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中深层薄层叠置砂体储层预测 被引量:7
1
作者 贾开富 王峰 +2 位作者 宋明星 王仕莉 江祖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38,共6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前哨低凸带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油气显示活跃,勘探程度低,潜力较大,为中深层储层,砂体类型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针对该类储层埋藏深、砂体薄、侧向叠置、预测难度大的问题,结合去砂技术储层预测方法,利用逐... 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前哨低凸带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油气显示活跃,勘探程度低,潜力较大,为中深层储层,砂体类型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针对该类储层埋藏深、砂体薄、侧向叠置、预测难度大的问题,结合去砂技术储层预测方法,利用逐层去砂实验、模型正演、迭代反演等技术手段进行目标识别,对岩性体边界进行精细刻画,识别出14个岩性圈闭,部署预探井1口,试油获得工业油气流,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研究能够有效预测前哨低凸带中深层薄砂岩储层,对其他薄层叠置砂体复杂岩性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去砂实验 中深层薄层 叠置砂体 前哨地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拗陷A气田砂泥岩互层构造裂缝发育规律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珂 戴俊生 +2 位作者 贾开富 付晓龙 张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3-70,共8页
从构造裂缝的形成机制出发,对库车拗陷A气田砂泥岩互层中构造裂缝的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砂泥岩互层构造裂缝发育模型。分析认为,受砂岩脆性特征和泥岩韧塑性特征的影响,砂泥岩互层中的构造裂缝首先在砂岩层中... 从构造裂缝的形成机制出发,对库车拗陷A气田砂泥岩互层中构造裂缝的发育规律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建立了砂泥岩互层构造裂缝发育模型。分析认为,受砂岩脆性特征和泥岩韧塑性特征的影响,砂泥岩互层中的构造裂缝首先在砂岩层中产生,并逐渐向泥岩层扩展形成裂缝网络。脆性岩层较塑性岩层更易产生大量裂缝,因此,在砂泥岩互层中砂岩层的裂缝密度大于泥岩层,同时,由于砂岩和泥岩内摩擦角的差异,裂缝在砂岩层中的平均倾角也大于泥岩层。单个砂岩层或泥岩层的厚度越小,对裂缝的发育越有利。强非均质性地层较均质地层裂缝更为发育,但共轭剪破裂中的一组裂缝会受到抑制,而以另一组裂缝为主。库车拗陷A气田砂泥岩互层中泥岩层的厚度小于4.0m的裂缝穿透极限值,表明裂缝可以穿透泥岩层将砂岩层连通,形成大段连续的油气储集空间。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建立了砂泥岩互层构造裂缝的发育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泥岩互层 构造裂缝 发育规律 影响因素 发育模型 库车拗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台潜山凤山组现今地应力场数值模拟及有效裂缝分布预测 被引量:9
3
作者 戴俊生 商琳 +1 位作者 王彤达 贾开富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3-36,113,共4页
为明确富台潜山凤山组现今地应力特征,根据钻井诱导缝走向及井壁崩落方向对其现今地应力方向进行判断,并通过测井资料及经验公式计算得出关键井现今地应力.通过确定岩石力学参数并建立有限元模型,以关键井地应力为约束条件,对研究区凤... 为明确富台潜山凤山组现今地应力特征,根据钻井诱导缝走向及井壁崩落方向对其现今地应力方向进行判断,并通过测井资料及经验公式计算得出关键井现今地应力.通过确定岩石力学参数并建立有限元模型,以关键井地应力为约束条件,对研究区凤山组现今地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现今地应力场对裂缝有效性的影响,进而预测有效裂缝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富台潜山凤山组水平最大主应力为90.6~181 MPa,为北东东—南西西方向;水平最小主应力为61.9~110 MPa,为北北西—南南东方向.断裂带为应力低值区,东、西两侧低洼地带为应力高值区,背斜核部为应力分布稳定区,背斜两翼存在应力变化梯度带.北东东—南西西方向为研究区凤山组有效裂缝优势走向,有效裂缝发育最有利地区为背斜核部,其次为背斜两翼,东、西两侧低洼地带则不利于有效裂缝的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今地应力 数值模拟 有效裂缝 凤山组 富台潜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隔夹层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海磊 戴俊生 +1 位作者 尹鹤 贾开富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1年第5期121-126,共6页
依据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地质特点,处理了该区37口井的测井、地质资料,并对分布于研究区内的隔夹层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区共划分出3个油层组、11个小层、10个层间隔层和26个层内夹层。该文对小层间的隔层及小层内夹层的平面展布和横向展... 依据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地质特点,处理了该区37口井的测井、地质资料,并对分布于研究区内的隔夹层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区共划分出3个油层组、11个小层、10个层间隔层和26个层内夹层。该文对小层间的隔层及小层内夹层的平面展布和横向展布进行了描述,并对隔夹层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主力储层间的隔层延伸较长,厚度稳定,底部剩余油富集;主力储层内的夹层分布频率和分布密度值较高,剩余油富集程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夹层展布 剩余油 三叠系 塔河油田1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珂 戴俊生 +1 位作者 贾开富 刘海磊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3期119-124,130,共7页
流动单元研究是深化和发展油藏表征的关键,对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建立河流相及三角洲相流动单元类型划分标准以及判别式的基础上,对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油藏的储层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研究了流动单元的... 流动单元研究是深化和发展油藏表征的关键,对揭示剩余油分布规律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在建立河流相及三角洲相流动单元类型划分标准以及判别式的基础上,对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油藏的储层流动单元进行了划分,研究了流动单元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流动单元与储层构型及剩余油的关系。结果表明,塔河油田1区三叠系储层流动单元可划分为E(极好)、G(好)、M(中等)和P(较差)4种类型,其中E型和G型流动单元分布面积较大,M型和P型流动单元分布面积较小,同时流动单元的层间差异和井间差异明显。E型流动单元与横向砂坝分布范围一致,G型流动单元与河道沉积及纵向砂坝分布相对应,表明储层构型与流动单元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E型和G型流动单元剩余油较富集,是剩余油挖潜的主要方向,M型流动单元是剩余油挖潜的次要方向,P型流动单元剩余油地质储量有限,挖潜潜力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单元 储层构型 剩余油 三叠系 塔河油田1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索湾凸起南斜坡中侏罗统红褐色砂泥岩段层位归属
6
作者 宋永 厚刚福 +4 位作者 宋明星 贾开富 王仕莉 李勇广 王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43-649,共7页
莫索湾凸起南斜坡侏罗系与白垩系不整合面之下红褐色砂泥岩段油气显示活跃,中石化矿区已有多口井在这套地层获高产工业油流,并因此发现永进油田,但这套红褐色砂泥岩段的层位归属一直存在争议。以最新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井震联合标... 莫索湾凸起南斜坡侏罗系与白垩系不整合面之下红褐色砂泥岩段油气显示活跃,中石化矿区已有多口井在这套地层获高产工业油流,并因此发现永进油田,但这套红褐色砂泥岩段的层位归属一直存在争议。以最新二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井震联合标定,开展研究区二维和三维连片精细地震地质解释,结合岩心及显微镜下微观特征的对比分析,认为在莫索湾凸起侏罗系顶部广泛发育的红褐色砂泥岩段应划归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层位的重新厘定明确了头屯河组为研究区的主要目的层,具备大规模成藏的条件,指明了莫索湾凸起南斜坡下一步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索湾凸起 不整合面 红褐色砂泥岩段 层位划分 头屯河组 水下分流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北区块三工河组浅水三角洲储层特征及勘探前景 被引量:9
7
作者 孙靖 薛晶晶 +2 位作者 厚刚福 宋明星 贾开富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39,共6页
为明确和拓展准噶尔盆地岩性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勘探新领域,以盆地莫北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为例,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分析化验以及地震等数据和资料,对三工河组浅水三角洲的储层特征和勘探前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砂岩以粗粒... 为明确和拓展准噶尔盆地岩性油气藏和复合油气藏勘探新领域,以盆地莫北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为例,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分析化验以及地震等数据和资料,对三工河组浅水三角洲的储层特征和勘探前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砂岩以粗粒、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具有中-低孔隙度和渗透率,以剩余原生粒间孔为主,孔喉微观结构和渗流能力中等-较好。沉积体系类型为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体系,依据两级坡折带识别出内前缘、外前缘、砂质碎屑流等主要亚相;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为骨架砂体,分为粗粒厚层块状和中细粒中薄层似块状2种类型,垂向多套,侧向切割、叠置,平面上宽条带状分布,朵叶体呈朵状或鸟足状,构成了前缘复合体。河道砂体储集条件和储层质量好,且多期砂体叠置连片分布,分布范围广、面积大;同时,具有良好遮挡和封堵、烃源以及输导条件,易形成规模岩性或复合油气藏,勘探前景良好。研究成果对深化和落实盆地勘探新领域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浅水三角洲 勘探前景 三工河组 莫北区块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粒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模式——以准噶尔盆地莫北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孙靖 薛晶晶 +2 位作者 费李莹 宋明星 贾开富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2,I0001,I0002,共12页
以准噶尔盆地莫北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为例,基于岩心、录井、薄片、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分析侏罗系三工河组粗粒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模式。结果表明:莫北地区广泛发育以粗砂岩、中粗砂岩为主的粗粒浅水三角洲沉积,盆1井西凹陷发育控制... 以准噶尔盆地莫北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为例,基于岩心、录井、薄片、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分析侏罗系三工河组粗粒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及模式。结果表明:莫北地区广泛发育以粗砂岩、中粗砂岩为主的粗粒浅水三角洲沉积,盆1井西凹陷发育控制沉积的两级坡折带和三个区带,凸起—斜坡区发育粗粒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体系,形成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内前缘、外前缘及砂质碎屑流亚相,整体呈朵状或鸟足状垂直或斜交湖岸分布。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作为前缘骨架砂体,以粗粒、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块状和牵引流成因构造发育,物性相对较好。垂向发育多期砂体,侧向砂体相互切割、叠置,连片分布;平面呈近东西方向、宽条带状,发育4支浅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分布范围广,延伸距离远;类型为温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水进退积、粗粒型浅水辫状河三角洲,湖盆面积大,物源供给充足。该结果为准噶尔盆地莫北地区及同类区域勘探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沉积 浅水三角洲 沉积模式 三工河组 侏罗系 莫北地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巴松地区河道型储层砂体发育特征及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孙靖 薛晶晶 +2 位作者 贾开富 文革 王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5-28,152,共4页
准噶尔盆地达巴松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以河流相储层为主,但其砂体发育特征、模式及平面展布规律尚不明确。以沉积模式为指导,采用地质、地震一体化的属性聚类分析技术对三工河组河道型储层砂体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通过砂体井震精细标定、... 准噶尔盆地达巴松地区侏罗系三工河组以河流相储层为主,但其砂体发育特征、模式及平面展布规律尚不明确。以沉积模式为指导,采用地质、地震一体化的属性聚类分析技术对三工河组河道型储层砂体进行了分析和预测。通过砂体井震精细标定、解释和沉积相精细分析,明确了沉积相类型为远源中—细粒、较强水动力曲流河,储层砂体类型为边滩、天然堤和决口扇砂体。优选出5种相关性最好的属性并进行聚类分析,明确了砂体具有中等弧长、低瞬时频率和中—高振幅的定量特征。预测结果符合程度良好,有效地指导了该区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属性聚类分析 储层预测 河道型砂体 达巴松地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白垩系清水河组低位体系域充填模式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厚刚福 宋兵 +9 位作者 陈扬 王力宝 曾德龙 贾开富 窦洋 李亚哲 陈希光 彭博 郭华军 邹志文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4-82,共9页
为了明确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清水河组是否发育低位体系域砂体、低位体系域砂体是否具有勘探潜力,对阜康凹陷清水河组低位体系域砂体形成条件、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成藏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清水河组底... 为了明确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清水河组是否发育低位体系域砂体、低位体系域砂体是否具有勘探潜力,对阜康凹陷清水河组低位体系域砂体形成条件、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对成藏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盆地白垩系清水河组底部为三级层序界面,且阜康凹陷沉降中心附近发育多级坡折,为低位体系域砂体发育创造了条件,并提出大型坳陷湖盆坡折之下发育多期低位体系域砂体,岩性圈闭条件优越。低位体系域砂体厚度大、面积广、储层优,侧向封堵条件优越,且研究区发育深层和浅层两组断裂,在垂向上构成“Y”形组合,可沟通烃源岩和低位体系域砂体,证实研究区低位体系域砂体成藏条件优越,为下一步岩性油藏最有利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阜康凹陷 清水河组 低位体系域 岩性圈闭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古牧地背斜几何学与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商琳 戴俊生 +1 位作者 冯建伟 贾开富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27-631,617,共5页
古牧地背斜是北天山山前典型的断层相关褶皱及其叠合的复杂构造单元,经历了强烈的构造变形。从过古牧地背斜地震剖面的构造分析入手,以地表露头和钻井揭示的构造现象为约束条件,通过断层相关褶皱分析确定浅层褶皱形态,并根据褶皱与断层... 古牧地背斜是北天山山前典型的断层相关褶皱及其叠合的复杂构造单元,经历了强烈的构造变形。从过古牧地背斜地震剖面的构造分析入手,以地表露头和钻井揭示的构造现象为约束条件,通过断层相关褶皱分析确定浅层褶皱形态,并根据褶皱与断层形态在几何学上的定量关系,推测深部构造样式,建立与实际吻合的构造模型,并对古牧地构造进行了运动学恢复,再现了构造变形过程。分析表明,古牧地构造整体为一近东西走向背斜,构造变形发生在燕山运动Ⅲ幕至喜马拉雅运动中晚期;古牧地构造浅层构造东段为前缘突破的断展背斜,向西逐渐过渡为近似两边对称的滑脱型断展背斜,深部构造是以中侏罗统西山窑组煤层和二叠系芦草沟组为顶、底板的双重堆垛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古牧地背斜 断层相关褶皱 构造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猫嗜血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3
12
作者 应佳乐 贾开富 《浙江畜牧兽医》 2022年第2期39-42,共4页
中图分类号:S858.2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7307(2022)02-0039-004嗜血支原体病是由不同宿主嗜血支原体(Haemoplasmas)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症状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体寄生于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等部位... 中图分类号:S858.29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7307(2022)02-0039-004嗜血支原体病是由不同宿主嗜血支原体(Haemoplasmas)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等为主要症状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体寄生于动物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等部位,是专性血液病。本病分布十分广泛,已遍及欧、亚、非、美数十个国家和数十种动物和人。在我国,自晋希明(1981)首先在家兔体内发现嗜血支原体以来,至今已在20多个省市区的兔、牛、羊、猪、犬、猫、猴等动物和人病例中发现嗜血支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兽共患传染病 中图分类号 不同宿主 嗜血支原体 文章编号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犬腹股沟疝并发子宫蓄脓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毅 贾开富 何士根 《浙江畜牧兽医》 2017年第5期39-40,共2页
犬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部位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腹股沟疝有先天性和创伤性两种,其常见的内容物有脂肪、网膜和肠管,以及子宫、膀胱等,从疝孔脱出而突出于体表。据国外报道,其中肠管疝约占犬腹股... 犬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部位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腹股沟疝有先天性和创伤性两种,其常见的内容物有脂肪、网膜和肠管,以及子宫、膀胱等,从疝孔脱出而突出于体表。据国外报道,其中肠管疝约占犬腹股沟疝的35%左右。腹股沟疝常见报道于母犬,公犬则较为少见。根据疝的大小和内容物,临床症状各异,可从非疼痛性肿胀至内脏梗阻、休克、甚至死亡。腹股沟疝通常发生于左侧,据报道犬双侧疝的发生率仅为17%。临床上常可通过触诊、X线及超声波检查进行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子宫蓄脓 母犬 手术治疗 并发 临床症状 超声波检查 内容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