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距离下穿既有隧道的地下爆破振动控制技术
1
作者 贾家银 曹贞洋 +4 位作者 周世均 吴晓东 高兴 吴昊骏 龚敏 《爆破》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7-177,共11页
为控制泄水洞开挖过程中的爆破振动,保护其上方距离2.30~3.10 m的既有隧道的安全,采用电子雷管毫秒微差爆破及孔内分段等技术优化爆破方案。首先根据现场下穿泄水洞之前的常规爆破情况,优化现场爆破方案,调整孔位参数,减少炮孔数目;在... 为控制泄水洞开挖过程中的爆破振动,保护其上方距离2.30~3.10 m的既有隧道的安全,采用电子雷管毫秒微差爆破及孔内分段等技术优化爆破方案。首先根据现场下穿泄水洞之前的常规爆破情况,优化现场爆破方案,调整孔位参数,减少炮孔数目;在下穿段正式爆破前,在开挖面掏槽区附近开展单孔爆破试验,获取包含现场地质信息的单孔爆破振动波形;采用线性叠加法计算并对比炮孔按不同延时间隔起爆的振动波形,从中筛选出炮孔的最优延时间隔;同时,为改善掏槽爆破时的临空条件、降低掏槽爆破的振动,对掏槽区的首爆孔采用孔内分段爆破。通过现场试验和计算分析,综合爆破协同作用和减振效果,确定了掏槽孔、辅助孔的孔间延时为5 ms、排间延时为40 ms,周边孔的孔间延时为3 ms。将新爆破方案在现场进行应用和不断优化,最终实现泄水洞工程以1.5 m进尺、全断面爆破下穿既有隧道时,其正上方距离3.10 m的路面监测点的最大振动在4.0 cm/s以内,结构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利用电子雷管微差起爆和孔内分段爆破技术能有效控制现场的爆破振动、保护了临近建(构)筑物,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水洞 既有隧道 微差爆破 最优延时间隔 孔内分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断面隧道照明设计参数优化研究——以重庆海天堡城市隧道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贾家银 庞博 +3 位作者 周世均 何世永 蒋浩锴 梁波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51-58,共8页
为解决城市特大断面隧道照明能耗高、质量低的问题,以重庆海天堡城市隧道(内轮廓面积145.91 m^(2))为例,采用照明数值仿真分析的方法,引入灯具安装距高比参数,研究特大断面隧道布灯方式、灯具配光曲线、安装纵向间距等照明设计参数对隧... 为解决城市特大断面隧道照明能耗高、质量低的问题,以重庆海天堡城市隧道(内轮廓面积145.91 m^(2))为例,采用照明数值仿真分析的方法,引入灯具安装距高比参数,研究特大断面隧道布灯方式、灯具配光曲线、安装纵向间距等照明设计参数对隧道照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距高比下,照明质量指标值如路面平均照度、路面照度总均匀度、路面中线照度纵向均匀度值等均随布灯间距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距高比为1.5时,采用中央布灯方式、纵向间距为10.5 m、配光曲线为对称非蝶形时照明质量指标值最高,其路面平均照度、路面照度总均匀度、路面中线照度纵向均匀度与原方案相比分别提高了35%、38%、24%;选择合适的布灯方式与配光曲线的搭配组合,有利于提高特大断面城市隧道路面照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照明 特大断面 仿真模拟 距高比 照明设计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挖隧道与基坑交界处的管棚拆除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学富 李宁杰 +2 位作者 周元辅 陈相阁 贾家银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54,共8页
由于城市环境复杂,暗挖隧道施工风险极大,暗挖转明挖时有发生。为了保障暗挖转明挖施工过程中隧道段安全,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对管棚已施作的情况下,明挖施工时先拆除管棚后放坡开挖、施工围护桩后先拆除管棚后开挖、施工围护桩后拆除... 由于城市环境复杂,暗挖隧道施工风险极大,暗挖转明挖时有发生。为了保障暗挖转明挖施工过程中隧道段安全,通过数值分析,研究了对管棚已施作的情况下,明挖施工时先拆除管棚后放坡开挖、施工围护桩后先拆除管棚后开挖、施工围护桩后拆除管棚和开挖同时实施3种方案。结果表明,明挖施工导致管棚受力增加40%,先行洞的管棚受力不利于后行洞的管棚受力,先行洞的管棚轴力最大增加了50%;在围护桩完成后管棚拆除和开挖同时施工中的管棚弯矩变化比先拆管棚后开挖施工中的管棚弯矩变化大约10倍;基坑围护桩的施作能够减小管棚拆除产生的弹性变形,管棚拆除改变了其位移曲线形状,管棚拆除前后的最大变形从0.7 cm减小到0.1 cm;隧道暗挖管棚段转明挖后建议设置基坑围护桩和先拆管棚后开挖施工的方案。研究结果可为类似项目提供理论依据和施工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城市隧道 管棚拆除 管棚内力 管棚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PSO-BP神经网络的浅埋隧道围岩变形时序预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贾家银 刘宇豪 +2 位作者 李晓军 王程平 李孟桓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1年第5期19-22,51,共5页
通过智能化的模式对浅埋隧道围岩变形进行时间序列预测研究,利用改进P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参数的方法,用于预测浅埋隧道围岩变形数值。采用改进PSO-BP神经网络构建了海天堡浅埋隧道的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预测模型,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 通过智能化的模式对浅埋隧道围岩变形进行时间序列预测研究,利用改进PSO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参数的方法,用于预测浅埋隧道围岩变形数值。采用改进PSO-BP神经网络构建了海天堡浅埋隧道的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预测模型,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影响围岩变形的关键因素作为影响因子输入。通过对实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改进PSO-BPNN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改进粒子群算法 优化神经网络 围岩变形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