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褪黑素引发对Na_(2)SO_(4)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婧禹 赵海君 +2 位作者 欧成明 贾志程 毛培胜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8-385,共8页
试验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0.05,0.1和0.2 mmol·L^(-1))分别引发种子6 h(记为ML6,MM6和MT6)和12 h(记为ML12,MM12和MT12),以不引发、蒸馏水引发6 h和12 h为对照(记为CK1,CK2-6和CK2-12),探... 试验以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0.05,0.1和0.2 mmol·L^(-1))分别引发种子6 h(记为ML6,MM6和MT6)和12 h(记为ML12,MM12和MT12),以不引发、蒸馏水引发6 h和12 h为对照(记为CK1,CK2-6和CK2-12),探究在Na_(2)SO_(4)胁迫下,褪黑素引发对紫花苜蓿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期筛选有效缓解Na_(2)SO_(4)胁迫的褪黑素引发处理。结果表明,75 mmol·L^(-1)Na_(2)SO_(4)(pH=8.5)胁迫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显著下降(P<0.05)。该条件下,与CK1相比,褪黑素引发后苜蓿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能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MT6处理下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苗根长、苗长和活力指数最高。对MT6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分析发现,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活性显著提高(P<0.05),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0.2 mmol·L^(-1)褪黑素引发6 h紫花苜蓿种子对盐碱胁迫的缓解效应最佳,促进种子发芽和提高幼苗耐盐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种子引发 褪黑素 Na_(2)SO_(4)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端粒DNA结合蛋白及端粒酶活性调控研究
2
作者 孙守江 马馼 +4 位作者 毛培胜 豆丽茹 贾志程 孙铭 王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8-206,共9页
植物衰老和种子劣变机理的研究一直是农业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植物衰老会对农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牧草提前衰老也会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限制草产业的发展。由于种子劣变,全球每年约有25%的种子失去活力,导致巨额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 植物衰老和种子劣变机理的研究一直是农业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植物衰老会对农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牧草提前衰老也会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限制草产业的发展。由于种子劣变,全球每年约有25%的种子失去活力,导致巨额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深入揭示植物衰老特性和调控机制,不仅对于阐明植物生态适应性及种群稳定性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于延缓衰老技术和调控措施的选择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在模式植物拟南芥研究中发现,染色体端粒与植物衰老以及种子活力密切相关。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重复DNA序列,由端粒DNA和结合蛋白组成。端粒结合蛋白是一组与端粒DNA结合的蛋白质,主要是帮助稳定端粒结构并保护端粒免受DNA修复系统的干扰,其次还参与了基因表达、DNA复制和染色体结构调节等许多生物学过程。端粒酶由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和端粒酶RNA(TER)两个亚单位组成,端粒酶逆转录酶亚基参与线粒体功能以及相关基因表达调控,通过对端粒酶新功能的探索,有助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从而延缓植物的衰老进程,为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一条新的途径。近年来在植物中研究发现,端粒的动态变化与植物衰老存在相关性,植物端粒内稳态的维持机制仍存在许多问题,端粒长度以及端粒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植物衰老以及种子老化的关系尚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综述了端粒和端粒结合蛋白在植物生物学中的作用,重点论述了端粒和端粒结合蛋白调控端粒长度以及端粒酶活性的模式,为后续解析植物衰老以及种子劣变机理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端粒结合蛋白 植物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牧草与草坪草种子生产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毛培胜 欧成明 +2 位作者 贾志程 洪流 马馼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1,共11页
草种子是天然草原修复、人工草地建设和草坪建植所必需的播种材料,牧草及草坪草种子产量和质量是关注的焦点及草产业发展的基础。针对我国牧草及草坪草种子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搜集1980~2022年我国草种业生产技术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 草种子是天然草原修复、人工草地建设和草坪建植所必需的播种材料,牧草及草坪草种子产量和质量是关注的焦点及草产业发展的基础。针对我国牧草及草坪草种子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搜集1980~2022年我国草种业生产技术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牧草与草坪草种子生产技术研究发展的阶段性动态,阐述了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动态和研究重点,提出高效扩繁体系是解决草种业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并展望了我国牧草及草坪草种子国产化、专业化生产的技术潜力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种子 草坪草种子 种子产量 扩繁技术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及染色体端粒调控种子老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孙守江 毛培胜 +5 位作者 豆丽茹 贾志程 孙铭 马馼 欧成明 王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2-213,共12页
种子使植物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种子活力是农业中的一个重要性状,直接影响田间出苗率和作物产量。然而,由于种子老化,种子活力在贮藏过程中下降。为了有效地保护基因资源,减少由于种子老化给农... 种子使植物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种子活力是农业中的一个重要性状,直接影响田间出苗率和作物产量。然而,由于种子老化,种子活力在贮藏过程中下降。为了有效地保护基因资源,减少由于种子老化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有必要探究种子老化的机制,以便了解种子老化的起因以及老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在种子贮藏过程中,高温高湿是加速种子老化的两个主要因素。活性氧(ROS)引起的氧化损伤是主要原因。ROS可导致蛋白质损伤、脂质过氧化、染色体端粒结构异常和DNA损伤引起的各种细胞成分损伤。此外,ROS还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导致种子老化。种子在吸胀初期会对一些损伤进行修复,但是,如果对关键结构造成巨大损伤,就会导致修复失败,种子永久失去活力,无法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正常发芽。种子老化的确切机制尚未得到全面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主要综述了种子老化过程中ROS的产生以及清除途径、ROS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染色体端粒系统对种子老化的响应以及种子耐老化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展望。这对了解种子老化的原因以及种子老化机制的解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老化 活性氧 氧化胁迫 染色体端粒 蛋白质羰基化 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