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水频次对强筋冬小麦籽粒谷蛋白特性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贾殿勇 贺明荣 +1 位作者 代兴龙 金福新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27-30,共4页
在防雨池栽培条件下,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水频次对籽粒蛋白质组分及其品质(粉质仪参数和湿面筋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和湿面筋含量均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 在防雨池栽培条件下,以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济麦20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灌水频次对籽粒蛋白质组分及其品质(粉质仪参数和湿面筋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和湿面筋含量均随灌水次数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灌两水(W2)处理最优。可溶性谷蛋白含量、不溶性谷蛋白含量、谷蛋白总含量、不溶性谷蛋白/谷蛋白比值、D(4,3)和D(3,2)也呈现类似的变化趋势。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不同灌水处理条件下,不溶性谷蛋白含量是影响面团稳定时间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水 籽粒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密互作对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曹倩 贺明荣 +1 位作者 代兴龙 贾殿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6-212,共7页
以大穗型品种泰农18(T18)和中穗型品种山农15(S1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播种密度(60,75,90,105 kg/hm2)和3个施氮水平(0,180,240 kg/hm2),研究了氮密互作对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旨在寻求通过改善光合特性,获得... 以大穗型品种泰农18(T18)和中穗型品种山农15(S1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播种密度(60,75,90,105 kg/hm2)和3个施氮水平(0,180,240 kg/hm2),研究了氮密互作对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旨在寻求通过改善光合特性,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为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实现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密度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冬小麦产量,且二者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密度对群体光合速率的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灌浆前中期,而施氮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灌浆中后期,高产模式下二者的互作效应使得群体光合速率在整个灌浆期保持较高的水平,群体光合性能的改善引起籽粒产量的提高。该试验条件下,泰农18的适宜的播种密度为90 kg/hm2,适宜的施氮量为180 kg/hm2;而山农15的适宜的播种密度为75 kg/hm2,适宜的施氮量为180 kg/hm2。因此,在冬小麦高产栽培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充分利用氮密互作效应,提高植株的群体光合从而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光合 氮密互作 冬小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处理对鲁麦23灌浆期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3
作者 邱牧 贺明荣 +6 位作者 姚凤娟 许亮亮 黄传华 贾殿勇 李飞 王成雨 代兴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9917-9919,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条件对鲁麦23灌浆期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方法]以鲁麦23为试验材料,在正常浇水(4水,底墒水、冬水、拔节水、灌浆水)和干旱处理(1水,底墒水)2种栽培条件下,测定鲁麦23灌浆期水势、AGPase、SSS和SOD活性等各项生理生... [目的]研究不同水分条件对鲁麦23灌浆期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方法]以鲁麦23为试验材料,在正常浇水(4水,底墒水、冬水、拔节水、灌浆水)和干旱处理(1水,底墒水)2种栽培条件下,测定鲁麦23灌浆期水势、AGPase、SSS和SOD活性等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正常处理下,鲁麦23旗叶的脯氨酸含量、光合速率、籽粒蔗糖含量、淀粉合成酶活性以及抗衰老酶活性均高于干旱处理;干旱处理下,旗叶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正常处理,旗叶水势、渗透势均低于正常处理,说明干旱胁迫破坏小麦旗叶正常生理生化过程,导致有机物合成受阻,加快衰老进程,从而造成产量降低。[结论]该研究为深入了解干旱胁迫下小麦生长发育特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鲁麦23 灌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