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矩形巷道岩爆危险性受侧压系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茹锐锋 于雁武 +3 位作者 贾康辉 赵浩冬 郭远 常皓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利用FLAC3D软件建立埋深1000 m的矩形巷道模型,分析了巷道围岩应力状态及位移量受不同侧压系数影响的变化.结合岩爆判据,得出岩爆等级及最安全侧压条件,并判断可能发生岩爆的危险部位.结果表明:矩形巷道围岩边界最大主应力集中在角点处... 利用FLAC3D软件建立埋深1000 m的矩形巷道模型,分析了巷道围岩应力状态及位移量受不同侧压系数影响的变化.结合岩爆判据,得出岩爆等级及最安全侧压条件,并判断可能发生岩爆的危险部位.结果表明:矩形巷道围岩边界最大主应力集中在角点处,且随着侧压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巷道两帮最大位移量与侧压系数正相关;顶底板最大位移量与侧压系数负相关;侧压系数对巷道围岩应力影响从大到小为顶板、两帮、底板,对巷道围岩最大位移量影响从大到小为两帮、顶板、底板;巷道顶板、底板及四角点的岩爆等级均随侧压系数的增加而增加,侧压系数为1和1.5时,顶板及顶角有可能发生岩爆活动.通过比较得出,侧压系数0.5为最安全状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形巷道 岩爆 抗压强度 侧压系数 最大主应力 最大位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合成纳米碳化钛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于雁武 贾康辉 +1 位作者 魏子 茹锐锋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15,共6页
本文利用奥克托今炸药(HMX)作为高温、高压源,二氧化钛(TiO2)和活性炭(C)作为前驱体,采用爆炸冲击合成的方法制备纳米碳化钛(TiC)粉末。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了分析与表征。... 本文利用奥克托今炸药(HMX)作为高温、高压源,二氧化钛(TiO2)和活性炭(C)作为前驱体,采用爆炸冲击合成的方法制备纳米碳化钛(TiC)粉末。运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X射线能谱分析仪(EDS)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了分析与表征。探讨了爆炸冲击波作用下TiC的合成机理。结果表明:XRD和EDS测试值与理论值相符性很好,样品中同时含有TiC和TiCx(x<1);SEM照片显示TiC和TiCx(x<1)的粒径均小于50 nm,样品中存在微米级的球形团聚体;爆炸冲击合成TiC属于特殊的固相反应,其物质扩散速度和反应速度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爆炸冲击 TIC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氧杂环含能材料晶体密度的预测研究
3
作者 吕志涛 刘玉存 +2 位作者 聂江稳 贾康辉 李强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9-305,共7页
为了提高新型氮/氧杂环含能材料开发过程中晶体密度预测的精度,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所收集的已合成杂环含能材料,在3种不同的泛函理论下计算得到偶极矩、四极矩、极化率、最高占据轨道能量、最低空轨道能量等量化结构参数,并从PubChe... 为了提高新型氮/氧杂环含能材料开发过程中晶体密度预测的精度,采用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对所收集的已合成杂环含能材料,在3种不同的泛函理论下计算得到偶极矩、四极矩、极化率、最高占据轨道能量、最低空轨道能量等量化结构参数,并从PubChem数据库查到各化合物的氢键供体数、氢键受体数、可旋转键数3个参数,通过逐步回归方法,筛选出与密度关系密切的参数,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MLR)和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3种泛函水平下,B3PW91泛函计算所得结果建立的模型优于其他两种,且BP神经网络模型较MLR模型预测杂环含能材料密度的误差更小、精度更高;与已有方法比较可知,在B3PW91/6-31G(d,p)水平下,BP神经网络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3.1%,相关系数为0.956,精度最好,可以精准地预测杂环含能材料的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BP神经网络 晶体密度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杂环含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3-硝基-1,2,4-三唑基)硼酸钾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4
作者 郭远 于雁武 +3 位作者 茹锐锋 赵浩冬 贾康辉 方帆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1期76-83,共8页
以硼氢化钾和3-硝基-1,2,4-三唑为原料,经过配位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含硼高能化合物四(3-硝基-1,2,4-三唑基)硼酸钾,并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分析(EDS)、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四(3-硝基-1,2... 以硼氢化钾和3-硝基-1,2,4-三唑为原料,经过配位取代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含硼高能化合物四(3-硝基-1,2,4-三唑基)硼酸钾,并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X射线能谱分析(EDS)、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四(3-硝基-1,2,4-三唑基)硼酸钾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四(3-硝基-1,2,4-三唑基)硼酸钾的形貌为无定型絮状,具有含硼含能材料的结构特点.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氧弹量热法和热力学定律研究四(3-硝基-1,2,4-三唑基)硼酸钾的热性能并计算其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在DSC曲线中只有一个分解放热峰,峰温为338.7℃,表明其拥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活化能E=228.24 kJ·mol^(-1),指前因子A=1.98×10^(10) min^(-1),标准生成焓为1841.61 kJ·mol^(-1).运用EXPLO5(V6.02)程序预测其密度为1.8725 g·cm^(-3),爆速为8042 m·s^(-1),爆压为36.4 GPa,比冲为2843.2 N·s·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3-硝基-1 2 4-三唑基)硼酸钾 含硼高能化合物 热性能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1,2,4-三唑羟胺盐合成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赵浩冬 于雁武 +3 位作者 郭远 贾康辉 王宏斌 胡迪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2期153-157,共5页
以3,5-二氨基-1,2,4-三唑(DAT)为原料合成中间体3,5-二硝基-1,2,4-三唑(DNT)钠盐,再用盐酸羟胺(NH_(2)OH·HCl)对中间体进行羟胺化,得到了DNT羟胺盐(I).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元素分析等对I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 以3,5-二氨基-1,2,4-三唑(DAT)为原料合成中间体3,5-二硝基-1,2,4-三唑(DNT)钠盐,再用盐酸羟胺(NH_(2)OH·HCl)对中间体进行羟胺化,得到了DNT羟胺盐(I).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元素分析等对I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对I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其熔点为305.5℃,分解峰温度为357.3℃.利用特性落高法测得I特性落高H_(50)为74 cm.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1+G(d,p)//B3LYP/6-31G(d,p)水平下,模拟计算了I的理论密度、固相生成焓、爆速和爆压.结果表明:DNT羟胺盐的计算密度为1.86 g·cm^(-3),实测密度为1.851 g·cm^(-3);固相生成焓为16.33 kJ·mol^(-1);具有较高的计算爆速(9106.8 m·s^(-1))和爆压(37.84 GPa),表明DNT羟胺盐是一种性能良好的炸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合成 DNT羟胺盐 爆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