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草原与荒漠一年生植物性状对降水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62
- 1
-
-
作者
闫建成
梁存柱
付晓玥
王炜
王立新
贾成朕
-
机构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
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
内蒙古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
出处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6,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60119)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资助项目(J0730648)资助
-
文摘
草原与荒漠生态系统中一年生植物是高度顺应气候波动、特别是降水波动的特殊类群。本试验以内蒙古草原与荒漠区4种一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5,20,70和150mm 4个有效降水梯度,分析了4种一年生植物物候及其形态等性状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草原与荒漠一年生植物类群生长期通常在40~90(<100)d;随降水梯度的增加,一年生植物的生长期、植物高度、叶长、生物量等均增加,5mm有效降水能基本完成生活史,70mm有效降水资源分配达到最佳化,结实量最大;一年生猪毛菜类在不同降水条件下的物候期长短的变化比一年生小禾草类小,倾向于以调整生殖生长期的长短的方式,减少结实量为代价加速种子成熟的方式响应降水量不足;一年生小禾草类能根据降水量变化及时调整各物候期长短以适应生长和繁殖;相同降水条件下小禾草类植物的生长期相对较长;在适应方式上,猪毛菜类植物表现出更强的避旱能力,而小禾草类植物则表现出相对更强的耐旱能力。
-
关键词
一年生植物
植物性状
模拟降水
物候
适应策略
-
Keywords
annual plant
plant traits
simulated rainfall
phenophase
adaptation strategies
-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水分胁迫对典型草原植物群体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
- 2
-
-
作者
王海梅
贾成朕
李慧融
金林雪
侯琼
-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
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
-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37-242,共6页
-
基金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重大专项)(GYHY2015060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261)。
-
文摘
基于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2016—2017年的群体光合作用及同期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水分胁迫状态下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光合作用的受限程度。结果表明:牧草生长初期及末期,群体光合速率处于较低水平,水分胁迫未对群体光合作用产生明显影响,7月牧草进入旺盛生长期,群体光合速率显著升高,并在8月上旬达到最高值(≥10.89μmol·m^-2·s^-1),水分限制对群体光合作用的影响显著;在牧草生长的初期和中期,群体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与10~2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相关性最显著,表明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在该层分布最为集中;0~30 cm各土层平均土壤水分含量与群体光合速率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回归关系,方程拟合效果为极显著,表明30 cm以上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影响典型草原植物群体光合作用;MK突变检验分析表明,当典型草原0~1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低于9%时(对应重量含水量为6.82%,相对含水量为27.60%)、0~30 cm土层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低于12%时(对应重量含水量为9.57%,相对含水量为39.24%),群体光合速率会受到非常明显的抑制。综合分析,在典型草原干旱预报预警中,可将0~1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低于9%、0~30 cm土层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低于12%视为典型草原发生中度干旱时对应的土壤水分临界值。
-
关键词
草原植物群落
水分胁迫
光合作用
土壤水分
锡林浩特
-
Keywords
grassland plant community
water stress
photosynthesis
soil moisture
Xilinhot
-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基于降水距平的内蒙古地区马铃薯干旱指标研究
被引量:7
- 3
-
-
作者
王永利
侯琼
云文丽
苗百岭
贾成朕
-
机构
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
内蒙古气象科学研究所
-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4-229,共6页
-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专项"内蒙古农牧业精细气候资源区划及灾害风险区划"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科研项目"内蒙古地区马铃薯干旱指标研究"(201801)
-
文摘
为建立内蒙古地区马铃薯干旱灾害的监测与评估指标,以中西部和东部地区全生育期、苗期和花期的降水负距平百分率与相对气象产量二者建立回归方程,结合农业干旱等级和降水距平百分率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得出了三个时段轻旱、中旱和重旱的等级指标。即全生育期中西部和东部降水距平等级指标分别为-5%^-25%、-25%^-40%、<-40%和-10%^-30%、-30%^-45%、<-45%;苗期中西部和东部等级指标为-10%^-35%、-35%^-50%、<-50%和-20%^-45%、-45%^-60%、<-60%;花期中西部和东部地区指标相同,即-5%^-30%、-30%^-50%、<-50%。利用2014和2015年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发生重旱的灾情进行指标验证,计算结果与实际发生基本吻合。
-
关键词
干旱指标
马铃薯
降水距平
相对气象产量
内蒙古
-
Keywords
drought index
potato
precipitation anomaly
relatbe meteorological yield
Inner Mongalia
-
分类号
S42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土壤水分监测指标修订在内蒙古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2
- 4
-
-
作者
代海燕
吴建华
贾成朕
都瓦拉
杨丽萍
陈素华
-
机构
内蒙古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
内蒙古赤峰市气象局
-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74-279,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61102)
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201304206)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MS0376)。
-
文摘
为了准确评估土壤水分盈亏状况,在墒情评估中引入土壤有效水下限概念,提出单站单标准的墒情评估体系。结果表明:内蒙古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凋萎湿度和田间持水量整体偏高,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区、河套地区和阴山山脉,相对偏低区域主要在锡林郭勒盟和西部区,偏低区土地类型以草原和荒漠区为主。整体来看,相对凋萎湿度东部高于中西部,东部偏南最高;相对凋萎湿度(6.57%~55.15%)波动较大,在田间持水量至相对凋萎湿度之间根据等间距划分得到二类、三类墒情上限范围为68.86%~85.05%和37.71%~70.07%,地区间墒情标准等级差异较大,二、三类墒情从地理位置来看,东部区>中部区>西部区>锡林郭勒盟草原区,从土地利用分区来看,农林区域要明显大于草原区,其中内蒙古中西部的乌兰察布—土默川农业区、阴山丘陵农业区、河套灌区要明显高于周边草原区。
-
关键词
土壤含水量
土壤墒情
单站单标准
相对凋萎湿度
田间持水量
内蒙古
-
Keywords
soil water content
soil moisture
single station single standard
relative soil wilting humidity
field capacity
Inner Mongolia
-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河套地区食用向日葵干旱等级指标研究
被引量:6
- 5
-
-
作者
云文丽
贾成朕
-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
-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8-223,共6页
-
基金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1802108)
中国气象局国内外作物产量气象预报专项(2020)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2019)。
-
文摘
建立系统性的向日葵干旱灾害指标,开展向日葵干旱灾害的监测、影响评估和节水灌溉服务,对河套地区防灾减灾和指导灌溉生产意义重大。本文在向日葵土壤水分控制田间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土壤相对湿度和作物生长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得出了食用向日葵出苗~花序形成、花序形成~开花后一周、开花后一周~成熟3个生育阶段轻旱、中旱、重旱、特旱的等级指标。同时,利用农业气象常规观测站2005—2019年从向日葵播种到收获每月3次(8日、18日、28日)的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分析每次灌溉前的土壤相对湿度对应干旱等级来判断实际旱情,通过是否进行实际灌溉来验证干旱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发现:根据土壤相对湿度确定的向日葵3个生育阶段发生轻旱的临界值分别为65%、70%和60%,发生中旱的临界值分别为55%、60%和50%,发生重旱的临界值分别为45%、50%和40%,发生特旱的临界值分别为35%、40%和30%。向日葵历史观测数据的验证结果也表明基于土壤相对湿度的干旱等级指标合理且能很好地应用实际灌溉指导。
-
关键词
向日葵
土壤相对湿度
作物生长参数
干旱等级指标
河套地区
-
Keywords
sunflower
soil relative humidity
crop growth parameters
drought grade index
Hetao area
-
分类号
S565.5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