拉伸试验对比研究增容剂含量变化对共混物及其纤维热性能、力学性能、结晶性能及相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T/PA6共混比为70∶30(wt,质量比)体系中,加入EP-0199,可有效改善PBT、PA6共混物的相容性。EP-0199的用量存在一个最佳值,在用量低于此值时,共混体系相容性及纤维综合性能随其加入量的增加而提升,当用量高于此值时,EP-0199的增容作用减弱,共混物纤维的综合性能也呈现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聚酰胺6 增容剂 共混纺丝 结构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UHMWPA6纤维解络合效果及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召良 杨中开 +2 位作者 李小宁 贾清秀 付中玉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共6页
以甲酸为溶剂,相对黏度18.85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UHMWPA6为溶质制备纺丝液,同时加入络合剂CaC l2并经干法纺丝制备PA6纤维.考察了初生纤维经初拉伸后不同解络合温度对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解络合温度的升高,纤维的断裂强... 以甲酸为溶剂,相对黏度18.85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的UHMWPA6为溶质制备纺丝液,同时加入络合剂CaC l2并经干法纺丝制备PA6纤维.考察了初生纤维经初拉伸后不同解络合温度对其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解络合温度的升高,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呈先下降后升高趋势;纤维的结晶度变化不大,γ晶型与α晶型共存,γ晶型相对含量减少,α晶型相对含量增加;纤维残余络合剂(氯元素)的含量逐渐降低,不同解络合温度下试样的DSC曲线均呈明显双峰特征;酰胺官能团的伸缩振动峰逐渐接近于纯PA6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龙6 干法纺丝 解络合 结构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Gd^(3+)与超高分子质量PA6的络合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宋培培 李勰 +2 位作者 贾清秀 汤书婷 赵国樑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14,18,共5页
以三氯化钆(GdCl3)为络合剂,以甲酸和盐酸作为混合溶剂,配制不同络合比的PA6/GdCl3溶液,涂膜制得试样;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差式扫描量热仪和紫外-可见光分析等方法对试样的结构进行研究,并探讨稀土离子在整个... 以三氯化钆(GdCl3)为络合剂,以甲酸和盐酸作为混合溶剂,配制不同络合比的PA6/GdCl3溶液,涂膜制得试样;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差式扫描量热仪和紫外-可见光分析等方法对试样的结构进行研究,并探讨稀土离子在整个PA6体系中所起的作用及络合比对整个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离子与PA6在混合溶剂的溶解下发生了作用,稀土离子破坏了PA6分子间的氢键;络合比对络合能力有很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化钆 超高分子质量PA6 络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硅烷偶联剂对稀土/聚丙烯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佟岩 楼鹏飞 +1 位作者 贾清秀 王锐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共6页
以稀土氧化镱为射线屏蔽填料,采用硅烷改性聚醚30000T、聚二甲基硅氧烷J200和J800对稀土进行有机改性,然后将改性稀土涂覆到聚丙烯无纺布表面,经5次叠层、模压、室温固化制备防辐射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差示扫... 以稀土氧化镱为射线屏蔽填料,采用硅烷改性聚醚30000T、聚二甲基硅氧烷J200和J800对稀土进行有机改性,然后将改性稀土涂覆到聚丙烯无纺布表面,经5次叠层、模压、室温固化制备防辐射复合材料。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差示扫描热分析、扫描电镜以及铅当量测试等方法来分析所得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长链硅烷偶联剂作为界面改性剂所制备的稀土/聚丙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防辐射性能,其中硅烷改性聚醚30000T改性制备的复合材料射线屏蔽效果最好。当改性剂与Yb_(2)O_(3)重量比为40∶70、以30000T为界面改性剂制备的复合材料铅当量达到0.380 mmPb时,具有良好的防辐射性能可以满足Ⅲ型防辐射标准(0.35 mm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屏蔽 稀土 无纺布 界面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银型生物基聚酰胺/聚乳酸纤维膜的抗菌性能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孟娇 王双红 +1 位作者 贾清秀 滕晓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59,共7页
用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生物基聚酰胺(BDI),然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不同浓度的载银型PLA/BDI/PLA 3层纤维膜,并通过水接触角测试、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细胞毒性、体外降解、抑菌性等测试对纤维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 用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生物基聚酰胺(BDI),然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不同浓度的载银型PLA/BDI/PLA 3层纤维膜,并通过水接触角测试、热重分析、扫描电镜、细胞毒性、体外降解、抑菌性等测试对纤维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载银型PLA/BDI/PLA 3层纤维膜直径均匀,聚乳酸(PLA)作为骨架层提高了复合膜的尺寸稳定性。该纤维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抑菌性能。银离子的添加并不影响聚合物本身的热稳定性,对纤维膜的降解影响也不大,但可以延长纤维膜的抑菌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基聚酰胺 载银纤维膜 细胞毒性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多孔纤维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凤姣 贾清秀 张玉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153,共6页
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丙烯(PP)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出PBT/PP共混海岛纤维,用二甲苯溶解剥离基体相PP,制得PBT多孔纤维。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等测试,研究了共混纤维及多孔... 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丙烯(PP)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出PBT/PP共混海岛纤维,用二甲苯溶解剥离基体相PP,制得PBT多孔纤维。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等测试,研究了共混纤维及多孔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当PBT和PP质量比为70/30时,共混纤维的相容性最好,且溶除后的多孔纤维孔容较大,孔径较小,一致性数值也较大即多孔纤维的尺寸单分散性好;最佳的溶除温度为120℃,时间为40min,浓度为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纤维 共混 熔融纺丝 多孔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X射线防护稀土/聚丙烯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7
13
作者 楼鹏飞 贾清秀 安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3-160,共8页
以稀土氧化镧、氧化铕、氧化镱作为射线屏蔽剂,采用KH-560对稀土进行有机改性,通过密炼机将稀土和聚丙烯(PP)共混,然后对共混物进行熔融纺丝,得到了单一稀土填充以及稀土并用填充的复合纤维。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 以稀土氧化镧、氧化铕、氧化镱作为射线屏蔽剂,采用KH-560对稀土进行有机改性,通过密炼机将稀土和聚丙烯(PP)共混,然后对共混物进行熔融纺丝,得到了单一稀土填充以及稀土并用填充的复合纤维。采用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方法对所得纤维进行结构性能表征,并将短纤维层压作防辐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稀土氧化物在聚丙烯基体中分散更均匀。当稀土填充总量一样时,在各铅当量测试电压下,3种稀土氧化物并用复合材料的P值都比单一稀土氧化物复合材料的P值高,当测试电压为90 keV时,3种稀土氧化物并用复合材料的P值比氧化镱稀土复合材料的P值高37.2%。当铅当量测试电压范围为80~120 keV时,3种稀土氧化物并用复合材料的P值可达到0.5 mmPb/(g·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屏蔽 稀土 复合纤维 熔融纺丝 宽吸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HFP和PMIA对静电纺锂电隔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欣 贾清秀 裴广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1-167,共7页
通过共混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混合比例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VDFHFP/PMIA)纳米纤维锂电隔膜,经热处理后进行性能测试。详细研究了PVDF-HFP和PMIA材料本身对隔膜性能和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电池循环测... 通过共混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不同混合比例的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VDFHFP/PMIA)纳米纤维锂电隔膜,经热处理后进行性能测试。详细研究了PVDF-HFP和PMIA材料本身对隔膜性能和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电池循环测试后隔膜的变化。结果表明:PVDF-HFP与电解液的接触角只有5.7°,对电解液的亲和性更好,能够提高电解液在纤维网络多孔结构中的可及性,从而提高了隔膜的吸液率;PMIA能够提高隔膜的热尺寸和纤维网络形态的稳定性。电池测试发现,PVDF-HFP∶PMIA=1∶4隔膜具有较宽的电化学稳定窗口和良好的界面结构,离子电导率1.42mS/cm,优于Celgard隔膜(0.61mS/cm);首次放电比容量中达到了145.4mAh/g,表现最好,倍率循环也优于Celgard隔膜。在拆解经多次循环测试的电池后发现,其他共混比例的隔膜中部分纤维发生弯曲或聚集,堵塞膜中的孔隙,使Li+无法通过或缓慢通过,导致电池无法继续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池隔膜 静电纺纳米纤维膜 热尺寸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纳米晶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孟娇 杨思彤 贾清秀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0-44,共5页
纤维素纳米晶来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是环境友好型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同时具有高结晶度、高弹性模量和高强度等优异性能,是一种新型的增强材料。综述纤维素纳米晶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并对今后纤维素纳米晶作为增强材... 纤维素纳米晶来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是环境友好型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同时具有高结晶度、高弹性模量和高强度等优异性能,是一种新型的增强材料。综述纤维素纳米晶的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并对今后纤维素纳米晶作为增强材料与生物质材料复合,制备安全无污染材料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晶 制备方法 应用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DOT∶PSS/PET织物传感器的制备及其衰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毕淑敏 孙蕴菡 +3 位作者 李秋宇 崔佟岩 贾清秀 张玉芳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28,共9页
为探究柔性传感器的衰变性能,达到促进柔性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目的,以PEDOT∶PSS为导电填料,采用浸渍涂覆工艺制备PEDOT∶PSS/PET柔性织物传感器。研究了热氧化、水洗、酸以及紫外光处理对柔性传感器的影响,并对传感器的结构及性... 为探究柔性传感器的衰变性能,达到促进柔性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目的,以PEDOT∶PSS为导电填料,采用浸渍涂覆工艺制备PEDOT∶PSS/PET柔性织物传感器。研究了热氧化、水洗、酸以及紫外光处理对柔性传感器的影响,并对传感器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EDOT∶PSS/PET柔性织物传感器感应范围较宽(0%~70%),循环稳定性良好(>1000个循环),并且通过将传感器贴合于人体不同部位所测得的电阻信号表明所制备的传感器在对人体关节运动的实时监测方面有良好的表现;在水洗、酸、热、紫外等外界因素作用下,柔性传感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稳定性下降,甚至无传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OT∶PSS PET 柔性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辐射层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楼鹏飞 贾清秀 +1 位作者 王法栋 项长龙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5,共6页
将界面改性剂与稀土氧化物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后,涂覆于熔喷非织造布表面,再进行层压、静置、固化,最后得到防辐射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失重分析等对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和热性能进行分析,并将复合材料作防... 将界面改性剂与稀土氧化物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后,涂覆于熔喷非织造布表面,再进行层压、静置、固化,最后得到防辐射复合材料。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失重分析等对复合材料的内部结构和热性能进行分析,并将复合材料作防辐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非织造布层间添加稀土氧化物可以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防辐射性能;当非织造布层间添加相同总量稀土时,添加界面改性剂的复合材料的比铅当量比未添加的样品高163.3%;当稀土用量为70g,界面改性剂用量为40 g时,复合材料的铅当量达到了0.38 mmPb,满足Ⅲ型防辐射材料的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屏蔽 稀土 非织造布 界面改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辐射防护纤维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项长龙 滕晓波 贾清秀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99,共9页
简要介绍高能辐射的防护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和传统辐射防护材料的优缺点。为了达到更好的个人防护效果,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新型防护纤维材料的填料组分、聚合物基体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并对稀土、金属等元素化合物与聚合物基体的分散工艺... 简要介绍高能辐射的防护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性和传统辐射防护材料的优缺点。为了达到更好的个人防护效果,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新型防护纤维材料的填料组分、聚合物基体的选择进行了研究,并对稀土、金属等元素化合物与聚合物基体的分散工艺做出了改进。系统地介绍了X射线、伽马射线和中子射线的复合型防护纤维的研究现状。最后,就防辐射纤维的研发方向、生产加工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辐射 传统防辐射材料 个人防护 稀土化合物 防辐射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低速冲击个体防护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安超 贾清秀 +1 位作者 周孟娇 叶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17-221,共5页
新时代下个体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防护需求也呈现出平民化的趋势。根据材料适用范围和用途,分析了抗低速冲击防护材料与防弹防刺材料的区别、低速冲击概念及机理,综述了现有抗低速冲击个体防护材料的分类、制备方法以及在各... 新时代下个体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防护需求也呈现出平民化的趋势。根据材料适用范围和用途,分析了抗低速冲击防护材料与防弹防刺材料的区别、低速冲击概念及机理,综述了现有抗低速冲击个体防护材料的分类、制备方法以及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并对抗低速冲击个体防护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速冲击 个体防护 防护材料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交联La(AA)_(3)/TPU电纺膜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项长龙 孙蕴菡 贾清秀 《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2,28,共7页
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La(AA)_(3)/TPU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稀土配合物丙烯酸镧(La(AA)_(3))和热交联处理对热塑性聚氨酯(TPU)电纺膜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La(AA)_(3)使TPU电纺膜纤维粗细均匀,并提高了电纺膜的力学性... 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La(AA)_(3)/TPU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稀土配合物丙烯酸镧(La(AA)_(3))和热交联处理对热塑性聚氨酯(TPU)电纺膜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La(AA)_(3)使TPU电纺膜纤维粗细均匀,并提高了电纺膜的力学性能。以DCP为交联剂并经过100℃热交联处理得到的La(AA)_(3)/TPU电纺膜,其断裂伸长率最高可达302%,拉伸强度达到10.74 MPa,力学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热塑性聚氨酯 丙烯酸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