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机双喷系统前级SCR的光学诊断
1
作者 魏锋 王井山 +3 位作者 杨海龙 苏菲菲 孙彦斌 贾德民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为了满足柴油机未来排放法规,双喷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成为一种重要手段,其前级SCR(cc-SCR)截面尿素液滴分布均匀性对NO_(x)的转化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光学测试系统和可视化后处理装置的前级SCR截面尿素液滴... 为了满足柴油机未来排放法规,双喷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成为一种重要手段,其前级SCR(cc-SCR)截面尿素液滴分布均匀性对NO_(x)的转化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光学测试系统和可视化后处理装置的前级SCR截面尿素液滴速度场和液滴浓度分布的快速测试方法,用来评价前级SCR不同配置下的截面液滴分布情况,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1.00 s内,喷射脉宽不足1.00 s时,排气管截面在剩余时间内无液滴,可能会导致低氨储工况下NO_(x)转化效率降低;不同截面位置,二维速度场均呈双旋涡的情况,且仿真与试验结果吻合;在温度为215℃、排气流量为1250 kg/h和360 kg/h条件下,对于不同粒径的喷嘴,其截面尿素液滴分布均匀性取决于排气流量,仿真结果很好解释了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后处理 速度场 粒子图像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改性纳米碳酸钙对天然橡胶的补强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贾德民 古菊 +1 位作者 周扬波 罗远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4-96,共3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改性纳米碳酸钙M -CaCO3,采用FTIR、TGA和SEM对MCaCO3的结构形态进行了研究 ;同时探讨了其与天然橡胶 (NR)形成的纳米复合材料(NR/M -CaCO3)硫化胶的结构、形态和力学性能 ,并分别与硬脂酸包覆型工业纳米碳酸钙 (CCR)及... 制备了一种新型改性纳米碳酸钙M -CaCO3,采用FTIR、TGA和SEM对MCaCO3的结构形态进行了研究 ;同时探讨了其与天然橡胶 (NR)形成的纳米复合材料(NR/M -CaCO3)硫化胶的结构、形态和力学性能 ,并分别与硬脂酸包覆型工业纳米碳酸钙 (CCR)及其与天然橡胶形成的纳米复合材料 (NR/CCR)硫化胶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 ,M -CaCO3对NR具有显著的补强作用 ,其补强效果远优于CCR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天然橡胶 纳米复合材料 结构 形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FT—IR研究同步互穿网络形成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4
3
作者 贾德民 王小萍 +1 位作者 罗远芳 吴向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6期1-7,共7页
用傅立叶交换红外光谱对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同步互穿网络(PU/PMMA—SIN)的形成过程进行跟踪研究,求出该体系中两组分的形成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SIN中两组分网络的形成机理与... 用傅立叶交换红外光谱对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同步互穿网络(PU/PMMA—SIN)的形成过程进行跟踪研究,求出该体系中两组分的形成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SIN中两组分网络的形成机理与单独聚合时相同,彼此在机理上互不干扰。MMA组分对PU网络的形成动力学影响不大,但PU网络形成时的放热和粘度增加,使MMA组分的聚合反应诱导期缩短,反应速率增加,自动加速现象显著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 反应动力学 同步互穿网络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交联聚氨酯固定化细胞载体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贾德民 魏秀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32-38,共7页
本文主要研究新型光交联聚氨酯固定化载体PCPUM的交联、结构与固定化细胞的性能。结果表明:PCPUM能在室温短时光照的温和条件下交联并包埋枯草杆菌,得到固定化细胞,其产生α-淀粉酶的能力比游离细胞高30%左右,且对温度和pH的适应性比... 本文主要研究新型光交联聚氨酯固定化载体PCPUM的交联、结构与固定化细胞的性能。结果表明:PCPUM能在室温短时光照的温和条件下交联并包埋枯草杆菌,得到固定化细胞,其产生α-淀粉酶的能力比游离细胞高30%左右,且对温度和pH的适应性比游离细胞增强;改变预聚物组成、分子量、浓度等条件,可引起载体比表面、孔容、孔径、亲疏水性等的变化,从而影响固定化细胞的产酶性能、漏菌程度和使用寿命;电镜观察发现细胞主要存在于载体孔隙内,载体表层的细胞密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交联 聚氨酯 固定化细胞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轨道交通用弹性体结构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贾德民 罗远芳 +2 位作者 刘岚 杨军 陈忠海 《机车电传动》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2期23-27,共5页
通过对天然橡胶/改性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提出利用橡胶/层状硅酸盐插层纳米复合技术、炭黑表面接枝改性技术和其他配方设计技术,可有效地提高天然橡胶硫化胶的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和耐疲劳性能,使我国轨道交通减震用弹性体结构... 通过对天然橡胶/改性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提出利用橡胶/层状硅酸盐插层纳米复合技术、炭黑表面接枝改性技术和其他配方设计技术,可有效地提高天然橡胶硫化胶的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和耐疲劳性能,使我国轨道交通减震用弹性体结构材料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弹性材料 天然橡胶/改性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 耐老化性能 耐疲劳性能 表面改性 白炭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交联聚乙烯醇水凝胶及青霉素敏生物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贾德民 庞永新 +1 位作者 郭柏平 李晖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1期91-96,共6页
合成了一种光交联聚乙烯酸(PVA-QQ)水凝胶.着重讨论了该水凝胶固定化β-内酰胺青霉素酶膜及其与离子敏感场效应管(pH-FET)结合构成的青霉素敏生物传感器的性能.结果表明,PVA-QQ水凝胶固定化酶膜具有较高的活... 合成了一种光交联聚乙烯酸(PVA-QQ)水凝胶.着重讨论了该水凝胶固定化β-内酰胺青霉素酶膜及其与离子敏感场效应管(pH-FET)结合构成的青霉素敏生物传感器的性能.结果表明,PVA-QQ水凝胶固定化酶膜具有较高的活性及优良的温度、酸碱度、时间及力学稳定性.由该酶膜制备的青霉素敏FET的响应时间小于60s,灵敏度大于3mV/mM,线性响应范围为0~16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固定化酶 青霉素 生物传感器 水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发展探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贾德民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8-80,共3页
作为高职院校从事学生工作的专业人员,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可以从加强学校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启发内在动力等方面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重点做好合理量化辅导员工作、完善辅导员岗... 作为高职院校从事学生工作的专业人员,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可以从加强学校制度建设、规范工作程序、启发内在动力等方面提升辅导员的职业能力,重点做好合理量化辅导员工作、完善辅导员岗位管理办法、帮助辅导员明确职业定位等工作,同时实现辅导员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和亲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辅导员 职业能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结构参数对引射器引射系数影响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贾德民 王晓艳 +4 位作者 王培伦 于彬彬 徐煜 陈修旻 赵建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7-1175,共9页
为分析引射器引射系数的显著影响因素,建立以空气为介质的引射器二维可压缩流动数值模型,基于实验数据完成了引射器模型计算准确性的校核验证.采用D最优实验设计方法设计计算矩阵,基于最小二乘法构建二阶形式的引射系数响应面预测模型,... 为分析引射器引射系数的显著影响因素,建立以空气为介质的引射器二维可压缩流动数值模型,基于实验数据完成了引射器模型计算准确性的校核验证.采用D最优实验设计方法设计计算矩阵,基于最小二乘法构建二阶形式的引射系数响应面预测模型,并基于响应面预测模型开展了引射系数显著参数及参数交互作用的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引射系数预测值和计算值的吻合性证明了响应面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扩压段长度、混合段长度、混合段直径和喷嘴出口到混合段入口距离的交互、混合段直径和混合段长度的交互、混合段长度和扩压段扩散角的交互是引射器引射系数的关键影响因素,因其对引射系数影响的P值小于0.001;扩压段扩散角、喷嘴出口到混合段距离和扩压段长度的交互、混合段长度和喷嘴出口到混合段距离的交互对引射系数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引射系数影响的主要参数;在参数显著交互作用中,影响引射系数的显著因素是变化的,取决于显著交互作用双参数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射系数 参数敏感性分析 引射器 响应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建材:新的经济增长点?
9
作者 贾德民 《广东建材》 1998年第2期26-27,共2页
新型建材是一种在材质、结构、性能、生产和应用等方面不同于传统建筑材料的新型材料,包括化学建材、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等。化学建材是继钢材、木材、水泥之后的第四大类建筑材料。其品种繁多,主要包括塑料管材、塑料门窗。
关键词 新型建材 新的经济增长点 塑料门窗 化学建材 建筑材料 建材工业 新型墙体材料 传统建材 塑料管材 石油化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羧酸类高效减水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0
作者 游长江 丁超 +3 位作者 胡国栋 刘治猛 刘芳 贾德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4-38,共5页
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是高效减水剂的新品种 ,具有很多良好的使用性能。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的文献综合 ,讨论了反应单体、聚氧烷基链和端基的选择、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减水剂添加量等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聚羧酸类 高效减水剂 研究进展 混凝土外加剂 反应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洪涛 周彦豪 +3 位作者 张兴华 陈福林 董智贤 贾德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1-45,共5页
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综述了最近五年来短纤维-橡胶复合材料在短纤维预处理与界面粘合、混合与分散、取向及其表征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作简明展望。
关键词 有机短纤维 橡胶 复合材料 SFRC 化学键 范德华力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 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橡胶/废胶粉弹性体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22
12
作者 游长江 李晓勇 +3 位作者 谢铌铌 鲁光 冯建中 贾德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144,共4页
利用反应性增容方法制备了丁苯橡胶(SBR)/废胶粉(SRP)弹性体合金,并研究了反应性增容剂对SBR/SRP弹性体合金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丁苯橡胶100份、增容剂用量9份、废胶粉(粒径80 m esh)用量45份时,弹性体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佳... 利用反应性增容方法制备了丁苯橡胶(SBR)/废胶粉(SRP)弹性体合金,并研究了反应性增容剂对SBR/SRP弹性体合金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丁苯橡胶100份、增容剂用量9份、废胶粉(粒径80 m esh)用量45份时,弹性体合金的力学性能最佳。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动态力学分析的结果显示,加入增容剂后,弹性体合金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发生位移,SBR与SRP的相容性提高。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的结果揭示,加入增容剂后,废胶粉的粒子被丁苯橡胶基体包覆,两相间粘合力大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橡胶 废胶粉 反应性增容剂 弹性体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硫硅烷偶联剂对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彭华龙 刘岚 +2 位作者 罗远芳 傅伟文 贾德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8-91,共4页
采用双(三乙氧基丙基硅烷)四硫化物(TESPT)、双(三乙氧基丙基硅烷)二硫化物(TESPD)和3-丙酰基硫代-1-丙基-三甲氧基硅烷(PXT)制备了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白炭黑在橡胶中的分布形态。SEM表明,与TESPT和TESPD相... 采用双(三乙氧基丙基硅烷)四硫化物(TESPT)、双(三乙氧基丙基硅烷)二硫化物(TESPD)和3-丙酰基硫代-1-丙基-三甲氧基硅烷(PXT)制备了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白炭黑在橡胶中的分布形态。SEM表明,与TESPT和TESPD相比,PXT改性白炭黑在橡胶中分散最好,分布最均匀。力学测试表明,含TESPT的复合材料其定伸应力最大,而含PXT的拉伸与撕裂强度最大。利用橡胶加工分析仪对天然橡胶/白炭黑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分析表明,三种偶联剂改善了白炭黑的表面特性,大大减轻填料网络化,使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损耗因子减小,其中PXT的改性综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硅烷 白炭黑 橡胶复合材料 动态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的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曹艳 邱清华 +1 位作者 郭宝春 贾德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3-36,共4页
概述了目前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情况,在列举原有废旧聚合物回收途径的同时,详细说明了废旧聚合物回收利用的新进展,如生物侵蚀法回收废橡胶,回收橡胶与热塑性塑料的共混体,废胶粉粒子添加到水泥中,热解废塑料,塑料"再生木材"... 概述了目前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情况,在列举原有废旧聚合物回收途径的同时,详细说明了废旧聚合物回收利用的新进展,如生物侵蚀法回收废橡胶,回收橡胶与热塑性塑料的共混体,废胶粉粒子添加到水泥中,热解废塑料,塑料"再生木材",废塑料和玻璃复合商用砖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高分子材料 回收利用 生物侵蚀法 热塑性塑料 填埋 生物降解 再生利用 木材 热解法 聚乙烯 聚丙烯 聚苯乙烯 聚氯乙烯 玻璃塑料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脱土的有机改性概述 被引量:34
15
作者 周艳 蔡长庚 +1 位作者 郑小瑰 贾德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27-930,共4页
介绍了制备聚合物 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时 ,蒙脱土的有机改性研究进展 ,包括有机改性的种类 。
关键词 聚合物 蒙脱土 纳米复合材料 有机改性 M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氯丙烷交联壳聚糖/海藻酸钠吸附铜离子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袁毅桦 雷莉 +1 位作者 何慧 贾德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8-154,共7页
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了交联壳聚糖/海藻酸钠吸附剂,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吸附剂用量和交联度等因素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研究了该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同时对吸附动力学进行... 以壳聚糖、海藻酸钠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制备了交联壳聚糖/海藻酸钠吸附剂,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吸附时间、pH值、吸附剂用量和交联度等因素对吸附容量的影响,研究了该吸附剂的吸附性能,同时对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H值为4.0~6.0、吸附时间为120min、在100mL 50mg/L的Cu2+溶液中吸附剂的投加量为0.10g时,平衡吸附容量达46.4 mg/g;该等温吸附在低浓度时的吸附过程较符合Freundlich模型,在高浓度时较符合Langmuir模型;吸附过程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线性相关性良好(r2=0.944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温吸附 吸附动力学 壳聚糖 海藻酸钠 环氧氯丙烷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聪 罗远芳 +4 位作者 贾志欣 钟邦超 郭宝春 李双全 贾德民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76,共6页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对埃洛石纳米管(HNTs)进行表面改性,并以改性埃洛石纳米管(m-HNTs)填充硬质聚氯乙烯(PVC)制备聚氯乙烯/改性埃洛石纳米管(PVC/m-HNTs)纳米复合材料.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 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S)对埃洛石纳米管(HNTs)进行表面改性,并以改性埃洛石纳米管(m-HNTs)填充硬质聚氯乙烯(PVC)制备聚氯乙烯/改性埃洛石纳米管(PVC/m-HNTs)纳米复合材料.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证明埃洛石纳米管表面负载了硅烷偶联剂;扫描电镜结果表明,m-HNTs在PVC中分散均匀,PVC/m-HNTs纳米复合材料的断面呈现较大的塑性变形,表现出韧性断裂的特征;实验表明,m-HNTs对PVC同时起到了增韧和增强的作用,特别是使冲击强度大幅度提高,与添加未改性HNTs的材料相比,PVC/m-HNTs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力学性能和模量;m-HNTs对复合材料热性能的提高和加工性能的改善也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埃洛石纳米管 聚氯乙烯 表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不同键合方式合成的Eu-AA-MMA共聚物的表征及荧光性质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秀菊 陈鸣才 +3 位作者 冯嘉春 牛于华 李抢满 贾德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4-67,共4页
用两种不同的键合方式,即先聚合再络合(先合成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再将铕离子(Eu3+)引入此共聚物)和先络合再聚合(先合成丙烯酸铕,再合成丙烯酸铕-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方式将稀土元素Eu引入到高分子基体中。采用红外光谱、... 用两种不同的键合方式,即先聚合再络合(先合成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再将铕离子(Eu3+)引入此共聚物)和先络合再聚合(先合成丙烯酸铕,再合成丙烯酸铕-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方式将稀土元素Eu引入到高分子基体中。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DSC等手段对其结构、物相和热性能进行表征,确定铕与高分子基质发生配位。荧光光谱表明得到的配位聚合物是一种良好的光致发光材料,在紫外光下发出高亮度、单色性的特征红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 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聚物 络合物 稀土光致发光材料 键合方式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尼龙6共混物的X射线衍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平安 韩甫田 +2 位作者 宾仁茂 李笃信 贾德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3-85,共3页
用广角 X射线衍射 (WAXD)方法研究了不同接枝聚丙烯对聚丙烯 /尼龙 6 (PP/PA6 )共混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简单机械共混物相比 ,由于增容剂的加入 ,PP的结晶行为发生变化——不同晶面的生长速率不同 ,且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有随... 用广角 X射线衍射 (WAXD)方法研究了不同接枝聚丙烯对聚丙烯 /尼龙 6 (PP/PA6 )共混物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简单机械共混物相比 ,由于增容剂的加入 ,PP的结晶行为发生变化——不同晶面的生长速率不同 ,且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有随增容剂含量的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尼龙6 广角X射线衍射 共混物 接枝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红磷和酚醛环氧树脂对高抗冲聚苯乙烯阻燃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慧勇 陈玉坤 +1 位作者 蔡长庚 贾德民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5-168,共4页
采用锥形量热仪、极限氧指数(LO I)和UL94垂直燃烧测试方法研究了微胶囊红磷(MRP)和酚醛环氧树脂(NR)对高抗冲聚苯乙烯(H IPS)阻燃性能的影响。各种测试结果表明,NR和MRP对H IPS的阻燃具有协同效应。MRP可有效降低H IPS燃烧时的热释放速... 采用锥形量热仪、极限氧指数(LO I)和UL94垂直燃烧测试方法研究了微胶囊红磷(MRP)和酚醛环氧树脂(NR)对高抗冲聚苯乙烯(H IPS)阻燃性能的影响。各种测试结果表明,NR和MRP对H IPS的阻燃具有协同效应。MRP可有效降低H IPS燃烧时的热释放速率(HRR)和热释放总量(THR),但由于MRP部分挥发到气相中,使得烟释放总量(TSR)有所增加;而NR可以抑制可燃产物的挥发,有效降低材料燃烧时的TSR,但THR却有所增加。同时添加MRP和NR与两者分别添加时相比,H IPS的HRR和THR显著降低;与纯H IPS相比TSR也有所降低;H IPS的LO I达到28.8%;UL94垂直燃烧级别达到V-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红磷 酚醛环氧树脂 高抗冲聚苯乙烯 阻燃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