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旋紫草素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玉琴 贾宝秀 +2 位作者 冀海伟 郭丰广 齐永秀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4-549,共6页
利用荧光猝灭方法结合紫外光谱(UV)、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圆二色性光谱(CD),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了左旋紫草素和溶菌酶的结合常数、主要作用力以及左旋紫草素对溶菌酶二级结构的影响。在温度为296、303和310K时,根据Scatchard方程... 利用荧光猝灭方法结合紫外光谱(UV)、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圆二色性光谱(CD),在模拟生理条件下研究了左旋紫草素和溶菌酶的结合常数、主要作用力以及左旋紫草素对溶菌酶二级结构的影响。在温度为296、303和310K时,根据Scatchard方程测得左旋紫草素和溶菌酶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022×104、1.894×104、0.9581×104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0.98、0.76、0.68;焓变(ΔH)和熵变(ΔS)分别为-14.78kJ/mol、24.26J/(mol.K),结果表明其主要作用力为疏水性和静电作用力。同步荧光和紫外光谱研究进一步证明左旋紫草素与溶菌酶有着较强的结合,左旋紫草素对溶菌酶的荧光猝灭为多种机理同时存在,并根据Frster能量非辐射转移理论测得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r为4.62nm。CD和FT-IR研究显示,左旋紫草素使溶菌酶的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该文为左旋紫草素在人体内的储存、运输、作用机理及临床试验提供了具有指导作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紫草素 溶菌酶 相互作用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傅立叶红外光谱 圆二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与分子模拟对左旋紫草素和人血白蛋白键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玉琴 贾宝秀 +3 位作者 姚晓军 冀海伟 郭丰广 齐永秀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96-1400,共5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和圆二色性光谱(CD)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左旋紫草素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计算了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并探讨了左旋紫草素对人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在温度为292、303... 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吸收光谱法和圆二色性光谱(CD)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左旋紫草素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计算了反应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热力学参数,并探讨了左旋紫草素对人血清白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在温度为292、303、310和318 K时,根据Scatchard方程测得左旋紫草素和HSA的结合常数分别为3.118×106、0.249×106、0.112×106和0.102×106L.mol-1,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308、1.094、1.026和1.018;焓变(ΔH)和熵变(ΔS)分别为-104.82 kJ.mol-1、-238.18 J.mol-1.K-1,左旋紫草素在人血清白蛋白上的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2.66 nm。分子模型研究表明,左旋紫草素与HSA在亚结构域ⅡA结合,二者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和氢键作用力。CD结果表明,左旋紫草素与HSA的键合使HSA中α-螺旋结构含量从55.80%降到52.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紫草素 人血白蛋白 相互作用 分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彩红 李玉琴 +2 位作者 贾宝秀 齐永秀 李珂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2-536,共5页
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傅立叶红外谱、圆二色谱及分子模型等技术,在生理pH条件下,研究了黄芩苷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并计算了其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分子模型研究表明,黄芩苷与HSA在亚结构域ⅡA结合,二者间的作用主要为... 利用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傅立叶红外谱、圆二色谱及分子模型等技术,在生理pH条件下,研究了黄芩苷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相互作用,并计算了其结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分子模型研究表明,黄芩苷与HSA在亚结构域ⅡA结合,二者间的作用主要为静电作用和疏水作用,与荧光光谱结果基本一致。红外光谱和圆二色谱显示黄芩苷与HSA结合后未改变HSA的二级结构。同步荧光光谱表明黄芩苷与HSA作用后使色氨酸残基所处的环境极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人血清白蛋白 光谱法 分子对接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及其构效关系 被引量:27
4
作者 赵静 李玉琴 +3 位作者 王芳乔 贾宝秀 刘彩红 王仁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9期7-10,14,共5页
目的测定槲皮素、根皮苷、杨梅素、原花青素、葛根素和柚皮苷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探讨6种化合物清除O-2·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流动注射邻苯三酚-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测定6种化合物对O-2·的清除率,采用IC50... 目的测定槲皮素、根皮苷、杨梅素、原花青素、葛根素和柚皮苷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能力,探讨6种化合物清除O-2·的构效关系。方法采用流动注射邻苯三酚-鲁米诺化学发光法测定6种化合物对O-2·的清除率,采用IC50来衡量样品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结果槲皮素、根皮苷、杨梅素、柚皮苷、葛根素、原花青素对O-2·的抑制率分别为0.1547、0.2048、0.4623、0.6157、1.8098、2.9798μmol/L。6种化合物清除O-2·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槲皮素、根皮苷、杨梅素、柚皮苷、葛根素、原花青素,均高于维生素C(4.9586μmol/L)。结论 6种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清除O-2·能力密切相关:酚羟基是其清除O-2·的必要基团,B环的羟基化程度、羟基的数目和位置,C环开环后形成的羟基和双键,A环取代基的位置、数目以及化合物的空间结构,均是影响抗氧化活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种黄酮类化合物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清除率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强放大样品进样-毛细管电泳技术对中药制剂中苯甲酸与山梨酸的测定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玉琴 崔英杰 +3 位作者 贾宝秀 刘彩红 武洋洋 齐永秀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32-836,共5页
利用场强放大样品进样一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测定中药口服制剂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含量。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0.2Cm×75μm,有效长度40cm),以pH9.5的50mmol/L硼砂为运行缓冲液,柱温25℃,分离电压20kV,PAD检测... 利用场强放大样品进样一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测定中药口服制剂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含量。采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0.2Cm×75μm,有效长度40cm),以pH9.5的50mmol/L硼砂为运行缓冲液,柱温25℃,分离电压20kV,PAD检测,检测波长228nm。阳极进样,进样前压力进水3.45kPa×5s,电动进样-10kV×3s。在最佳富集条件下,苯甲酸和山梨酸的富集倍数(以峰面积计)可达259.7和231.9倍;在0.5—20.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高于0.995,检出限分别为0.67、0.53μg/L。将此方法用于两种液体中药制剂中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测定,苯甲酸的回收率为98%~103%,山梨酸的回收率为100%-101%。该法简单快速、准确可靠、灵敏度高、无需复杂仪器,为液体中药制剂中防腐剂的含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强放大样品进样 毛细管电泳 苯甲酸 山梨酸 液体中药口服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苹果多酚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彩红 李玉琴 +2 位作者 李珂 贾宝秀 郭玉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8-130,共3页
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苹果多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将苹果多酚提取液加入3种化学发光体系,测量其发光强度,根据系统化学发光被抑制的程度评价苹果多酚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苹果多酚对三... 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苹果多酚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将苹果多酚提取液加入3种化学发光体系,测量其发光强度,根据系统化学发光被抑制的程度评价苹果多酚对活性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以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结果表明,苹果多酚对三种活性氧自由基(O2-·、·OH、H2O2)的清除能力远强于VC;对H2O2和·OH的清除能力相当,强于对O2-·的清除能力。结果显示苹果多酚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 苹果多酚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壳瓜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玉琴 郭玉蓉 +5 位作者 刘磊 齐永秀 贾宝秀 李珂 刘彩红 曹明亮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26-129,共4页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无壳瓜子中的挥发油组分,用GC-MS和Kvoat’s指数法对各种组分进行鉴定,共定性检测出3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73.5%,其中主要成分为甲酸乙酯、1-十一炔、2,8-二甲基十一酸甲酯、正十八烷、十六酸甲酯、十八二... 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分离无壳瓜子中的挥发油组分,用GC-MS和Kvoat’s指数法对各种组分进行鉴定,共定性检测出3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73.5%,其中主要成分为甲酸乙酯、1-十一炔、2,8-二甲基十一酸甲酯、正十八烷、十六酸甲酯、十八二烯-11,14-酸甲酯、正十八酸乙酯和十八二烯-9,12酸(z,z)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壳瓜子 挥发油 GC-MS法 Kvoat’s指数法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