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用植物蓬子菜不同药用部位中芦丁及绿原酸的含量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杜倩 汤道权 +3 位作者 刘晓 黄华强 丁芬 贾成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632-14633,14635,共3页
[目的]采用HPLC-DAD比较蓬子菜不同药用部位中芦丁、绿原酸的含量。[方法]用HPLC-DAD梯度洗脱。比较蓬子菜根、茎、叶、花中芦丁和绿原酸含量。[结果]芦丁、绿原酸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是:芦丁0.024 3-1.950 0... [目的]采用HPLC-DAD比较蓬子菜不同药用部位中芦丁、绿原酸的含量。[方法]用HPLC-DAD梯度洗脱。比较蓬子菜根、茎、叶、花中芦丁和绿原酸含量。[结果]芦丁、绿原酸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范围分别是:芦丁0.024 3-1.950 0μg,绿原酸0.132 5-10.600 0μg;芦丁回收率101.02%,绿原酸回收率101.65%;蓬子菜中芦丁和绿原酸的含量花中最高,根中最低。[结论]HPLC-DAD法分离度好、稳定,可作为蓬子菜的质量控制方法;芦丁和绿原酸的含量因药用部位的不同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蓬子菜 药用部位 芦丁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环境对紫茎泽兰种子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帆 余梦林 +1 位作者 贾成成 汤东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45-2552,共8页
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a)是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检疫性入侵杂草,研究其种子在土壤中的存活规律对进一步明确入侵机制和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持续6个月监测了不同土壤温度(10、20、30℃)、湿度(20%、... 紫茎泽兰(Eupatoriumadenophora)是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的检疫性入侵杂草,研究其种子在土壤中的存活规律对进一步明确入侵机制和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持续6个月监测了不同土壤温度(10、20、30℃)、湿度(20%、50%、80%)、深度(0、2、4、6、8 cm)、pH(4、7、10)、盐胁迫(240 mmol·L^(-1))、干旱胁迫(-0.6 MPa PEG)条件下紫茎泽兰种子的存活率。结果表明:贮藏温度、贮藏湿度、贮藏时间对紫茎泽兰种子存活率影响极显著(P<0.01),且存在极强的交互作用。紫茎泽兰种子存活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贮藏6个月后,高温(30℃)高湿(80%)条件下紫茎泽兰种子存活率仍高达82.22%,高温(30℃)低湿(20%)下种子存活率低于3%。种子存活率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贮藏6个月后,土表(0 cm)紫茎泽兰种子的存活率下降到60%,而8 cm埋藏深度的种子存活率仍高达92.22%。紫茎泽兰种子在pH为7的土壤中贮藏6个月存活率仍能达88.9%,贮藏在pH为4和10的土壤中,紫茎泽兰种子存活率降至70%左右。紫茎泽兰种子对NaCl胁迫和干旱胁迫环境有较强耐受能力,贮藏6个月存活率仍分别高于60%和75%。由此可见,紫茎泽兰种子对土壤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这是其在我国西南地区入侵成功并成为优势种群的原因,因此适当免耕或少耕有助于减少紫茎泽兰土壤种子库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贮藏条件 土壤环境 土壤种子库 生态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红蓟种子在不同土壤环境的存活力
3
作者 张燕 欧阳爱莲 +3 位作者 王飞 贾成成 杨帆 汤东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1,共8页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探究胜红蓟种子在不同土壤环境中的存活力大小,揭示胜红蓟种子在农田形成优势种群的原因。[方法]以胜红蓟种子为研究对象,检测胜红蓟种子采收后210 d内在不同温度、湿度、深度、pH值、盐浓度和渗透势土壤环境下存活...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探究胜红蓟种子在不同土壤环境中的存活力大小,揭示胜红蓟种子在农田形成优势种群的原因。[方法]以胜红蓟种子为研究对象,检测胜红蓟种子采收后210 d内在不同温度、湿度、深度、pH值、盐浓度和渗透势土壤环境下存活力动态。[结果]在10~30℃的土壤贮藏环境中,210 d内最适萌发温度始终为20℃,因此,将20℃培养的胜红蓟种子萌发率作为表征种子存活力的指标。在不同的土壤温度、湿度环境中,胜红蓟种子在5~30℃、土壤湿度20%环境中贮藏120 d的种子存活力均高于90%。在土壤深度20 cm,贮藏120 d的胜红蓟种子存活力无显著下降;贮藏深度达到30 cm种子存活力下降至60%。在pH值为4~10环境中贮藏120 d的胜红蓟种子存活力一直维持在95%以上,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在不同NaCl浓度的土壤环境中贮藏150 d的胜红蓟种子存活力无显著差异,存活力均超过95%;贮藏180 d后,160 mmol·L^(-1)NaCl处理种子存活力才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在渗透势高于-0.8 MPa的土壤环境中,贮藏150 d各处理胜红蓟种子存活力保持在95%以上;当渗透势达到-1 MPa时,贮藏180 d的种子存活力下降至85%。[结论]贮藏210 d,胜红蓟种子在不同梯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pH值、盐浓度、渗透势、深度的贮藏条件下存活力保持稳定,显示出强大的适应性和耐受性,可能是其成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农田恶性杂草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红蓟 土壤环境 种子存活力 持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