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远缘花粉延迟授粉诱导小麦单性生殖的染色体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贾敬鸾 胡启德 +1 位作者 袁淑安 江利群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26-27,共2页
应用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技术,观察了以普通小麦品种间杂种第一代为母本,以硬粒小麦(T,durum)品种“阿普洛”等和黑麦(Secale cereale)品种“D.T.R.”等的花粉为诱导者授粉产生的后代染色体。从中筛选鉴定出真正为单性生殖的后代,可作为... 应用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技术,观察了以普通小麦品种间杂种第一代为母本,以硬粒小麦(T,durum)品种“阿普洛”等和黑麦(Secale cereale)品种“D.T.R.”等的花粉为诱导者授粉产生的后代染色体。从中筛选鉴定出真正为单性生殖的后代,可作为选育品种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单性生殖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杉针叶三磷酸腺苷酶活性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2
作者 贾敬鸾 陈正华 陈晓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27,共2页
用磷酸铅沉淀技术研究了云杉幼龄针叶及成龄树针叶细胞的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性定位。从形态结构上可以看到,种子萌发的幼龄针叶细胞的细胞壁较薄,ATP酶活性反应产物磷酸铅颗粒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质膜上。成龄针叶... 用磷酸铅沉淀技术研究了云杉幼龄针叶及成龄树针叶细胞的三磷酸腺苷酶(ATPase)活性定位。从形态结构上可以看到,种子萌发的幼龄针叶细胞的细胞壁较薄,ATP酶活性反应产物磷酸铅颗粒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质膜上。成龄针叶细胞壁较厚,内质网等细胞器发达,ATP酶主要在细胞壁有较高的活性反应。两者细胞的液泡及细胞核中也有少量定位。幼龄针叶ATP酶活性较成龄针叶的活性较弱,这种活性变化与不同发育时期叶的生理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 针叶 腺苷三磷酸酶 超微细胞化学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